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格萨尔王传》史诗中的“岭”

甘孜日报    2020年07月17日

   刘安全

   2002年,在世界教科文组织安排的“格萨尔千年纪念”活动中,全国几十个格学专家又一次考察“岭”地。“岭”地后五百年的辉煌史,掩盖了前五百年的文明史。如果搞清楚了这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就基本上弄懂了《格萨尔王传》史诗的传承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艰难和曲折。

“岭”地有两大家族,前五百年的格萨尔王家族和后五百年的德格家族。先看一看德格家族的来历,公元1235年,忽必烈(元世祖)同时召见藏传佛教萨迦派领袖八思巴和噶玛拔希。八思巴途经“岭”地境内时,受到禄东赞(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大臣)后裔萨迦名僧索郎仁青(德格家族第三十代)的朝拜, 遂为八思巴选为“色班”(善食堪布)。此后,索郎仁青随八思巴进京,深受帝师的宠幸,便以佛教的词汇赐以其“四德十格之大夫”称号。其意为:索郎仁青具有“法、财、欲、果”圆满的四个条件和“草、土、水、石、木”各占二格共十格(即远、近牧草美,田、宅土质美,饮、灌水性美,砌、磨石质美,屋、薪木材美)的优秀品质。1263年,元世祖赐索郎仁青为“多麦东本”

   (千户府),治地吐蕃时期划分下多康六岗的“崩波岗”,成为帝师八思巴的近臣之一。

   15世纪初,德格家族第三十五代本青更登降称,举家从白玉沙玛北迁,投奔了德格龚垭(银水生铁城)的岭班波(岭国王),并成为岭班波的近臣。自本青更登降称起,将八思巴赐予其家族先辈索郎仁青的个人称号四德,取“德”,十格取“格”,即“德格”一词正式作为家族称号,本青更登降称次子博塔·扎西生根自称为德格第一代土司(德格甲波)。博塔·扎西生根用联姻的方式,计获岭葱辖区一席之地后,乘势迅速扩张,不断地蚕食岭葱辖地,使岭葱家族势力每况愈下。在清代时,将德格记作“得尔格”“德尔格特”“叠尔盖”“德格特” 等,就这样,“德格”一词又由家族称号慢慢演变为地名词汇。

   至于对“岭”的考证,是先由地名词汇演变为家族称号,还是由家族称号演变为地名词汇。首先,要确定“岭”地的中心点,“岭”地的中心点应该就是岭国都城森周达泽宗所在地,今天称“俄支”。在古代,这地方不叫“俄支”,翻开古代历史地理图发现,唐朝统一由吐蕃王朝管理,称“俄支”为“灵”,宋朝称俄支为“灵域”(格萨尔王传史诗称“灵域”)。元朝称“俄支”为“灵卡”,设朵甘思都元帅府,辖朵甘等路宣慰司和朵甘等处宣慰司。明朝称“俄支”为“灵藏”,封为赞善王驻地,设朵甘都司。清朝称“俄支”为“岭”

   (岭、林、灵,因为是音译,故相通)葱、林葱司,把原来的地名改为家族名

   (或官职名),同时又把这个地名改为“俄支”,而“俄支”之名与格萨尔王的大臣之子的一把宝刀同名(格萨尔王的大哥嘉擦协嘎的儿子扎拉泽加的一把宝刀叫“俄支”),“岭葱”家族显然是由地名转化为家族名。“岭葱”与“德格” 两个词汇的来历,前者是由地名转化为家族名,后者是由个人称号慢慢变为地名词汇。不管这两个词汇的来历如何,岭葱家族在这块土地上的兴盛期要比德格家族早五百年,特别是在格萨尔王时期,号称“岭国”,遥辖今四川、甘肃、青海、西藏、云南五省区交会处的广大地区,其时,德格家族的先辈仅是岭国王的属下臣民而已。

   辉煌了数百年的岭葱家族,被德格家族以联姻的方式,大量蚕食岭葱辖地。至明末清初,1638年,德格第四十二代向巴彭错、岭葱第五十三代呷玛降称时期,德格辖区由最初长约四十公里、宽约十公里的狭长地带,发展到拥有德格、邓柯、石渠、白玉、同普和西藏贡觉、青海玉树等地区,号称有地近十万平方公里,有人民七万户,一跃而为多康最大的土司家族。

   此时,格萨尔王家族势力衰微,辖区范围大大缩小。18世纪中叶,岭葱家族第五十六代贡布岭青试图反抗德格家族对其辖区的蚕食以求扩张,却遭到了德格第十五代土司洛珠降措的武装打击,攻破了岭葱家族的濯昌王宫。以后,岭葱土司逐渐臣服于德格土司。到此,大家应该了解岭葱家族后五百年默无声息的原因了。然而,《格萨尔王传》史诗,自有她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将永远在人民中间世世代代传颂,我们将在这部史诗中探索《格萨尔王传》传承的真实历史。

   《格萨尔王传》史诗,是属于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诗国中华,魂系千年。在她那里“有着没有成为过去而属于未来的东西”,要研究这份文化遗产,只要一拽《格萨尔王传》史诗的“岭”,岭地的过去、现在、将来都会遥相呼应。

  • 上一篇:​藏戏文化艺术的渊源
  • 下一篇:我们的康定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