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08月02日
◎杨全富
出丹巴县城章谷镇西南角,逆东谷河而上,车行十余公里,就来到水子乡纳交村的地界。站在河谷,你能感受到两岸不同的风景线,一条弯曲如钩的柏油马路就紧贴着山脚,在奔腾不息的东谷河边顺着河谷扭曲延伸而去。河谷的右岸峭壁高耸,因为地处阳山地带,日照时间充裕,所以植被多以耐旱的矮小荆棘林为主,因此也就无法覆盖住山的本色,到处都裸露出大山黄色的肌肤和特有的褐色筋骨来,让人感觉到它的荒凉和险峻,虽然这里地势险要,然而气温却异常暖和。
在河谷的左侧,与右岸的景色形成强烈的对比,每一座山峰都尽力地向后倾斜,完全没有了右岸崖壁的盛气凌人,从山脚到山顶,到处都覆盖着厚厚的绿,只是从颜色的深浅变换中才能感觉到树木品种的繁多。在每一条山脊上,顺次排列着白色的藏房,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若隐若现,然而每一座藏房楼顶形如牛角的石砌尖角,却冲出了树的拢裹直刺苍穹,绑缚在它身上的五色经幡在山风的吹拂下烈烈作响,更增添了大山深处藏寨的神秘与静谧。纳交石棺墓葬群就座落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
跨过东谷河,沿着盘山公路努力向上行进,行约十分钟左右就来到纳交二村石棺葬的所在地。从所处的位置看,它离河谷的垂直距离大约在400余米左右,海拔高度在2200米左右,站在远处观望,石棺墓葬坐落在一片凸出的台地上。当走到近处时,我发现石棺墓葬四周有许多块圆形的巨石,这么大的巨石突兀地立在这里,让人不由得对它的来历充满了很多的猜想。此时,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赶着牛羊从我面前经过,我连忙询问有关巨石的来历,老人很健谈,从与他的交谈中我知道了巨石的来历。
在这里有着两种不同的版本。一是说在远古时代的某一天,嘉绒大地突发地震,一时间山崩地裂,这些石头就是在那次地震中从山顶的崖壁上掉落下来,之后才滚到这里。从台地往山巅看去,那婆娑的树林里还能依稀看到山峰的骨架,一大片裸露的岩石,从那里掉落下来滚到这里也有着其使人信服的理由。在这些巨石中,其中最大的一块石头高出地平面约有8米左右,直径约为9米。石头的顶端上是5平米大小的平台,石头插入土中的部分究竟有多深,那就无从得知了。不过据笔者目测,这石头要从山顶滚到这里,至少也有800米左右的距离,其中这石头还要经过无数次的跌落和滚动,来到这里应该已经支离破碎了,然而还能保留下这么大的块头,我的心底不由得犯起嘀咕来。
第二种说法是一个具有浓郁神话色彩的传说。相传古时候,丹巴嘉绒人民的守护神墨尔多山神与魔鬼在墨尔多山上激战,战斗进行得很惨烈,双方都使出平生绝学斗法,战斗一直持续了三天三夜,最终魔鬼在具有强大神力的墨尔多神面前渐渐不敌,败下阵来,随即架起狂风向雪域深处跑去。墨尔多山神随手捡起一块巨石向魔鬼抛去,然而魔鬼逃跑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竟然没有一个打中它,纳交山的这些石头就是在那次追逐中抛打石头时留下的。
不过这传说毕竟太牵强附会了,我宁愿相信这些石头是从山顶滚落下来的。在几座巨石的围裹中,因为养分充足的缘故,退耕还林的树木长得格外的高大,其间几只鸟雀在树丛中上下翻飞。忽然间被我这个不速之客惊扰,一只鸟雀急速地煽动翅膀飞上了树巅,站在一根柔嫩的枝条上发出急促的叫声,引来其它鸟雀的共鸣。霎时间,树林里到处都传来鸟的叫声,让人感觉仿佛走进了鸟的世界。
在树荫从中,一堵4米高的断土层中,可以看到几具石棺整齐地排列在地坎中,石棺悬空在高约4米的地坎上。其中有一具石棺保存得较为完整,我姑且给它命名为一号石棺,一号石棺口被垂下的藤蔓所遮挡,当我费力扒开这厚厚的覆盖物后,石棺的样子才清晰地展露在我的面前。整个石棺坐东朝西,虽然里面因人为的破坏或者因自然的消融,什么物件也没有,然而石棺的样子却得以保存完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