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讲述经典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甘孜日报    2020年08月26日

   ◎贾登荣

   《名著小史》是一本有关经典作品的生成史与流传史。作者从这些“书”的诞生开始,追本溯源,以充满人情与人性的笔触,讲述了经典作品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从而激起人们对经典名著的喜爱、关注、阅读、收藏。

   《名著小史》一书收录了在中国,甚至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16部经典名著作品,基本涵盖了中国历史上最优秀、最伟大的作品。这些书籍,既有《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等史学经典,也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红楼梦》等文学名著;既有《胡笳十八拍》《西厢记》《牡丹亭》等诗歌戏曲名篇,也有《文心雕龙》《大唐西域记》《永乐大典》《本草纲目》《孙子兵法》等文学评论、游记、兵法、医学、工具书。应该说,中国古人创造的文明成果,尽在这些经典名著中回荡、澎湃!通过它,既可以窥见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的全貌,也从“书”的角度展示了中国历史的一个侧面。通过这16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的科技发展、中国人的理想、中国人的终极追求。

   《名著小史》一书用平实洗炼的语言,讲述了那些经典名著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品的主要内容,在当时所产生的巨大反响,能够千古流传的原因。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一部曲折而精彩的“书史”,使人思绪随着作者灵动的笔触穿越时空,回到历史现场,感受氤氲在书中的芬芳。在《〈孙子兵法〉:孙武的假想敌》一文里,作者开篇就写道:“孙武写《孙子兵法》时发生的故事,就像那十三篇兵法一样,亦神秘莫测,多有鲜为人知之处。”一个“悬念”,自然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作者这才从容不迫地开始讲述孙武的人生际遇。出生齐国贵族家庭的他,从小饱读兵书,并希望在沙场上建功立业。但命运并不垂青他,只好来到吴国,投奔好友伍子胥。看到吴王阖庐爱民如子,才下定决心写一部兵书献给吴王。这部兵书献给吴王后,吴王亲自主持加以“演示”然后运用到军事斗争中,孙武最后也得以成为吴国的大将军。所以,作者在文章结尾不无感慨地评价说:“在今天看来,孙武数载等待,实际上是一种谋略,他把兵书中的‘谋’运用到自己的人生中,同样也运筹帷幄,稳稳当当。历史上只记录了孙武的出生年:公元前545年。而他的卒年却谁也不知道,成为永不可破解的谜。但一部兵书让他的名字永存,永远耸立于军事学的开先河之位。”其实,《孙子兵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开军事学先河,更重要的是,孙武不因逆境而颓唐,千方百计寻找人生的突破并取得成功,不是更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吗?这也表明,《孙子兵法》能够千古流芳,不局限于它是一部兵书,也是一部人生教科书!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吧!

   当然,经典的诞生,有精彩纷呈,也有曲折波澜。它们无不是优秀读书人呕心沥血,甚至付出生命代价才书写的成果,创造的辉煌。这样的例子,在这篇《〈永乐大典〉:大书的苦役》中,可以找到答案。作者开门见山地指出:“《永乐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书之一。”接着,作者用一系列数字佐证:有2177人参与编纂修改此书,全书共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而更为人感到惊奇的是,这部“最大的书”居然是历史上那个暴虐成性、滥杀无辜的明成祖朱棣亲自布置编纂完成的;而参与这部书编纂的解缙,因为有人告密说“私见太子有图谋不轨”而被朱棣授意,“用酒把解缙灌醉,然后把他拖入冰天雪地中,在身上埋上一层又一层积雪,致使他被活活冻死”。同时,《永乐大典》问世以后,还遭遇了“正副本失佚”的悲惨经历,目前“存世可用的仅四百余册,是它全部的百分之四”。从作者讲述的故事中,我们既看到了这部书诞生过程中跌宕起伏的故事,也知晓了这部书问世后的悲惨命运,从而更加敬重经典、敬惜经典。因为敬重它们,就是对人类文明的敬重;敬惜它们,就是对人类智慧的敬惜!

  • 上一篇:诗意江南的灵魂抒写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