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茶叶飘香

甘孜日报    2021年06月04日

◎董祖信

解放前,荥经、雅安、名山、天全等地所产的大茶(藏茶),经人力运到康定,通称“雅茶”或“边茶”。“茶之为饮,发乎神农。”中国茶叶最早起源于巴、蜀。荥经县由于历史悠久,土地肥沃,气候温润,生态地理条件适合茶树生长,是我省最早人工种茶的地区之一。朝廷诏令:雅茶输边,运往藏区,以资换马,巩固边防。《明(太祖)实录》载:“·····夫物有至薄而用之则重者,茶是也。始于唐,而盛于宋,至宋而其利薄矣。前代非以此专利,盖制戎狄之道,当贱其所有,而贵其所无耳。我国家榷茶,本资易马,以备国用。”近年发现于沈村(古筰都)的明代万历四十五年三月一日的《万历合约》载:“切缘西域易茶,始自唐时。蛮客惟知冷、沈投落买茶,历年无异。”说明万历四十五年以前,荥经、雅安、名山、汉源等地的边茶,都由人力运交沈村。打箭炉及其以西的藏商用马、牦牛、土特产等到沈村来交换物资。汉初牦牛王“由于他需要与蜀地进行市易,便开辟了从雅加埂逾大雪山,下磨西面到大渡河岸的一条能行牛马的路。在泸定的咱威与沈村间,架设溜索桥成功后,沈村成了西南最大的农牧市易中心,称为‘筰都’。汉武帝在此置沈黎郡,领二十余县。”(《任乃强藏学文集》)

“近遭大坝雍中达结结连董布……于万历四十二年十一月内,统通炉铁甲数千生番,沿途劫抢,沈堡倾刻成灰。”(《万历合约》)昔日人来客往,络绎不绝,行商坐贾云集,繁华热闹的沈村,土司衙署、副爷官邸、头人豪宅、茶坊、酒店、药铺、官店、白马祠、阳司庙、宁远寺、三官楼及所有民宅,全被焚毁。输边雅茶运到沈村后,无处储存。从此,茶马互市的中心转移到打箭炉(康定)。雅安、荥经等地的输边雅茶及粮油食品等,便直接运到康定。

“荥经县年额定边引(输边茶包准运凭证)二万三千三百一十四张。每引一张,配茶五包,重老秤二十斤,运打箭炉出售;额行腹引(行销腹地)五十张。”(《荥经县志》)要把这么多的茶包,用人力沿蜀西古道背到打箭炉,工程十分艰巨。因为这段被后人命名为“茶马古道”的蜀西古道,要经邛崃西山的隆起部分,渡大渡河,再穿越横断山,才能到达打箭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路程最长的古道。荥经运往康巴藏区的生活物资,除茶叶外还有菜油、大米等,仅菜油一项运销打箭炉,就达万斤以上。笔者曾为报刊写过《茶马古道》诗一组,兹录《七古·川藏线》如下,可见一斑:

茶马古道逾千年,雅茶输边易马还。

固疆守土充国库,西夷贡赋入中原。

相岭西去秋霜冷,雅加积雪朔气寒。

背夫年年背茶苦,拐杵声声行路难。

数万茶包堆山厚,全凭人力运送完。


  • 上一篇:二道桥温泉
  • 下一篇:水乡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xkbrw/71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