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8月18日
◎卢凤鸣
我每天都要浏览报纸,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2014年9月9日,我在一篇报道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会上讲道:“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总书记的这段话,让我想起了我刚参加工作时遇到的一位好领导、好老师——他就是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老革命、我的老领导裴效贤同志。
上世纪50年代初,我从西南民族学院干训班毕业回到州民族干部学校工作,就被抽调到由州里组织的木雅区民主改革工作团,主要工作是给裴效贤团长当翻译。当时上级指示:改革的方针是慎重稳进、只限在农区、对寺庙暂时不动、对牧区不划阶级成分、不分不斗。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奴隶娃子,安置宗教上层人士、依靠贫农、巩固团结中农、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办法是组织发动群众召开诉苦大会,挖穷根、算剥削账、激发群众彻底摧毁旧制度的决心和信心。
也是在50年代初期,天宝同志来到州民族干部学校看望并欢迎进州的汉族同志时着重讲到:甘孜条件艰苦,希望大家能够发扬吃苦耐劳的光荣传统,深入到农牧区去。第一是要学会吃饭,到区乡就要学会吃糌粑、喝酥油茶,适应生活。第二是要学会走路,下乡交通不便,跋山涉水,山高路陡,除了骑马就只能走路,所以大家一定要能走路,会走路。第三是要学会讲话,大多数干部都是汉族同志,语言不通,大家要争取学会讲藏话,争取消除语言障碍。最后,天宝同志还希望大家注意身体,圆满完成州委交待的任务。
1956年3月上旬,裴效贤团长带领民干校30多名教职工组成民改工作团,在康定县木雅区四个乡先进行民改工作试点。工作团分成四个工作组,深入到甲根坝、沙德、普沙绒、六巴宗,按照整体部署进行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民改方针政策的宣传,我们深入到各家各户访贫问苦,在农牧民中培养苦大仇深的民改积极分子。通过深入的调查了解,进行阶级成分的划分,然后对封建农奴主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当时为了稳定寺庙,团结宗教上层人士,裴效贤团长带领我、降央彭错和通讯员喻中华,先后到居里寺和古瓦寺,向寺内活佛喇嘛宣传民改的必要性和对寺庙的政策,这些工作都是在民改过程中很和平很和气的情况下完成的,各方面的工作都进行得很顺利。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循序渐进,加快步伐,加班加点开展第二阶段的工作。特别是裴效贤团长常常工作到深夜,非常辛苦。所以,我们仅用了8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一个乡的阶级成分划分。在给裴效贤团长当翻译期间,他平易近人,从不以自己是领导和工作团团长自居。有一次队里的一位女同志下乡宣传政策时崴了脚,他立即把自己的马让给这位女同志骑。在我给他翻译时,他总是仔细地做好记录,认真地将藏语的谐音记在笔记本上,有时还用刚学会的藏话非常耐心地向老百姓们宣传党的民改政策,凡事亲力亲为,工作一丝不苟,再晚也要把当天收集的材料及时整理并上报州委。这一切,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我从内心佩服和尊重他这样的老共产党员,因而暗暗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向他学习。
1956年3月中旬,我们得知雅江县三区发生了武装叛乱。为了确保民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裴效贤团长的带领下,立即组织了90多人的武装部队进行防卫。到了5月中旬民改试点基本完成时,普沙绒乡的副乡长与雅江县叛匪头子黑卡汪扎秘密联络,开放渡口让其过河,将普沙绒的工作队包围,把工作队的高秀清、廖桂珍两名同志抓走,万恶的叛匪抽掉了他们的脚筋,并对两名同志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两位同志光荣牺牲了。
民干校喻中华同志也是在去沙德的途中被土匪抓去残害而牺牲的。19日,被包围的工作队突围时,牺牲了20名基干队员和6名干部。裴效贤同志不顾及自己的安危,常常掩护女同志撤退,每次撤退时都走在最后。5月份,康定军分区派来了一个连的力量,把占领宜代的叛乱分子消灭了。6月初民改试点工作全部结束。7月,裴效贤团长又奉命带队到白玉县继续搞民改工作。我们民干校参加民改试点工作的另一部分教职工,又由民干校校长孟光运和武工队红光同志带队,去邓柯县继续开展民改工作,我和几位老师被派到了邓柯县的正科乡雪巴村,直到1959年民改结束。
在追忆50年代与裴效贤团长一起参加民改试点工作的点点滴滴,我感到受益匪浅,为我以后的工作、成长、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极大,遇上裴效贤团长是我一生的幸运。他一生做官清廉如水,艰苦朴素,率先垂范。他忧国忧民,痛恨腐恶,体现了一个忠于党、忠于人民的老共产党员本色。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他为国为民大公无私的高尚精神,是我永远铭记和学习的好榜样。
(作者系州政协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