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懒 马

甘孜日报    2017年08月04日

贺先枣

在许多古老的传说和故事中都会有匹马。当然,这些马都是些极具灵性的神骏,良驹。

有一次,我却碰上了这样一匹马,后来我一直叫它懒马。

它身上毛色灰白灰白的,说不上漂亮。但它的骨架高大,非常有肉,以为它身壮力不亏,就满心欢喜地选了它。在给它备鞍垫时又发现它非常温驯,一副逆来顺受的模样。上了路后我才叫苦不迭!同行的其余四人还牵了匹驮着两箱玻璃的马,如风一样走了。我所骑的马只管一步一步慢慢踱去。鞭打屁股,脚磕两肋,外加大声吆喝,全然不起作用。一程下来,只落得两臂酸麻,喉咙嘶哑。

同伴因为屡次等待终于不耐烦了。见我骑着马慢条斯理踱来,他们不怪马懒,倒怪我不急。我有口难分辩,只顾抽打那马。同伴中自有好骑手,提出要同我换马,还说不信一个大活人连匹马都赶不动。吃够苦头的我欣然从命。换了马就与其他人一道,又如风般的先走了。走了一程停下来等那位同伴,不料一等不闻人声,二等不见马影。心里有数。就回转马头顺原路去看。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同我换马的同伴几乎成了一个冰人,正牵着那马一步、一步挨来。

原来,同伴骑上那匹马也就施展了打、磕、吼、骂种种手段。那马却完全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前蹄放平才挪后蹄,决不走快。路经一条小水沟,沟上的冰层已被我们先行的马匹踏开,露出一汪流水来,那马停在水中便埋下头去慢吸慢饮,同伴风雷催打,它自岿然不动。同伴无奈,便在马背上掏支香烟来点上,烟还没点燃,那马突然向前一跪,侧身倒下居然想在水里打个滚。毫无防备的同伴落在水里,马鞍上的被盖卷也让水浸了个透。狼狈不堪的同伴从沟里爬起来就抽打它,打了半天那马浑然不觉。想骑上马背,鞍上被盖卷已是冰块,又怕身体不动反被冻害,只好牵着马慢慢赶来。

于是,把两箱玻璃抬上它的背,把驮马改为乘骑。大家议定,前面两个换着牵拉它,后面三个人轮流不歇息的催打,看它能不能走快些。

就这么又上了路。整个队伍还是走不快。前面牵拉它的人一会就说手都拉酸痛了,还有几次拉它走的人差点被它拉下马背来。后面催赶的人也在喊累,要不断俯下身去鞭打它的屁股,只一会连腰也累得打不直了。

而它呢,显然也有些恼怒起来,走几步就昂着头站定不动,那眼神很凶。一群人、一群马前后左右围着它又哄又赶,就这么走走停停、慢慢腾腾,闹闹哄哄磨蹭着走。

来到一处窄路。一侧靠石岩壁,一边是不太高的岩坎,只能够一匹马、一匹马的过。此时我恰好走在那匹马的身后,看着它一颠一颠、紧一步慢一步挪动蹄子的样子,心里就有火。而这时两匹马又不得并行,想打它鞭子又短,只能不停的吆喝。忽然,我发现它的举动,说实话,我当时惊讶得张开了口,可什么声音也没发出来。

那时节,正好走在石壁上有一块稍突出的石块傍,前面的马都稍微朝外行了一点,其实就不朝外闪一点也能安然而过的。可那匹马,走到那地方猛然停下,而且昂头一挣,从前面马背上牵它的人手中把绳索挣脱了,这是一气呵成的动作,它是非常明显的、而且迅速有力地把驮在它背上的玻璃箱朝石岩猛撞过去,甚至,它的一双后腿还向上腾了起来。

哗啦啦一阵碎响。惊吓了除它之外所有的马,骑在马背上的人赶快拉住自己的马,都怕摔下岩坎。这时的它,已趁乱转过头来,又把另一侧玻璃箱朝石壁撞去。

这回,一行几人都看清了。大家目瞪口呆。哪里见过这样的马?不愿被人骑、不想驮东西。大家在这一瞬间也就相信了它真的是有意把我们的伙伴扔下了水!

它接下来的表现更让我们几人吃惊!

除了一副驮鞍,一个冻成冰团的被盖卷,它背上什么也没有了。这时的它一反常态,竟然大踏步走到了最前头。大家说,这下,看样子愿意走了,不牵它,也不催它,看它怎么样。它一直在前走得极快,偶然,在路边发现一丛枯黄但未倒下的草,它就会埋头去啃。我们几个骑超它而去,它啃完草,抬起头来叫一声,便撩开四蹄飞一般追赶上来,一直到目的地,从未掉过队。

这样一匹不与人合作,这样懒、这样狡猾的马,许多年中也只见过一匹。在那次赶路时,我讨厌透了甚至憎恨过那匹马。事过多年,不知为什么又觉得那匹马其实并不那么可恨,有时还觉得那马是有智慧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就错过了同一匹极具灵性的马儿深交的时机,尽管我想碰上的神骏在想象中并不是懒马的形象。

  • 上一篇:梦回雍珍湖
  • 下一篇:去州博物馆感悟新疆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