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05月17日
新龙博美乡民居。
乡城“宗萨”民居。
炉霍县传统民居。
工作人员测量房屋。
◎本网记者 兰色拉姆/文 州民族博物馆供图
所谓“烫样”,即中国古建筑特有产物,通俗来讲,“烫样”和立体模型差不多,通过展示拟建造模型的“烫样”,可显示建筑整体外观、内部构造等。
随着我州民族博物馆编撰的书籍《本土建造》出版问世,甘孜州民居建筑就此有了“烫样”参考。从此,甘孜州民居建筑可以“烫样”形式展示自身魅力。
传统民居对话“现代”
“沉甸甸”——这是《本土建造》一书给人的第一印象。
它棕黄色的封面,源于甘孜州民居建筑常用的黄泥和青石条,将书靠近鼻尖,仿佛还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单手托着书,得稍用腕力,否则会闪到手指。
当然,它的“沉甸甸”绝非仅在物理意义上。翻开书,一幅幅模型图像栩栩如生,一段段文字解说恰如其分。瞬间,厚重神秘之感直入心坎。
2017年9月,州民族博物馆馆长、《本土建造》一书主编汤勇在故宫培训。为让更多人提前了解《本土建造》一书,汤勇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名同行展开宣传。
虽未见该书“庐山真面目”,看过相关文字和图片后,三十多名同行却异口同声赞叹道:“同时拥有几十种风格不同的传统民居建筑,就全国范围来讲都是少有,甘孜了不起!”
有别于其他专业书籍的呈现,《本土建造》通过真实还原重建展现,深度剖析了甘孜州各类民居可能存在实用价值、美学价值、以及科学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人们还未察觉之时,传统民居建筑已淡出了视野,而《本土建造》一书存在的意义,远不止暂时的客观记录。正如汤勇所说:“它是提升城市形象的一项重要依据,是城市建设和风貌改造的参考,也是推介甘孜州旅游文化的一大载体。”此外,汤勇还指出,书中内容与现代建筑有区别,不能完全生搬硬套,尤其在城市风貌改造中,要根据书中民居文化底蕴,走出个性化的康庄大道。
如今,《本土建造》一书问世已有一段时间,州民族博物馆却没停下采集甘孜州民居素材的步伐。就在前段时间,州民族博物馆还采集了丹巴土司官寨、梭坡古碉的相关素材。
该书另一名编撰者潘敏告诉记者:“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所幸,我们已保留了相关数据,经过五年的‘劳作’,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即便再出书的可能性不大,但只要有相关素材,我们绝不放过。”
在就《本土建造》一书进行素材采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很多传统民居的家具、门窗、柱头上都有许多装饰图案。下一步,州民族博物馆将考虑整理这些传统装饰图案,通过印刷成书或者录制视频的方式将其记录下,作为《本土建造》一书的补充部分来呈现。汤勇提到,随着社会审美、建筑结构和实用需求的变化,许多室内装饰、展览等都有了“新中式”的提法,希望以后能有“新藏式”提法的出现。
5月8日午后,在州民族博物馆三楼文化展厅,记者见到了以《本土建造》一书为参考的民居建筑“烫样”。
在灯光的簇拥下,新龙石板藏寨、康定沙德民居、丹巴梭坡民居等模型静立在展柜,一具具模型可谓“五脏俱全”:从屋顶门窗、台阶庭院,到山腰台地、山麓边坡,每个环节都是精细入微,加上360度的立体展示,民居建筑风采尽收眼底。
民居模型展柜一旁的墙面上,横挂着“甘孜州部分民居建筑及结构”分析图。图中包括整栋民居的平剖面解析和每层楼的平面解析。当记者重新将目光聚焦在民居模型上,才发现不仅火塘、灶房、客厅等造型深深刻印在脑海,甚至还能由此想到主人家在“屋里”的谈笑欢声。
类似以上的分析图和民居模型,在《本土建造》一书中都有着详尽介绍。《本土建造》一书以康东、康南和康北的地域划分为界,囊括了几十栋民居建筑。这些民居建筑,采集于甘孜州各县乡村。在经过深入调研以及听取建议后,普通民居与体量较大的庄园均纳入了采集范围内。为确保采集数据精确,采集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运用了无人机、红外线测距仪等科学测量手段。
不能让鲜活的历史消失
2013年底,《本土建造》一书素材采集相关工作正式提上议程,州民族博物馆组建专门团队,开展相关素材采集工作。州民族博物馆馆长、《本土建造》主编汤勇是团队一员。
上世纪90年代,汤勇经常下乡。那时候,翻过折多山,318线甘孜州境内沿途几乎都可看见特色民居,它们一幢幢、一片片扎根在蓝天白云之下。随着车辆行进,房屋样式结构、色彩搭配、功能布局等不停变换,不失为318线一道亮丽风景。
如今,行驶在318国道,曾经的一些特色民居没了踪影,不光如此,想要找到拥有五十年以上历史的民居十分困难。“民居去哪儿了?鲜活的历史去哪儿了?”汤勇不停追问着。怀念惋惜之时,汤勇愈感保存好现有民居建筑的重要,他也深知要编著《本土建造》一书,整个团队必须精确采集第一手素材。
从《本土建造》正式“开工”那天,一场跋山涉水的远征、一次次现实与理想碰撞的旅程就开始了。
在雅江县境内徘徊几日后,《本土建造》素材采集团队终于在西俄洛乡找到了两栋代表性民居,这两栋民居为团队提供了本地传统民居的实物资料,包括外观造型、屋内装修、建房用材等,工作人员逐一记录。
看着陌生人在自家屋内外忙碌,上了年纪的女主人向工作人员询问道:“你们测量房子是要帮我修新房子?邻居们都修了新房。”不一会儿,得到回应后,女主人的面色由先前的喜悦变为了失望。
告别女主人,团队工作人员们忧心忡忡地回头张望。他们知道,指不定哪天,伴着“轰隆”声响,眼前的屋子会永远消失,鲜活的历史会画上句号。
在整个采集过程中,《本土建造》素材采集团队遇到了不少类似的人和事。在很多人眼里,传统民居只是一座房子,相较于周边的水泥钢筋房,“老房子”是破旧落后的象征。正如汤勇所说,老百姓对传统民居重视度不高,对民居保存意识被动多于主动,这源于他们站位不同、需求不同;要想保留好代表性传统民居,相关部门首先要考虑好百姓需求,并以县级为基础,再发展到州级、省级,构筑适当的保护层。
随后,在一次风貌改造评审会上,汤勇又亲历了因素材不精确惹出的“笑话”。当时,他看到一民居样式很奇怪,就向该样式设计者提出了阅览基础素材的请求。
“我是根据甘孜州传统民居样式设计的。”设计者边递素材边拍胸口,汤勇却愣在了原地。原来,设计者的基础素材取自风貌改造后的民居建筑,根本算不上甘孜州传统民居。“采集标本都不正确,要是完全参照并错误设计,那可怎么办?”汤勇根本不敢想象。
汤勇告诉记者,当下,甘孜州现有民居建筑本身留存的建筑样式、色彩、比例、装饰等元素,都是历经千锤百炼之后得以保存的鲜活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与乡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们在返璞归真浪潮之下,很多时候会将那些“留存”元素运用到现代建筑中。
汤勇认为,“留存”元素在被使用和模仿之时,由于没有经过细致考究,毫无章法地运用,甚至盲目改变建筑原有结构比例、功能,使得很多现代新建的民居建筑极为不协调,不仅丧失了原有美感,也丢掉了实用性,更失去了历史性和地域性,导致同质化严重,有千城一面的感觉和趋势。
打开保护传统民居的未来之门
在传统民居素材采集过程中,汤勇强烈感受到:要保护利用好传统民居,仅仅有专业人士的参与还远远不够。必须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保护传统民居的重要性。幸运而超乎意料的是,《本土建造》素材采集团队在乡城县青德镇布机村看到了“希望”。
布机村距离县城十公里左右,经当地人引导,在一棵枝繁茂盛的核桃树掩映之下,团队找到了代表性民居。该民居以主人家的房名“宗萨”命名,此幢房屋已有三百年历史,虽经过一些改造,但从其建筑样式风格、墙体斑驳程度等,仍能感受到岁月在建筑中的积淀。该房屋整个外墙上半部呈白色,下半部呈泥土自然的黄色,外体没有多余颜色或饰样点缀,是一幢三层退台复合式建筑。
与西俄洛乡民居主人不同,“宗萨”的主人十分注重房屋的保护,在他心里,这栋房子不仅是住房,更是先辈们留下的财富。据他介绍,每年他都会对房屋行“白色灌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历史特殊原因,该房屋还分给了六家人居住。
“乡城民居是我最喜欢的。”完成“宗萨”的采集工作后,团队成员贾靖阳毫不掩饰内心的喜爱。他告诉记者:“走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民居,最害怕听到老百姓说‘能拆就拆’,虽然能理解他们,但我更希望传统民居能完整保存。在接触了宗萨民居的主人后,我才发现原来百姓也有保存意识,这让我很感动。”
经过团队不懈努力,2018年10月,《本土建造》一书终于问世,四面八方的赞叹随之而来。除开赞叹,《本土建造》一书还吸引了开发商的目光。华侨城集团打算在隶属区域内建小镇,《本土建造》一书中的特色民居成了他们参考的对象,为此,集团工作人员专程到州民族博物馆洽谈相关事宜。
一新加坡老板在看完《本土建造》一书后,当即决定根据书中民居样式,修筑酒吧和民宿。
汤勇一朋友则根据《本土建造》一书提出了创意性建议。他建议汤勇将民居、文化、旅游等融入游戏当中,通过场景转换全方位展示甘孜州建筑文化。
《本土建造》一书也有不少本地粉丝。据书籍另一编撰者潘敏介绍,自该书出版以来,身边借阅和有购买意向的读者从未间断。潘敏说:“书籍有助于专业人士研究甘孜州民居建筑,也有助于一般人了解甘孜州建筑文化,很大程度方便了广大读者。”
作为“嘉绒匠人”艺术工作室的创始人之一,蔡虹接触甘孜州民居的时间不算少。在阅读《本土建造》一书后,他发出了“第一次把房子看得如此清楚”的感叹,他认为《本土建造》一书是甘孜州民居建筑的资料库,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深入研究甘孜州民居建筑。
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负责人刘洪表示,甘孜州的古建筑是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瑰宝。随着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推进,大众观光游、私人订制游等旅游模式正在甘孜大地兴起,甘孜州民居建筑是专有的旅游文化资源。为发挥历史瑰宝的时代作用,让传统民居更好与“今天”对话,首先要注重传统民居的保护,并让保护与现代接轨,在不破坏原貌基础上,实现“外部民俗化,内部现代化”。同时,要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保障,发展提升传统民居,从而让游客进一步体验甘孜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