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史海探寻炉客密码

甘孜日报    2022年11月04日

老康定街景雕塑。 记者 杨燕 摄

缝茶包的工人。 记者 杨燕 摄

◎本网记者 兰色拉姆

百年前,甘孜大地曾活跃着一批来自陕西的商人,他们被称作炉客。百年后,陕西方言学者孙立新寻找炉客亲人一事在《西安晚报》和《甘孜日报》刊发后,炉客再度引发读者的好奇和关注。

百年风雨更迭,悠悠岁月中,炉客留下了怎样的故事?日前,记者采访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研究员、我州著名地方文化专家,炉客文化研究人士郭昌平先生,聆听关于炉客的历史故事。

寻,康定的炉客印迹

跑马山下,折多河奔流,河水行经公主桥、将军桥、彩虹桥……也行经了康定的昨天和今天。一个上午,折多河旁的茶坊里,在郭昌平先生的娓娓道来中,那些炉客的身影逐渐清晰起来。

离茶坊不远处是情歌广场,这里是康定最热闹的地方。因为寻找炉客故事,才知道如今的情歌广场,其实早在百年前就很热闹。

“过去陕西商号统领康定,势力最大,形成了一条老陕街,其位置就是现在的情歌广场这一片。”郭昌平先生说,老陕街街道是碎石路面,房屋是木质结构的,整条街有陕西商号四十余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恒盛合,为陕商中最老的商号。

老陕街为康定带来热闹繁华同时,许多陕西民俗文化在康定生根发芽,其中包括“老陕鼓”,因其声音响亮,康定人也称其为“闹山鼓”。据资料记载,老陕鼓鼓面比八仙桌面还大,上面可以坐数人,厚四五十公分,鼓谱有20多节,叫十样景。

作为土生土长的康定人,郭昌平先生从小到大,不知多少次看到过老陕鼓的精彩。据他回忆,每逢春节,炉客们就会挥起鼓棰敲起来,钹、锣齐鸣,响声震天。同时,他们还要踩高跷,走船灯(即旱船)、跑马马灯(即旱马),场面十分热闹,大家都喜欢去看。

后来,不仅在春节,老陕鼓还出现在康定的各大节庆活动上。渐渐地,老陕鼓融入到康定人的生活中,成为一直延续至今的传统。甘孜州建州40周年庆祝活动中,老陕鼓就走在演出队伍最前面。

老陕鼓的表演队伍也从只有陕西人参加,发展成了有不少本地人加入,郭昌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看的次数多了,慢慢就会了。”郭昌平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老陕鼓表演队伍里打钹的,前几年还经常参加演出。

回忆老陕鼓的种种,郭昌平先生还聊到了韩八爷。解放前,韩八爷是商号“德茂源”东家,叫韩利川,在陕帮中很有威信,他每年出面组织大家敲老陕鼓,并且自己掌棰。解放后,他敲不动了,户县炉客徐柏荣及两个儿子先后接过鼓棰。

除开老陕鼓,陕西锅盔是康定炉客印迹的又一代表。如今,康定人喜欢吃的锅盔就是当年老陕们带来的手艺,一些老康定还记得紧邻老陕街有个“贡加肆”就是卖锅盔的,“贡加”是锅盔的藏语。

“那时候的老陕锅盔很扎实(分量足),一个锅盔有锅盖那么大,商贩切成小块售卖,一般买一块就够两三个人吃一顿。”郭昌平先生的记忆中,会划船灯的刘老陕就是卖老陕锅盔的。刘老陕的儿子和郭昌平先生是好友,至今生活在康定。

“老陕,锅盔……”郭昌平先生告诉记者,刘老陕卖锅盔时,叫卖声雄浑粗实,很远都能听见。他把锅盔装在簸箕里,簸箕底部铺上白布,白布上放着锅盔,锅盔上再铺着白布,用于防灰尘,锅盔边上则放着一把菜刀。每次出门售卖,

他就把簸箕顶在头上,腰上撇一把称,顾客要多少切多少。

为让记者进一步了解炉客带来的饮食文化,郭昌平先生用一顿早餐进行了诠释。他说,很多康定人早餐喜欢酥油茶就着锅盔、凉粉吃,三种美食其实背后是三种不同文化的交融,它们分别代表着藏文化、秦晋文化和巴蜀文化。而据著名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研究记载,凉粉最早是由巴蜀地区的甘姓商贩带入甘孜州的。

忆,勤劳智慧的炉客

康定原名“打箭炉”,简称“炉城”,人们将明清到民国时期,长期在康定周边经商的陕西户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商人称作“炉客”。

从陕西到康定,路途遥远。记者在地图软件搜索发现,在今天各大高速路畅通的前提下,从陕西牛东村到康定仍有900多公里,仍是朝发夕至。试想百年以前,各方条件都有限,往返两地的艰辛可想而知。《茶马古道上的陕商》一书就记载着,过去从牛东村到康定,需经过38个驿站,共3000多里路,期间还会遇到土匪。

如此千辛万苦,炉客为何还不停前往康定?并且还能屡创商业传奇?郭昌平先生认为,一方面,炉客闯康定市风险与挑战并存,去了康定,他们发财致富的机会就增加了。另一方面,他们诚信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很关键。

早些年,郭昌平先生就知晓一些炉客的故事,但得知炉客有记载却是在21世纪初。当时,《西安晚报》与《甘孜日报》就炉客进行策划合作,郭昌平先生当时任《甘孜日报》总编辑,双方交谈中,他得知户县县志上有关于炉客的记载。

“炉客到康定,一般都是熟人带熟人。”郭昌平先生说,炉客到康定后就各自投奔商号,从学徒做起,大部分年轻人至少要当三年不拿工钱,只管饭的学徒。一般学徒最开始先去厨房生火、做饭、扫地,再就是拆门板、扫雨雪之类的闲杂活路,之后才有资格到柜台上实习。那么多的炉客中,其实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当上掌柜衣锦还乡。

为便于经商,炉客们刻苦学习当地语言,一般都会说陕西话、四川话和藏语3种语言。为了学藏语方便,他们自编了一套顺口溜——天叫郎,地叫撒,酥油芒,盐巴查,驴子固儿,马叫打,吃饭叫做撒马撒……

后来,这个顺口溜成为汉族人学藏语非常实用的教材,很受欢迎。

郭昌平先生对炉客过语言关算是深有体会。他说:“我母亲是外地人,解放前与父亲在康定经营一个小商店,为了做生意,她专门去学藏语,虽不精通,但什么商品什么价钱,她还是能说会听的。”郭昌平先生表示,从母亲身上,他能体会到炉客学藏语的积极性。

听,炉客孙达的故事

许多炉客从十多岁就到了康定,因交通不便,花销较大,回陕探亲很难。在陕西有个顺口溜:“有女莫嫁炉客家,半辈夫妻半辈寡。”时间久了,很多炉客便在当地安了家,郭昌平先生认识的孙达就是这样的。孙达本名孙继才,当地人尊称经商的陕西人为“某达”,有先生、长辈的意思。郭昌平先生遇见他,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甘孜县。

“孙达个头不高,经常剔光头,穿件黑棉袄,待人和蔼,不仅面条擀得好,锅盔也烙得好。”郭昌平先生说,自己常去孙达家,就是为了吃他做的面条,当地藏族人和他关系很好,经常给他送酥油和牛奶等。

解放前孙达给商号收药材,解放后他则留在甘孜县商业局负责收购药材。孙达识别药材能力很强,只要是他定的级,大家都很放心;麝香、虫草等药材只需看一下、闻一下,他就能评辨出等级好坏,甚至知道它们来自哪座山。

孙达十多岁时,因关中闹年馑,到甘孜县给陕西商号“利盛恭”当相公(伙计),主要负责收购麝香、鹿茸、藏红花、牛皮等,用牦牛运到康定售卖,然后从康定拉回茶叶。在掌柜的介绍下,孙达和当地姑娘结婚,育有四子一女。

孙达在甘孜县待了20多年后才第一次回户县。后来,他将大儿子和女儿带回了户县,另两子一直留在了甘孜,如今甘孜县还留有孙达的后代。1990年,孙达回到牛东村和大儿子一起生活直至2004年去世。至此,这位“最后的炉客”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炉客克服种种困难来到甘孜州,既促进了汉藏经济交流,又推动了汉藏文化融合,这无疑是我州一大宝贵财富。”郭昌平先生认为,在时代进程中,炉客虽已远去,炉客与甘孜这方土地的缘分却从未消散。

听完故事,结束采访,行走在折多河畔,情歌广场上,看见几个阿婆每人手里拎着一个大锅盔。“这家锅盔好吃,我孙子很喜欢。”一位身穿藏装的阿婆说。看来正如郭昌平先生所说,浩瀚的历史中,炉客从未远去,他们已经留在了康定的山水间,烙在了康定的记忆里。

  • 上一篇: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84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