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一个古老而神秘的部落

甘孜日报    2023年11月09日

◎吴明刚

碉楼的结构

鱼通碉楼简称“五连盖”,因其楼高5层而得名。是一种以石为主、石木结构的建筑物。碉楼四周由下至上全部用乱石砌墙,室内用圆木作柱、作梁进行支撑,各房间用木板分隔。楼高5层,其中,底层在地下,为负1楼,地面建筑只有4层。墙体厚度约0.6米,外墙从下而上略有收分;内墙用黄泥、白色自然土料或石灰糊墙,墙面光滑明亮。楼层间高约2.7米,每层楼面用横梁(大梁)、小梁、树枝和混泥筑成,厚度约为0.5米。楼层之间用木梯连接。每个房间在墙壁上开有小窗,窗口呈方形喇叭口状,内大外小,与嘉绒地区的碉楼相似,有通光透气和战争防御功能。房顶是汉式人字形坡屋顶,旧时多用瓦板盖顶,瓦板用杉木制成长约1—1.5米,宽有5至8寸;现一般通用小青瓦盖顶。房顶为人字形,双向走水,屋檐向外伸出墙体约0.5—1米。所有建筑材料为天然泥石和树木,均可就地就近取材。因房屋高大,形状如碉,兼具碉的防御功能,故也称之为碉房或碉楼。

碉楼的功能与分区

鱼通人的碉房是一个生产、生活的空间,也是一个多功能综合建筑物,功能十分齐全,分区也十分明确。

鱼通碉楼的生产活动区有二,一是养殖区,二是晾晒区。

养殖区在地下一层,为地下室。由于地下室无窗,无采光,故称“黑圏”。黑圈一般有两间互通,保暖性能和防盗性能良好,有利于牲畜过冬和牲畜安全,深受鱼通人喜爱,是鱼通人最重要的传统养殖方式。但黑圈通风性不好,不利于牲畜生长,故许多人家又在院坝内、黑圈旁挖一下沉式地圈,称“敞圈”。敞圈与黑圈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与黑圈互通,牲畜可以在黑圈和敞圈之间自由活动。敞圈不仅改善了采光和透气性能,而且也增大了饲养空间。近年来,也有人家在院坝内正宅旁建一耳房作畜圈,用于圈养家畜、家禽。

晾晒区有两处,一为底层地面院坝,二为平房顶部。鱼通人的碉房建到4楼时,整个建筑向后收缩,后半部继续往上修建。前半部即经堂前建成晒坝,成为3楼的平顶,是收获季节晾晒粮食的地方。平房四周建有低矮围墙,称“女儿墙”。

生活区主要分布在地面1、2、3、4个楼层中。由活动区、居住区、贮存区等构成。

地面1层为活动区。该层划分为两大区域。进门为大厅,是家人活动中心,也是待客之处;大厅后面是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一般用作主人居室或贮藏食物。大厅内无物理隔断,但习惯上以中柱为界划分为两区。一是厨房区,炊事用;二是活动区,待客、聚会、吃饭、取暖都在这一区域。厨房区内设置有灶、水缸、佛龛。中柱一线到大门旁的墙壁处,为世俗空间,这里有外来的灶,还有壁橱或壁架。灶进入鱼通的时间不很长,与汉族移民进入当地有关。壁橱或壁架,做工精细,绘以各种鲜艳的图案。靠墙处还有水缸。进大门的右边是鸡的栖息位置,下有一个排泄口,直通地圈,方便喂养牲畜。

居住区设在2楼和3楼,即地面1层和2层。1层大厅后面的房间是主人的居室和贮藏室。2层的房间一般是女子居室和客房以及贮藏室。

贮存区散布在地面各楼层中。小麦、玉米、土豆等粮食一般贮存在1、2层,用木柜收藏。猪膘挂在第3层,与经堂相邻房间。第4层即顶层称竹楼,一般用来堆放杂物。

碉房的修建

鱼通人碉房的主要建筑材料是乱石、泥土和木材三类,均就地、就近取材。

乱石是砌墙的最主要建材,多取自自家土地或周边荒山、荒地。石块大小不一,各有用途。一般说来,砌墙时所使用石块的大小以多砌匠双手能抱起为佳;较大的石块需由砌匠或石匠用锤子击碎分解后使用;小石块多用于垫塞大石块之间的空隙或铺来墙面。

泥土多取自建筑现场,用水调和后用作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粘连之用。

木材主要用作梁、柱、窗、房间隔板等。所需木材均为杉木,需要从离家较远的原始森林中采伐运回,采伐和运输都十分艰难。其中梁木对于鱼通人及其碉房来说具有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作用。

梁木鱼,是整个碉房建筑中最大的材料,一般长约8—9米,直径约50厘米至60厘米不等,重约2—3吨,比众所周知的“大材”中柱还要长、还要粗,属于建材中的庞然大物。所以在汉语中,鱼通人称之为大梁。鱼通人之所以选择“大材”作梁,主要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大梁是放置在房顶最高处水平方向连接墙与柱的横木,空间跨度较大,需要有较大承重力。二是在鱼通人的观念中,大梁越大越好,越大越能彰显房主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因而,每户人家在建房时,总是费尽心思、费尽全力到原始森林中去挑选一件自己满意的梁木。

一般说来,一座碉房至少都需要两根大梁。其中一根压中柱顶部的阁担上,因中部位置中有中柱支撑,所以该梁不需太粗。另一根大梁则用在中柱至大门之间,即堂屋的上空。由于该位置是一个大跨度空间,且空间高度达6米左右,其顶部需要修筑晒坝,大梁需要对晒坝较厚的泥土、砂石和石灰或水泥等重物进行支撑和承载,因此该梁是一根举足轻重不可缺少之“大才”,各家各户对此梁都极为看重。

梁木越大越好,但运输难度也更大。为了减轻梁木的重量,减少运输中的难度,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先将砍伐后的梁木划到谷底,并剥去树皮晾晒一段时间。为了保证运输中的安全、顺利,运梁木回家时要请“公嘛”先测算好吉日。由于鱼通人大多居住在半山腰,从山里运回这件大料,沿途都是山沟、河谷,坡坡坎坎,且山路崎岖狭窄,不能使用机械运输,只能靠人力拉回。拉梁木前,要先在梁木的两端用斧头砍出牛鼻孔(两个洞),用来固定(拴条)大麻绳或藤编绳。准备好滚杆、撬棍等辅助工具。拉梁木的这一天,要找本村或外村上百个强壮的男劳力,选择一个有经验、声音洪亮,且风趣幽默的人来喊号子,他既是领号人,又是总指挥。喊号人不仅要了解山势地形,能掌握梁木的走向,根据山形、路况掌控大梁的路径和平衡大梁节奏的快慢。在领导人的指挥和引领下,号子声和回应声在深山峡谷中不停地回荡。上百人齐心协力将大梁运到主人家中。艰苦的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磨练了鱼通人的意志,造就了鱼通人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精神品格。


  • 上一篇:唐卡大观
  • 下一篇:牧放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xkbrw/94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