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天地清明

甘孜日报    2024年03月29日

◎郑学富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民俗文化活动也是丰富多彩,概括起来说,清明节有两大主题:踏青和祭祖,千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萌动,生机勃勃,正是踏青春游的大好时光。清明踏青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西周时,迎春郊游于野外已成为礼制。《管子·小问》曰:“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春秋时政治家管仲的这篇散文记述了齐桓公三月踏青,在田野里游赏的情景。到了唐朝,清明踏青已成为一种时尚,长安妇女郊野春游,是最快乐的日子,她们身着盛装,相约踏青野外,其乐融融。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孟浩然有“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的吟诵;白居易甚至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宋代清明踏青之俗更盛。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写清明踏青春游之景:“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北宋程颢《郊行即事》描写得更加生动:“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诗人张先的“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的诗句,写出了郊野踏青的游人络绎不绝,妇女乘车春游采集花草,到夜色降临还不想回归的情景。

人们在踏青春游中还举行一些有益的游艺活动,如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唐末诗人韦庄《长安清明》生动描述了清明习俗:“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语言清新,抒情委婉,赞美了盛唐清明气象。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慎终追远、饮水思源是清明文化的精神内涵,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清明节祭祖扫墓传统源远流长。《孟子》曾提及一个常到东郭坟墓前乞食扫墓祭品的齐国人,可见战国时代已有扫墓之俗,而形成定制则始于唐朝,唐玄宗将清明扫墓列为“五礼”之一。为了方便官员回乡祭祖扫墓,唐玄宗将寒食节、清明节合并在一起放假七天。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描写了清明扫墓时的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以后历代沿袭唐制,从寒食到清明扫墓三日,“太学”放假三天,“武学”放假一天,让师生扫墓郊游。南宋诗人高翥《清明日对酒》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此诗描写了人们给先人扫墓的情景和心情,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细腻真挚。

民间祭祖扫墓,是怀着对先人的尊崇怀念之情,到墓前祭奠,剪除坟墓上的荆条杂草,整修坟墓前的树木;添新土培坟、聚坟,立新坟头;摆上祭品,焚烧纸钱,给先人磕头祭拜。《帝京景物略》描写道:“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清明节祭奠祖先、感恩纪念、追古怀远,这种传统节日的文化情结,在人们心中已深深留下烙印,化作民族的共同记忆。《江南靖士诗稿》有《清明》诗云:“乍温复凊雨如麻,郊野草青行迹加。或向陵园寻志石,思亲敬献墓头花。”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先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缅怀英烈,是对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牺牲英烈的深情礼赞,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的守护与延续。新中国成立后,清明祭扫烈士墓、寄托哀思成为新民俗。每年清明节,人们不约而同聚集到烈士陵园,悼念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和祖国的安全而献身的先烈们,以弘扬先烈精神,继承其遗志。1955年清明节,郭沫若吊张家口革命烈士纪念塔写了一首诗:“烈士丰碑何巍峨,空中荡漾红旗歌。长垂塞上风云占,‘民族精英’永不磨。”歌颂了先烈为革命而英勇献身的高贵品质,表达了无限崇敬的心情。


  • 上一篇:小菊
  • 下一篇:远山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9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