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2年08月04日
◎胡金莲
夏初至,雨已停,湛蓝天空下,轻云如烟,藏房顶上,彩虹渐淡。屋内,阿妈用降桶打着酥油茶,那熟悉的香味顿时溢满了整个客厅,父亲则一如既往的擦拭着他最爱的木匠工具,嘴里念叨着:“我是鲁班的弟子,我们道孚民居和故宫的修建手法是一样的,可是现在这个手艺用不上咯!”言语中满是失落。
父亲是一名掌墨师(木匠中修建房屋的总工程师),在很长时间内都能算得上本地的传奇人物,不仅是因为道孚县城70%左右的传统房屋都是出自父亲之手,他超越一般工匠的传奇之处更在于,尽管没受过现代教育,对三角函数等数学知识一窍不通,但施工房屋中的力学结构完全由他按传统工艺心算完成,再复杂的大梁结构,他都算的最快最准,从来没出过错。曾有建筑专业的大学生不服气,用笔记本电脑上专业的结构计算软件和他比赛,结果,父亲先得出了答案,大学生在电脑上又操作了十几分钟才得出答案,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
父亲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都是在筑房工地上渡过的,我没有见过有人比他更热爱道孚的民居了,因此每每有人问父亲:“你们道孚为什么能被授予藏民居艺术之都?”父亲深邃的眼眸会放出别样的光,神采飞扬的讲道:“我们道孚的民居有三最:一个是最结实的崩科构造,道孚在鲜水河断裂带,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大地震,所以我们的房屋首要就是要抗震结实,穿透屋架榫卯结构是传统的鲁班手艺,全木质榫卯结构的房屋没有一颗钉子进行连接,木头之间有韧性且上下楼都有崩科(即房间四面墙体都是用半圆木连接而成的构造)让房屋整体无比坚固;二是最美观的建筑体,道孚对自己居住房屋的美观要求远超其他地方,为了建造一个美丽的藏房,从备木材、石材,到修建,再到全木质乃至全松木式的雕刻装修,耗时从三年到十年不等,建造费用极高,精工出细活,道孚藏房外围红木石墙,内部精雕细琢,这种精工细作的匠人品质才能让人流连忘返;三是民族团结之最,道孚民居深度体现了藏汉融合、民族团结,民居在历史上是经历了几次演变,从传统的‘波孔’(传统的藏房),到藏汉深度融合后改良的藏民居,不仅外观具有藏族特色,榫卯结构上还传承了鲁班的手艺,是藏汉民族团结的象征,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古老工艺代表,这样好的建筑物当然配称为藏民居艺术之都的称号。”
斗转星移,时代变迁,近年来因为全国上下大力提倡生态保护,特别是川西作为生态保护重点区,道孚不再伐木建设传统藏房,父亲随之变成了最后一批掌墨师,这不免让他十分失落,但他也会擦着心爱的牛角墨斗(用于修建房屋时在木头上画墨做标记)接着手艺用不上的话继续说:“这也是好事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建造就没有砍伐,生态保护好了我们子孙后代也有用之不竭的资源!现在的这批藏房也是我们道孚最后一批传统藏房,听说还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的心愿也算了了!”
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和我记忆中在工地上奔波忙碌的他一样,依旧是那真诚的笑容,依旧是那质朴的言语,依旧是那对家乡无尽的热爱,是道孚民居艺术之都建筑师的荣光。踱步到院内,远眺云天,晚霞如火,夕阳如画,草原如海,鲜花如潮,玛瑙般的藏房洒落在这天然画卷之中,沉醉在这仙境般的美景中的我坚信,父亲和道孚民居的故事肯定不会在此结局,他们的传奇将以另外一种方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