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我们的康定情歌

甘孜日报    2020年07月24日

   ◎郭昌平

   就在康定和宣汉都在为谁是《康定情歌》的作者而各说不一的时候,2002年4月1日,成都的《华西都市报》文体新闻版上登出了一个独家爆料,在这篇题为“《康定情歌》系王洛宾改编”的新闻稿中,记者杜恩湖这样写道:

   “昨晚,家住成都磨房街的退休干部任辉春拿着一摞有关《康定情歌》的资料来到本报,他激动地说:‘《康定情歌》的原作者不是报纸上长期宣传的那5个人。我经过几年的调查发现,《康》是由西部歌王王洛宾改编的。’

   老人讲道,1953年5月初,17岁的他在新疆某部军乐队吹长笛时,曾亲自聆听过王洛宾的教诲,并爱上了王的音乐。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老人出示了王当年改编《康》的手迹及他收藏的大量文图资料。他说:‘我的调查没有错,《康定情歌》肯定是王洛宾改编的。可以佐证的是,30日晚,中央电视台3套音画时尚栏目里一对男女新歌手演唱《康》时,央视就注明它的词曲改编者为王洛宾。’记者当即打电话与央视有关人员核实。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经过反复核实,《康定情歌》确实是由王洛宾改编的。因此,我们才很慎重地注明其词曲改编者为王洛宾。

   任辉春还透露了他调查此事的原委:1997年春,四川《甘孜日报》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康》原作者,许以万元重金悬赏。‘我一直崇拜王洛宾,当年我曾亲自看到他用吉它弹唱《康》。我得知《甘孜日报》的举动后,悉心收集了王洛宾的大量音乐资料。5年后,我彻底否定了5位作者的说法。’任辉春深情回忆:1953年5月的一天,他在新疆与大胡子王洛宾交谈时获悉,1939年,在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地方,常常听见老百姓哼着一首很好听的名叫“溜溜调”的山歌,但这首歌比较散乱,词、曲组合不和谐。为了便于推广传唱,王洛宾对词曲进行了认真整理,最后定名为《康定情歌》。1942年,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专江定仙等人组织的“山歌社”,首次在重庆向全国推广演唱《康定情歌》。当时,由于地处兵荒马乱,王洛宾又被关进了监狱,他怕冒政治风险,没有在改编后的《康》上署自己的名字”。

   任辉春老人的爆料经当时影响甚大的《华西都市报》刊登出来以后,对正在热热闹闹进行的寻找《康定情歌》作者的活动无异于是火上倒了一飘油,当即在四川乃至全国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其实任辉春老人的“王洛宾改编”说,早在2000年5月在四川就已经有了一次小的波折,只不过那一次的影响没有这一次影响大罢了。

  那是因为当时一名在台湾的歌手出了一个音乐专辑,其中就将这个专辑中的《康定情歌》的词曲作者署名为了“王洛宾”。为此事,四川的音乐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当年5月30日,《成都商报》文化娱乐版头条刊文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这篇新闻的引题是:“路人皆知的四川民歌竟成王洛宾作品、四川音乐人提出严正抗议”,主标题是“新版《康定情歌》张冠李戴”。

   这篇新闻不长,在这里我将其原文转载如下:

   “本报讯(记者傅盛)近日,在台湾一著名歌手新出版的专辑中,众人皆知的四川民歌《康定情歌》词曲作者变成了“西北民歌之父”王洛宾,把地道川味民歌错身‘改嫁’给新疆。这个张冠李戴的行为令四川音乐家们十分不满。昨日,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秘书长张文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此举太不尊重四川音乐工作者的权益,该唱片公司太过无知,希望他们能在再版专辑和出版其他该歌制品时为《康定情歌》正名。

   据介绍在出版这张专辑时,该唱片公司在《康定情歌》的词曲作者中注明的便是王洛宾。根据中国有关权威机构认证,虽然《康定情歌》目前尚无法认定具体作者,但毫无疑问这是首四川民歌,而不是像该专辑中标明的那样是由王洛宾词曲、给人感觉像是一首西北民歌。

   四川的音乐家们在得知此事后十分气愤。省音协秘书长张文冶昨日对记者表示: ‘《康定情歌》是四川的传统民歌,自40年代被四川的文艺工作者搬上舞台之后就广为流传,在全国和世界都有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康定情歌》是四川和西部的一张音乐名片,但被张冠李戴署上王洛宾的名字还是第一次。对于这件事我们深表遗憾和吃惊,因为稍有音乐常识的人都不会这样做,这只能说该唱片公司太无知,对四川民歌太不尊重。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将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希望唱片公司能够严肃认真对待此事,在再版专辑和演出、出版其他制品时做必要的更正。’

   针对四川音乐家的抗议,记者昨日电话采访了该唱片公司北京办事处的有关人员。对于四川方面的指责,她表示可能是搞错了:‘唱片公司对内地的音乐和音乐知识接触不多,可能他们只听王洛宾演唱过这首歌,便以为是他写的吧。’她表示将尽快把此事知会总公司。对于作者被张冠李戴,四川音乐家们要求她们公司做出更正一事,她表示如果搞错了,公司一定会在再版和现场演出时做出必要的更改。”

  • 上一篇:黄昏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 下一篇:粥中品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