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长河西土官

甘孜日报    2021年01月01日

   ◎龚伯勋

   明朝开国的第二年即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五月,就“遣使持诏谕吐蕃”,说明现今“臣民推戴(朕)为天下主,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惟尔吐蕃邦居西土,今中国一统,恐尚未闻,故兹诏示使者至吐蕃。”洪武六年(公元1374年)十二月置天全六番招讨司。洪武七年(公元1375年)十二月,增置朵甘思宣慰司及招讨等司,辖招讨司六,万户府四,千户所十七。“长河西”列在千户所中。

   住牧打煎炉的长河西土官故元右丞剌瓦蒙,在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即派遣理问高惟善等,向明朝廷上缴了故元所授的银印。十六年(公元1383年)三月,剌瓦蒙又派遣理问高惟善和侄儿万户若剌进京朝贡。接着长河西地方及土酋等得到明朝廷的正式封授。这在《明实录》上有明确记载:“洪武十六年四月戊寅(公元1383年5月7日),置长河西等处军民安抚使司,以故元右丞剌瓦蒙为安抚使,赐文绮四十八匹、钞二百锭。以其理问高惟善为礼部主事。”从此剌瓦蒙作了长河西的安抚使,他的理问高惟善更受朝廷赏识,做了京官——礼部主事。

   剌瓦蒙虽做了安抚使,开初对朝廷也存贰心。当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反叛朝廷时,“惟长河西土酋外附月鲁帖木儿、贾哈剌,不臣中国。”不向朝廷朝贡。这就惹怒了明太祖。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朱元璋就对礼部的臣子说,“宜遣人谕其酋,若听命来朝,一以恩待,不悛则发兵三十万,声罪徂征。”礼部官员马上写下文书,将皇帝的旨意快马晓谕其土酋。剌瓦蒙一听朝廷要派三十万大军前来征讨,十分惧怕,吓得要命,马上就“遣使入贡谢罪”。于是“天子赦之。”皇帝不仅的赦免了他,还趁此“置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以其酋为宣慰使。”早先“鱼通及宁远、长河西本各为部,至是始合为一。”

   对长河西土酋“遣使入贡谢罪”,炉城曾有“金脑壳”的传说。说的是打煎炉土官剌瓦蒙得罪了明朝皇帝,招来大祸,就忙派最忠於他的首席辅臣、五大亲信之一的瓦斯碉(习惯称包家锅庄)锅庄主上京谢罪,竟甘愿替犯事的明正土司挨了刀。皇上念他对主人的忠诚,就比照他的头另打了个金脑壳安上。安上金脑壳的首辅大臣的遗体运回打箭炉后,安葬在头道桥地方,解放后还能见到替明正挨刀的这位瓦斯碉锅庄主的墓园。首辅大臣,办差有功,受赏宝物不少,传说瓦斯碉珍藏的玉白菜,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四反运动”才被没收。

   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开始,“长河西等处安抚使司”,就成了长河西、鱼通、宁远各部合而为一的“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故元右丞剌瓦蒙就从“安抚使”变成了“宣慰使”。这一称号,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赵尔丰“改土归流”为止。民国时期,贺觉非先生见到的明正土司大印的印文就是:“四川长河西鱼通宁远军民宣慰使司印”,飞白文篆体,汉满文并用。道光五年重发,道字四百八十七号。光绪二十八年所发号纸也明白写着:“明正宣慰司甲木参琼望病故乏嗣,胞弟甲木参琼泊年二十一岁,堪以承袭。”

   从近人见到的大印和号纸,证明“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司”在清代的文书上也称“明正宣慰司”,即“明正土司”。


  • 上一篇:丹巴,古碉与美女
  • 下一篇:九龙彝族酒文化​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xkbrw/67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