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梦回雍珍湖

甘孜日报    2017年08月04日

夏坝丁真

雍珍湖位于素有香巴拉粮仓之乡的乡城县青德乡青布日神山之背,是莲花生大师和六世噶玛巴神迹抒写的净土。这方水土因雍珍湖在香巴拉历史的扉页烙印下了最美丽、最辉煌、最荣耀的记忆。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将生命唱成了一曲曲悠长而动听的诗歌。梦起程之时的清晨,我与同伴驱车来到萨钙日彻,马匹与牵马人已等候多时,看到我俩的到来,其中一位右肢残疾的老者走过来亲切握住我的手说:原来是你俩啊,太好了。我还担心县上派来女同志,那样今天的工作就难度大了。以前我也随水电工作组进过山,工作组里的女同志走到半路就开始叫累。看着老者脸上收藏不住的喜悦,我没有理由质疑老者进山服务的初衷。迎着清脆的马铃声我们开始了进山采风的旅程,一路上我与老者聊了许多。老者叫尼玛,是村会计,也是熟悉雍珍湖地形山路的人。本来老者手脚不便,但听说县上要将青德乡重点开发打造成白色藏房旅游风情村,心情非常激动。这次,青德民俗文化采风指路工作的任务,也是他向乡党委、政府主动请命的。

青德,藏语译为佛珠的上半,也是乡城的脐带。从古至今,这里是经济繁荣、人口密集的宝地。青德加热拉宫大殿中央塑着噶玛巴,右侧塑着莲花生大师,左侧塑着宗喀巴师徒三者,这种多种教派共存的景象非常罕见。藏族传说中的远古智者——斯巴老人就曾对这片土地预言性地赞美道:土地洁净如莲花宝座,道路交汇似金刚法杵,这里是富者卸下马鞍子休憩的地方,这里是乞丐放下打狗棒安居的地方,有百马歇脚的草场,有百鸟筑巢的树丛,是疲惫的旅人喝酒的地方,是倦怠的马儿吃草的地方……”多民族、多教派、富贵贫贱和谐共融之美就是青德民间文化的闪光点,这片流动着诗情画意的土地,给予了我们太多的遐思,犹如天堂眼睛折射出的灵气,让人无法用理智去思考。面对善恶和欺压,曾经青德热血男儿奔赴硝烟弥漫的战场,用智慧和勇敢抒写了香巴拉传奇的历史。

当我们走到半山腰回望如珍珠般散落的白色藏房群,我压制不住对故乡久违的思念之情,这种感情旁人是无法理解的,一幢幢白藏房点缀着绿翡翠般地家园,吉祥与繁荣飞翔的故乡奇特绚烂的民俗文化像清泉般透明清澈的流淌,朴素而内敛的故乡人将生活点化成了童话世界的美丽与无暇。山路弯弯情难收,路旁荆棘与花草散发出的淡淡清香,犹如慈母的飞吻,将我的思绪贴上了飞翔的翅膀。假如时间没有那么匆忙,我多么希望能倾倒于花草丛认真数数故乡夜空的星星,还有翻动虔诚的吉祥祝福。与老人的谈话中了解到萨钙日彻其意是有土权之意,寺庙每次举行各种法会都要给萨钙日彻留五位僧侣的份。百年风雨洗礼的萨钙日彻如今只剩下了残墙断壁,所有曾经的记忆在风的翅膀下已珍藏进无人问津的角落。仰望挂满眼泪的天空,阴阴晴晴间,我们来到了离雍珍湖不远的牧场,四周环绕的群山和延伸的草甸述说着它的富有,只是昔日牧场生活的繁荣,唯有风雨侵蚀的朽木与岩石围垒的遗迹在重温,宽广的牧场只剩下一座炊烟袅袅的帐篷独守着属于他们的寂寞与孤独。当听到马铃声和牧狗的狂叫,帐篷内走出约70岁的两位老人,两位老人非常热情地盛邀我们进帐喝茶。只是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停留,只好从马背上用相机记录慈祥的老人和他们捻动的佛珠。

梦展开之时的路上,四面嶙峋的奇石,色彩斑斓的草甸,耸立如云的群山,还有悠闲的牛犊,所有离诗歌与童话最近的图象都在这里自由的跳跃,一切都凝结成了时针无法席卷的美丽与永恒。面对不敢用世俗双手触摸的景致,我的思想激动、虔诚、飞翔,渴望自己也能融身于自然和谐之美醉倒一万年。

隐藏于鸟语花香间的雍珍湖,湖面荡漾着一圈圈美丽如诗的波纹,湖中央犹如马垫般地草坪,非常引人瞩目,面积不大的高山湖,就因这块神奇的草坪,引来了四面八方信教徒们虔诚的朝拜。据说,当年青布日神山妻妾二人出于嫉妒欲想阻挡前来传播佛音的莲花生大师,大施法术使湖水喷涌沸腾,莲花生急忙之下,将坐骑的卡垫摔向湖中央镇水,湖水退下了,而卡垫般的草坪就神奇的留在了湖中央,小小的高山湖从此走进了青德人朝圣的梦中。我们围坐在湖边吃干粮时,两只突然飞来的鹰盘旋湖面翱翔而过,看着鹰的锐眼傲视的神情,我们仿佛看到那是守护者发出的警示。一旁的尼玛老人立刻双手合十跪地朝拜,并告诉我们:雍珍湖非常神奇,只要朝圣者大声叫喊,立刻就会下起暴雨。鹰飞走了,而天空落起飘飘洒洒的雨点。突变的天气下,我与同伴拿起相机开始拍摄全景及湖中畅游的鱼儿。便匆匆忙忙离开了雍珍湖,沿着山顶重走莲花生与噶玛巴曾经经过的路线。夏季的山巅丰满迷人,到处都是花的艳丽和草的茂盛,踩着天然的地毯,一路欣赏着奇石嶙峋与奇树沧桑。行走在高高山巅,天是那么的近,离天堂的遐想那么贴切真实。而尼玛老人更是如孩童般激动万分,几乎忘记了自己是残疾,指着奇形怪状的野杜鹃树,吩咐我多拍摄几个镜头,并很有感悟的说:游客们不就喜欢这些吗?面对老人兴奋的样子,我问尼玛老人莲花生大师不是被青布日妻妾阻挡了吗?怎么又会出现在这里。老人回答说后来还是请进来了。他指着花茎呈红色,花朵为粉红色的一丛野花说,这就莲花生大师浸泡饮用的茶,叫白玛蓉娇,其意为莲花生饮用的好茶。闻闻花的清香,老人很珍贵的摘下了几瓣白玛蓉娇,又继续向前带路。

来到另一座山的拐弯口,就是一丛奇石重叠擎天的石景观,四周陡峭的山岩上茂树围绕,经幡飞扬。老人将我们带到一颗竖立的凹型石边说:莲花生大师走到这里时,青布日施法突降铁雨。于是,莲花生融身石头避雨。如今,还可以清楚的看清莲花生盘腿打坐的神迹,石头高约8米,宽1米左右,如铁弹大小的小石子爬满石面,而周边的石头如孔雀、飞鸟、猛虎。据说,莲花生大师避雨之时,专心传播佛音,禽兽群闻佛音纷纷相聚而来,才有了如此栩栩如生的自然景观。离开时,老人一再要求我为他照张依石磕头的照片,说他一生没有机会再来朝拜了,就当作最后的留影。拍完照,我们进了茂密如织的青杠林,低矮的丛林间散发出阵阵松茸菌特有的香气。当时,为留住怒气的莲花生大师传播佛音,人们在一块约300平米的草甸上,说着日彻静道者的猪跑到地里抛土,没人管只好靠没生育女人的儿子追赶。莲花生听到离谱的话,觉得非常好奇,便走近倾听,这样才消减了内心的怒气。择一处参天松树映照的净地,暂住下来传播佛音修道。遗址大小仍轮廓分明,有三间分隔的房间,约50平米,时间煎煮的石头长满苔藓,尽情述说着年代的久远和历史的记录。梦落地之时,天色渐渐变黑,香巴拉这块人神向往的土地,开始进入梦乡,而我的梦开始苏醒,一切又是如此的清晰,眼前浮现的景象和脑海泛滥的郁闷,不得不让我接受不想接受的现实。走近城市街道,疾驰飞奔的汽车如流水般穿梭。刺耳的汽笛声,人群的吵闹声,闪烁的七彩灯,让我清楚的听见梦落地的声音,以及我心淌下的几滴泪水。

  • 上一篇:母子花
  • 下一篇:懒 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