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3年02月07日
◎楚江舒
从上海出发,沿G318线行驶520多公里,就抵达了安庆。在历史上,安庆曾是安徽的省会,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被誉为“安徽之源,长江咽喉”,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称。
在安庆枞阳门外的长江边上,有巍峨的迎江寺和雄伟的振风塔。寺院殿堂巍峨,十里开外就能睹其雄姿。振风塔始建于宋,重建于明,矗立寺中,挺拔秀丽,气势雄伟。
在安庆市潜山县西部,有与黄山、九华山齐名的天柱山,其主峰——天柱峰,海拔1488.5米,以独特的自然景观著称。区内群峰耸立、悬崖峭壁、石奇山险、草木茂盛,风景秀美。还有绝美的云海奇观,加上日出日落的衬托,显得格外美丽。除了自然之美,因历史上天柱山被道教、佛教视为宝地,这里也遗留下很多宗教遗迹和摩崖石刻。
在安庆市大观区,有以菱荷闻名的菱湖公园,这里碧波荡漾,渠道纵横;湖心小岛,亭竹相映;夏秋时节,菱荷茂盛,莲花斗艳,四处飘散着醉人的清香。
在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有一座神秘莫测的巨石山。巨石山因地球亿万年前火山运动,在地壳内、外应力作用下形成特殊形态的巨石地质景观而得名。巨石山中巨石千姿百态,道路曲径通幽,常年云雾缭绕,四季景色变幻多样,山中古迹遗址保存完好,更有文化遗产巨型摩崖石刻“海枯石烂”苍古遒劲。美奂绝伦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巨石山特有的神秘气质。
在安庆市岳西县河图镇,有一处避暑胜地——明堂山。这里古木参天、佳景深藏,纯天然的原生态,使其成为一个大氧吧,也是避暑的好去处。明堂山还修建了一段玻璃栈道,长130米,玻璃屋长60米,眺望台为U型,位于神女峰,值得一去体验。
安庆地名十分喜庆,让人一见难忘。安庆古名“盛唐”,文献记载最早为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南巡至此,“作盛唐枞阳之歌”。今安庆城区登云坡即为盛唐山故址所在,山下临江为盛唐湾古渡口。相传东晋诗人,风水鼻祖郭璞登盛唐山有“此地宜城”语,故安庆别名“宜城”。
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古皖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庆”意。到庆元元年(1195)“升舒州为安庆府”(治所今潜山古皖城),又作府名。
十分喜欢美国人威廉·埃德加·盖洛在其所著《中国十八省府》中对繁体“安庆”的解读。当年,这位来自美国的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曾四次到中国长途旅行,对中国的长江、长城、十八省府和五岳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考察。盖洛敏锐地意识到20世纪初的中国处在社会大变局的前夜,故而在1911年前对十八省府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考察。在考察过程中,盖洛注意考察和记录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新变化。为我们展现了20世纪初清朝灭亡前夕真实的社会图景。盖洛还大量收集中国的地方史志资料,对各省府的历史掌故进行介绍,并和西方城市发展作对比。其中,他对于当时的“安庆”有个充满诗意的翻译:“上有房庐,下有儿女,和睦温馨,谓之安宁;外有荣装,中有爱心,内有自由,谓之喜庆。入则恬淡而安,出则平和相庆。”仅此翻译,可见盖洛对于安庆的研究和喜爱颇深。
安庆境内多美景,自然与人文荟萃,值得一游。安庆曾是皖国故地,简称“皖”。公元1760年,安徽定安庆为省会,乾隆皇帝御批,把“皖”字拿过来,就成了安徽省的简称,并沿用至今。安庆的“安”,徽州的“徽”,各取一字,便是如今“安徽”省名的由来。
“襟三省而达江海,承东西而接南北”,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安庆早在皖伯时代就已农桑发达,之后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水路交通,古皖国很快成为“翘楚之地”,在下游的芜湖、合肥发展起来之前,就已独领风骚几千年。
居于武汉与南京之间,作为长江航道重要港口的安庆战略位置十分显要。安庆保卫战、安庆攻略站、渡江战役等皆彰显了安庆长江咽喉的地位。东晋时期“不敢越雷池一步”中的雷池,便在安庆望江县境内。
这则典故讲的是东晋时的故事。东晋成帝时,庾亮任中书令,执朝政。他为了防备西部边境的敌人侵犯,推荐温峤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做官,加强防务。温峤上任不久,庾亮得到了历阳太守苏峻企图谋反的报告。原来苏峻纠集亡命之徒,早就蠢蠢欲动了。庾亮自作聪明,想骗苏峻离开历阳,到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来做大司农。大臣们都以为这办法不妥,温峤也写信给庾亮劝阻,但庾亮不听。苏峻果然非但不愿到京都去,反而由此看出朝廷对自己起了疑心,于是造起反来,发兵攻向京都。
温峤得知苏峻反叛,立即号召部下将士,秣马厉兵,打算从水路进入建康,护卫都城。庾亮对于苏峻叛兵估计不足,写信给温峤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我担心西镜,指坐镇荆州的陶侃更甚于苏峻叛兵,你务必留在原地,不要越过雷池到京都来)。庾亮叫温峤“无过雷池一步”,在战略上是错误的。
苏峻攻势凶猛,很快逼近建康,庾亮指挥晋军迎战,被杀得大败,京都失陷。心怀内疚的庾亮投奔温峤。温峤并不责怪,请他守卫白石的营垒,自己则加紧操练水军,准备与苏峻叛军决一死战。苏峻派了一万步兵,从四面包围白石,拼命攻打,庾亮手下只有两千人,渐渐支持不住。
庾亮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地挥刀猛冲。晋军受到激励,愈战愈勇,终于杀退了叛军。庾亮见叛军败退,大喝一声,率晋军冲出营垒,紧紧追击,斩杀数百名敌人,获得大胜。最后,庾亮、温峤等人终于杀掉苏峻,平定叛乱,弥补了因“无过雷池一步”战略错误而造成的损失。
这则典故原意是“不要越过雷池”,也有作“不得越雷池一步”。比喻不敢越过某一界限。多指保守、拘泥;或让敌人胆寒,不敢进犯。
在安庆,不得不提及一对父子,那就是在清代同为宰辅的张英、张廷玉父子。中国历朝官居宰相高位的不止一人,可清代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父子同为宰辅,在中国实不多见。父子宰相历经康、雍、乾三代帝王。两人的勤勉、隐忍、清廉和横溢的才华,不但深得当时皇上的信任,同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朝廷的诸多政策中,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英出策平“三藩”、收台湾,并先后任《大清一统志》《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纂,对稳定政局和国家一统大业所作的贡献,为世人称誉;张廷玉在雍正设军机处时,首任军机大臣,清朝当时的规制均出其手,《明史》也是他任总裁时编纂完成的。张廷玉居官五十载,政声颇著。父子宰相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学士,抑奸扬忠,心系百姓,堪称典范,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良相,还是史家公认的学者大儒。
著名典故“六尺巷”的故事就与张英有关。据《桐城县志》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县发生了一件当朝宰相张英与吴家为了墙基争地界打官司的奇闻。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诗讲的是安庆著名典故“六尺巷”的故事。张英在老家桐城的宅子与吴家为邻,吴家秀才出身,两家院落之间原本有一条巷子,供两家及村民出入使用。后来吴家翻建新房,想占用这条小巷,张英老家的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把官司打到了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犹豫再三,不敢轻易了断。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了封加急信,送给了在朝庭做“大官”的张英,希望他来出面解决。张英接到老家寄来的信后,二话不说,当即就回了一封信,回信中写了之前诗中的那四句话。
张家人看了回信,豁然开朗,当下就来到吴家,说要主动让出三尺空地,让吴家翻建新房占用。吴家见状,深受感动,当即决定,也让出三尺房基地,不再占用。“六尺巷”由此得名。
通过这首振聋发聩的诗句,可见张英大度做人、克己处事的风范。他借用秦始皇与长城的故事,巧妙劝导家人让出三尺之地,换来了百世流芳。张英的谦逊礼让,不仅成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典范,更为自己的家人和家族树立起了包容博大、崇德重礼的表率,其才学出众,清廉律己,治国辅政,为世人称誉。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