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7月17日
◎谢真元
热巴舞
分为热巴铃鼓、热巴弦子、谐剧及杂技等,表演热巴的艺人多为世代相传,需自幼苦练。热芭最具代表性的是《铃鼓舞》,所使用的鼓就是今天林芝地区跳神中女巫手持的独炳鼓;铃则是今四川金沙江流域山区祭祀“河神”时巫师手摇的圆叶铜铃。表演前要先谢神,然后由男人手持红色牦牛尾,摇铃击鼓呈圆圈走舞步,边走边唱;第二步是女子一手执扁圆形鼓,一手拿槌高举头顶,边击鼓边快速飞舞;最后是男角的技巧表演,多是扮飞禽走兽等形状动作。当舞到高潮时,男子就象雄鹰一般单腿挎转,腾越飞旋,还伴之以“嘿!嘿!嘿嘿!”的呼声。[ 参见李云、周泉根《藏戏》第21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热芭主要是舞蹈,也伴有一定的歌唱、“喀谐”(连珠韵词致语)和赞歌。后来,除演出歌舞和百艺杂技以外,也开始演出杂曲短剧。比如,《贡布夏羌》(猎人与小鹿)就是其中的一个著名节目,反映猎人贡布多吉打鹿,被米拉日巴感化,与狗、鹿一起皈依佛法。动物戴着面具表演,猎人和米拉日巴则既唱且舞,还有少数说念韵词。后来,许多藏戏剧种曾搬演此小剧目。今天,我们仍可从从藏戏的开场戏“温巴顿”中看到热巴舞的影子,“温巴顿”与热巴舞中的服饰、动作基本相一致。
牦牛舞
牦牛舞也是藏族民间舞蹈,后来与蓝面具藏戏融为了一体。牦牛舞早在藏族远古先民的拟兽图腾舞蹈中就已经产生。在7世纪松赞干布颁布《十善法典》庆祝会上,就有人戴着狮、虎、牛等面具而舞(《西藏王统记》)。同一时期建造的大昭寺壁画中,有一幅《文成公主入藏欢庆图》,在这幅壁画的中心部位,就有一个戴着白面具的牧人逗引着两头由人扮演的牦牛翩翩而舞,旁边有两个人坐着司鼓司钹伴奏。到8世纪时,在桑耶寺反映该寺落成开光典礼庆祝场面的壁画下部,同样有一个戴着白面具的牧人逗引两头人扮演的牦牛翩翩起舞,旁边有一人站着司鼓伴奏。由此可见,牦牛舞是一种面具舞蹈,它对戴面具藏戏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它后来又以整体舞蹈的形态插入到藏戏中,如传统剧目《卓娃桑姆》中反映白玛金国的牧场上“卓达卓嫫”(牧民牧女)生活,其中便有牦牛舞的表演,极大地增加了戏曲的生活情趣和喜剧情趣。
锅庄、果谐、堆谐
果谐与锅庄,是藏区古老的民间舞蹈。相传起源于1千多年前,松赞干布时代就有了。果谐与锅庄都是一种集体舞,7、8个人以上围成圈,手拉着手,连臂踏歌,向左向右,且歌且舞。舞蹈通常由两段组成,前半部动作慢,着重于歌;后半部动作快,着重于舞。前后衔接紧密,浑然一体。舞姿矫健,四步一顿,踏足为节,分班唱和,舞曲悠扬,一般无乐器伴奏。跳果谐、锅庄讲究挥臂,舞台表演时演员的衣袖都很长,有如汉族戏装的水袖,可谓“长袖善舞”。
果谐与锅庄是同一种舞蹈,只是叫法不同。一般而言,拉萨、山南、日喀则等雅鲁藏布江流域一带,把这种圆圈舞叫“果谐”,在西藏昌都、四川、云南藏区,称其为“锅庄”。
堆谐是民间集体舞蹈,粗犷朴素,讲究脚下功夫,舞姿简单,节奏欢快,边跳边唱,有的地方又叫踢踏舞。
藏区的民间歌舞种类很多,以上舞蹈是藏戏表演中出现较多的,它们与藏戏的形成关系也是较密切的。其实,世界上任何种类的戏剧都与歌舞有着血缘关系,在被称为歌舞海洋的藏区,戏曲的形成更是离不开民间歌舞的血液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