甘孜日报 2017年07月20日
弦子又名为“协”,在甘孜县境内有孔萨协钦、仲萨协、格达协、郎扎协等,其中白利寺五世格达活佛创建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格达弦子尤为著名,如今的甘孜县,还存有当年格达活佛写下的22首弦子词。这位与红军结下深厚友谊的活佛在红军离开甘孜,走向草地时,写下这样的词句:“高高的山坡上,红艳的鲜花怒放,你跨上骏马背上枪,穿过荆棘的小路,攀到山那边去了,啥时再回这地方……”
弦子又名为“协”,在甘孜县境内有孔萨协钦、仲萨协、格达协、郎扎协等,其中白利寺五世格达活佛创建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格达弦子尤为著名,跳此舞无时间规定。起初用此歌祭祀亡魂、超度灵魂、免荒灾。以后逐渐丰富其内容而流传于民间。表演时无伴奏乐器,起舞时,男女两队轮歌共舞,围成圆圈,相对而立,男女舞者统一着朴素藏装,男舞者抬头,头戴金毡帽, 身着“氆氇”衣,但不配戴腰刀;女舞者低头,扎小辫子,身着“氆氇”衣,脚穿藏鞋,沿着弧线,先慢后快,边歌边舞,舞蹈的脚步动作矫健,带有“夏卓”的风韵。格达活佛的诗歌,具有藏族文学的新内容和新思想,每当节日人们就在优美的旋律中尽情起舞,格达弦子的词、曲均由格达活佛创作。
格达活佛出生在甘孜普通的村落,一个贫穷的差巴家里。五岁时经严格挑选,被遴选为灵童,在白利寺坐床为五世格达活佛。他十七岁赴拉萨哲蚌寺学习佛学经文。潜心苦读,二十四岁便获得了寺院里学问最高的学位——“格西”学位。格达活佛婉拒了留在拉萨发展的绝好机会,回到了康巴,选择了为贫苦农牧民众,信徒们“布道”的路。
就在年轻的格达活佛徘徊于不知如何更好地普渡众生的时候,红军来了。他与红军从躲避到相识,从相识到相融,从相融到相助。在红军离开以后,一座不大的白利寺,和当地的藏民一起,留下并保护了四百多名红军伤病员。为此他遭到迫害,不得不背井离乡,逃亡十年。解放军回来以后,他与人民政府肝胆相照、心心相印,以至最后他做到了以命相许。1950年7月,格达活佛为了新中国,为了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统一,婉拒了朱总司令、周总理要他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邀请,入藏劝和。他的爱国言行,深受藏族僧俗人民的赞颂,但却在昌都受阻,遭到帝国主义分子和亲帝势力的谋杀。
格达活佛为红军写的诗歌在甘孜当地广泛传颂。在红军继续北上,离开甘孜地区时,他用诗歌抒发了对红军依依难舍的心情:“红军走了,寨子空了;寨子空了心不焦,焦心的是红军走了”。又如“彩云是红军的旗帜,高山是红军的臂膀;红军啊!你们给我留下了金石的语言,藏族人民永远在你的指导下成长。”诗歌抒发了自己对红军的惜别之情。红军离开甘孜北上之后,当地的反动统治者又重新骑在人民头上进行压迫剥削。他又用“恩人红军”会来“搭救”的话来鼓励藏族人民,他写道“山高有什么可怕,红军给我了一匹骏马;谁说没有同情,有搭救我们的恩人红军”。又如“山上种树盼果实,地里播种盼丰收;英雄的红军早回来啊,藏民盼的是苦日子有个尽头”。据说格达活佛写了二十四首诗歌,并教大家唱,这样就形成了独特的有唱有跳的民间舞蹈——格达弦子。(县委中心报道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