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让信念亮丽人生

甘孜日报    2019年07月23日

       ◎刘小兵

      哈罗德的朝圣,没有宏大的仪式,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却在一场毫无心机,不带任何功利的远行中,润物细无声地凸现出它的价值和意义。哈罗德用自己的善行,为奎妮孤寂的生命图抹了一层亮色,也感动了尘世间每一个迷惘无助的心灵。乔伊斯笔下流淌的真情,清澈,纯净,与英国乡下恬淡祥和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山美、水美、人更美中,常让我们沉缅其间,为这样的倾心之美,旷世之爱,怦然心动,悠然而歌。

      人生就是一场不倦的行走,所不同的,只是各自的起点和终点不同罢了。如何在有限的生命时空里,走出不凡,走出亮色,英国资深剧作家蕾秋·乔伊斯的《一个人的朝圣》,用凝练、澄澈的笔触,道着寻常日子的艰辛,感触着世间的平凡与伟大。动情的言说,诗意的勾勒,精妙的阐发,诠释了信念之于人生的关系,于质朴铺陈中况描出温婉动情的尘世画卷。

      小说以哈罗德收到同事奎妮的一封告别信为主线,以哈罗德一路行走中对诸多往事的回忆为铺线,生动展现了哈罗德平凡而激荡的一生。六年前,哈罗德从一家酒厂销售代表任上退了下来,隐居在乡下,每日以伺弄花草为乐。岂料,奎妮的这封信却彻底打破了他的宁静生活。信中,奎妮呈述了自己患癌的事实,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无比留恋。出于对奎妮的尊重,哈罗德当即写下回封,并只身前往邮局,准备将这封满含着抚慰的信件投递出去。半路中,一位加油站的侍女偶尔给他讲了一个用信念治愈癌症的故事,哈罗德深受触动。他告之奎妮,自己将步行到奎妮养病的疗养院去看她。

      在一无手机,二无专业徒步工具相随的情况下,哈罗德坚定地迈开了大步。从他居住的哈姆斯南部金斯布里奇村到东北部的贝里克希伯纳丁疗养院,总计627英里。哈罗德用顽强的毅力,怀揣着善良和友爱,晓行夜宿,风雨兼程,最终战胜了自己的怯弱、犹豫、彷徨和困顿,用了整整87天,终于抵达了目的地。这场步行,是心与心的碰撞,是情与情的交集。在为期三个月的行走中,哈罗德与孤独、疲惫和懈怠作斗争,化解了忧伤,驱走了冷漠,用自己绵绵的爱,撑起了一片温暖的睛空。乔伊斯在主辅两条线上,游刃有余地展开了她多情的书写。哈罗德每一次身体上的不适,野外生存环境的恶劣,都让人为之揪心;而每每他走出厄运,对新生活又满怀起希冀的那一刻,感同深受中,又激起我们多少情感的共鸣!乔伊斯深入哈罗德内心世界,真实而细腻地捕捉着哈罗德与艰难困苦较量的全过程,从坚定执着,到心灰意冷,再到绝地反击,一波三折里,将人心的刚强与柔弱,人性的良善与幽微,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让其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旅者形象,极具经典意义。

      乔伊斯把笔下人物哈罗德的远行,定义为“一个人的朝圣”,带有鲜明的指向性。这种朝圣,不但是对爱与善良的讴歌,还融入了对生命的礼赞。哈罗德明知单靠一场心灵的慰籍,并不足以挽回奎妮日益赢弱的生命,但哈罗德依然执着地相信,只要走到奎妮身边,哪怕握一握她苍白的小手,不说一句话,也能把祝福和祈愿,真切地送达到奎妮的心坎里。乔伊斯以温婉地笔调,说道着哈罗德远行路上对路人的悉心关怀,以及路人们对哈罗德一个人朝圣的钦佩仰慕。这种双向的激励,无疑坚定了哈罗德的人生信仰,心心相印中,奎妮也能击退病魔的一次次侵袭,直至哈罗德如约归来,才在幸福和安祥中平静地离去……

哈罗德的朝圣,没有宏大的仪式,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却在一场毫无心机,不带任何功利的远行中,润物细无声地凸现出它的价值和意义。哈罗德用自己的善行,为奎妮孤寂的生命图抹了一层亮色,也感动了尘世间每一个迷惘无助的心灵。乔伊斯笔下流淌的真情,清澈,纯净,与英国乡下恬淡祥和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山美、水美、人更美中,常让我们沉缅其间,为这样的倾心之美,旷世之爱,怦然心动,悠然而歌。

      《一个人的朝圣》有着强烈的现实寓意。哈罗德用美好的执念,拓展了奎妮的生命宽度,在度人度己中,告别了旧我,重塑了他平凡而光彩的人生。乔伊斯通过哈罗德这一形象,无疑在启发我们,生活是平凡的,但平凡之中,却完全可以活出非凡与伟大来。简言之,珍惜上苍的给予,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不随波逐流,不浑浑噩噩,以“穷且欲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笃定信念去书写人生,每一个凡夫俗子都有可能成为“大写” 的人!


  • 上一篇:人生需要超凡脱俗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