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12月22日
◎陈秀梅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自从唐人李白登高一呼,为饮者摇旗呐喊后,关于饮酒的话题就如长江之水绵延不绝。可惜我喜欢喝酒,酒量却小,与我类似的男人还有不少。然而,酒量虽小,我们的酒瘾却极大,常为一杯美酒,流连于酒乡巷陌,以至于成为某些豪饮者的奚落对象。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也只有梁山好汉之流嗜好,粗犷豪放,尽显英雄本色。身处四川酒乡,本地好酒之徒可谓过江之鲫,早餐吃二两牛肉米粉也要来杯烧酒的比比皆是。他们深谙其中机巧,常言非传统白酒不可谓之美酒也。如其不然,买醉何苦哉?
安徽酒文化研究者三圣小庙本名刘览,从小耳濡目染酒趣酒事,爱酒但不嗜酒,对诸多酒厂多有考察,对酒文化有深入研究。关于酒的好坏,刘览认为好酒饮后香气优雅,口味美妙,通体亦舒畅,如细雨湿衣,似春风拂面。至于饮者品味的高低,刘览认为酒喝得高明,是以酒为辅,以酒来调节自己,让酒把自己伺候得舒服,有她其乐融融,无她自在安宁,这是高手。若是翻过来,成了你伺候她,到点就得喝两口,不喝醉了不高兴,以酒麻痹自己,则是酒鬼,是中了酒的毒。
刘览近年来致力于中国酒文化随笔的创作,他最近出版的《酒谈》是一部有关中国酒文化的随笔集,收录了《春风佐酒三两杯》等三十多篇文章。本书从制作工艺、品尝鉴别和历史溯源等方面详细介绍有关中国白酒文化的知识;且对目前国内白酒市场中出现的乱象,如老酒回收、酒企夸大宣传、新瓶装旧酒等进行了剖析反思;此外还从佐酒小吃、共饮之人、酒后感怀等主观视角出发,将酒乡酒人酒趣酒事一一细致描绘,体现了爱酒之人的真性情。
传统白酒与新工艺白酒,其实差别很大,不过一般酒徒不会在意这些。他们在意的不外乎酒酣耳热之际,一番高谈阔论罢了。本书兼具专业性及文学性,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普及了白酒文化,有助于读者充分认识中国酒文化。以《传统白酒的显著特征》为例,作者认为可以通过“加水必然浑浊”来判断是否是传统白酒。而新工艺白酒则不然,怎么加水都清澈,是因为酒中缺少了高级脂肪酸乙酯。高级脂肪酸乙酯,是高级脂肪酸与醇结合而来,在漫长岁月中使酒产生绝妙的变化,传统白酒缺了它是万万不行的。
“酒为百药之长”,爱酒得法,有百益而无一害。作者以为,爱酒莫求醉,少喝点、喝好点,喝出健康来。“酒酣之际,不悲不喜,沉醉甚至幻听,悄声自语,像是从别处传来。那个时刻很曼妙,仿佛灵魂蜷缩到躯壳的最深处,静静的,像只猫。”因为喝酒能让人保持心情愉悦,自然会远离负面情绪。
本书并不是冷冰冰的白酒工业指南,里面还有很多酒趣、酒事,如街坊辩论、春分相聚、醉卧船家、孤舟听雨等。甚至还有如何自己泡制桂花酒,有羊羔酒、莲花白、竹叶青的传统制作方法。本书不仅流露出爱酒之人的真性情,普及了中国传统酒文化,还让人心痒痒,忍不住产生动手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