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11月12日
◎阿戈青麦
这是一个古老的藏族村庄。村里有许多古树,古屋,古道以及古老的传统。
村子就从久远年代雨水冲刷而成的泥石流沟两侧山坡自然舒展在逶迤的群山中。镶嵌在山谷中的些许绿意点缀着白色藏房,清晨,桑烟袅绕,仿佛在诉说着寨子百年沧桑。日麦,意为是山脚下的村庄。
村里世居的是32户人家,房屋顺坡而建,古色古香。面朝东方向阳处。和金沙江沿岸的许许多多村落一样,寨子里的房屋一幢幢应和着田野四季更替,交错耸立在山坡上。因气侯干燥少雨,房屋都是泥坯夯筑,土木结构。四面墙体用当地粘性很强的阿嘎土搅拌筑砌成约1米见厚的土墙,每层楼高3米左右。外墙通体涂白色,抵得了经年强烈紫外线照射。房屋内全由木材架构,一根根粗壮木柱子笔直顶高承重,和柱体粗细相当的梁木横陈柱顶,榫头铆固。檩木用的是均匀如碗口般直径的圆木,细密枕在主梁之上,梁檩横竖交错,环环相扣,力道均衡。地板和隔断也采用木制板材,满屋溢出木质香气。屋顶用土夯平,四周砌垒起半人高女儿墙,顶楼建有高约两尺的煨桑炉,清晨一家之主要在这里点燃柏丫诵经祈福。这些房屋都当地匠人靠代代相传的技艺,就地取材建造而成。一座座房屋就是历史的见证。
村里房屋底层用作畜禽圈,二楼、三楼住人。进门穿过不长的过道即是宽敞明亮的客厅(餐厅,多数人家在客厅中部靠东墙边置一火塘,支三脚铁架(通电后权当摆设),沿火塘两边依次摆放桌凳,平常的喝茶吃饭或婚丧嫁娶时的宴请都会在客厅举行。藏房窗户较大,便于采光,从外观上看与整体建筑浑然一体。藏房冬暖夏凉,住起特别舒适。现在,每家搭建了银灰色双坡式铁皮屋顶,四面首尾相衔接,屋脊分水线流畅。修建一幢房屋,光准备木材就要好几个年头。有了砍伐指标,在崇山峻岭间要运输木材也是巨大的工程。待木材准备妥当,同时还要备好粮油,才能把建房提上日程。再等到了日子卜定,请好匠人,村中青壮年都会前来帮忙,这样,几个月后,房屋主体就能够峻工。
村中流水潺潺,一座座藏房就在耐旱的梨树、毛桃树、核桃树掩映下错落有致的分布。挂在树枝上的雪花梨泛出了金黄色。依偎在院中栏杆上,听得见忽低忽高流水的声调和着微风拂过树叶沙沙的声响。 田地里刚刚收割的玉米留下满地的高杆。村里还有一种在别处极为罕见的古老粮食作物,叫做稷,藏话读作“赤”,村民说,这种作物伴随了祖祖辈辈的生产生活,灾荒之年更是解决了全村老小的肚子问题,是祖先留下的“宝物”。现今,村里只有一些念旧的老人们会在自家的庭院里种上一些,仅为一份对过去的回忆。
从夏季牧场转场的牛羊赶在这个空隙纷纷涌向已收割完庄稼的田地边觅食。这些田地稍作间休后,过不了几周便又要开始新一轮耕作。小春作物,该是由冬小麦登场的季节了。
在日麦村,吃的小麦、荞麦、玉米一直沿用水磨碾成面粉。招待客人或自用时,将面粉和水在木勺里搅匀,摊在火塘上烧热的石锅或平底炒锅上烘焙,饼易熟,稍一工夫,滋滋冒着热气的面饼就做成。还有酥油炖土鸡,麦子花花糖,奶饼包子,石锅煎蛋,滚烫石炝干松茸等等佳肴。村民对客人向来很热情,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村中路遇陌生人,都会主动招呼,甚至邀其到家中喝上一碗香浓的酥油茶。
村美,景好,人和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古老的村寨沐浴着阳光焕发出年轻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