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3年12月08日
岚安苏维埃政府旧址。
村民贺先云正在采摘苹果。
岚安民宿。
岚安绣娘。
◎甘孜日报记者 马建华 文/图
西出红色泸定名城数公里,过泸定电站库区大桥盘山而上20余公里,眼前豁然开朗,雪山巍峨,遍山彩林,古色古香的古寨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恍若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便是云上岚安。
多元文化 辉耀岚安古寨
岚安是红军指战员用鲜血染红的土地。1935年11月,红四军和红32军部分部队途经岚安,先后在这里建立了区苏维埃政府和4个乡苏维埃政府,岚安是红军长征在康区建立的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府,岚安乡被称为“红色古寨”。1985年,岚安被批准为革命老区。现存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司令部、红军医院和红军磨房、四角碉楼、十大政纲以及为缅怀牺牲在这里的红军指战员而建立的岚安乡红军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陵园。红军在岚安前后驻扎53天,经历大小七次浴血奋战,600多名红军指战员长眠在岚安这片血染的土地上,安葬红军指战员的墓地达五处。当年,当地老百姓节衣缩食,为红军贡献军粮107208斤,猪肉8590余斤,猪541头,羊1178头,马47匹,为红军打草鞋1760双。2011年至2015年,当地政府投资陆续修建了岚安乡红军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修缮了红军医院、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具有历史意义的长征遗址,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处处流淌着红色基因,红军精神激励岚安人民决战贫困,迈入小康。
岚安茶马古道文化源远流长。岚安乡是川藏茶马古道重要节点,在唐代前就开通了雅州至碉门(天全)经岩州(岚安)朵甘(德格)到乌斯藏的茶马古道“和川路”,明代洪武年间,经朝廷礼部主事高维善奏准在岩州建立茶马互市,修善碉门至岩州茶马官道直到清雍正三十一年打箭炉明政土司和冷边土司余竞东订立和约关闭“和川路”,但明朝在岩州所建的军事要塞“岩州卫”、“茶马司”、“姜氏茶店”和杵迹石依然显示当年茶马兴隆繁华的景象,更体现了藏汉羌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和谐。淹没于历史岁月中的茶马古道,是岚安祖祖辈辈悲壮的交通史。解放后,岚安依然不通公路,马帮是山民运输的主要方式,20世纪70年代,岚安人在大渡河上架钢绳,依靠溜索过河,1985年建成索桥。1995年11月31日,全长25.2公里,投资349.8万元的泸岚公路建成通车。岚安成为泸定县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如今,通乡公路已实施硬化,泸岚路提升改造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贵琼藏羌文化生生不息。羌人来到岚安以后,带来了羌族的刺绣工艺、穹隆建筑、民族语言、民族服饰、生活习惯等。经与汉、藏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贵琼藏羌文化。岚安传统服饰以绣花服饰为主,民族文化以碉楼文化和贵琼歌舞为主,岚安锅庄旋律流畅婉转悠扬,动作优雅柔美。岚安被评为“民间艺术(特色文化)之乡”,岚安锅庄命名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岚安刺绣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羌贵琼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红军长征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四嘎东周遗址、呷北西汉遗址、茶马古道遗址、红军长征遗址;昂州人文景观区、马嘎中山风景区、高山海子探险区。岚安从远古走来,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焕发出时代的风采!
文旅融合 书写时代华章
冬日暖阳,远山白雪皑皑,巍峨壮观,田野里的蔬菜绿意盎然,苹果飘香,村庄安宁祥和。记者徜徉在如诗如画般的世外桃源美景中。昔日偏僻贫穷的岚安,已经成为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密密匝匝的苹果树上,硕果满枝头,红彤彤的高山糖心红富士苹果让人垂涎欲滴。村民们正在采摘苹果,套袋装箱,纸箱上印有泸定苹果的专用标识,装箱后,岚安苹果将发往全国各地。脚乌村呷白组村民贺先云现年60岁,他正在采摘苹果,家里有3亩苹果园,苹果成熟后,主要通过自主售卖和电商销售。
“我刚接到了50斤的订单,就赶快来采摘。每斤苹果卖7元,50斤可以卖350元。”贺先云告诉记者,岚安种植苹果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十多年前,岚安引进了糖心红富士苹果,他一下种植了3亩,现在进入了盛果期,产量高、价钱好,现在年龄偏大,外出打工不易,留在家里管理果园,苹果树下套种蔬菜,每年苹果的收入差不多有七八万元,苹果树成为了他的摇钱树。
岚安乡党委书记黄兵告诉记者,玉米、黄豆、土豆和雪山大豆是岚安传统种植业,难以达到群众增收的目标,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党委政府因势利导,鼓励村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市场效益好的经济林木,经过多年的发展,全乡花椒种植面积达到了3500余亩,收益450万元,高山糖心红富士苹果面积800余亩,年收益约300万元。群众的收益还有售卖岚安腊肉,采挖党参、当归、天麻、虫草、贝母等药材。
黄兵告诉记者,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乡干部直奔问题,深入群众寻求答案,转变政府职能,做好营商环境保障,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过去岚安产业结构单一,随着通乡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民宿产业异军突起,外来投资者增多,为岚安发展乡村旅游注入了活力,通过与投资考察者的广泛接触,努力为外来投资者解决在建设和经营方面遇到的难题,处理好外来民宿经营者与本地村民之间的关系,既要引资,还要引智,运用外来投资者的先进理念,激发当地村民参与民宿经营的热情。
如何推进岚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岚安乡党委给出了方向:“农文旅”三位一体 ,着力打造集农业观光、农耕体验、休闲181度假等为一体的新形态农业发展格局。发挥农业文化功能,体现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结合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村落文化以及岚安锅庄等与农业深度连接的文化,构建“农业+文化”的发展格局,挖掘文化价值,提高文化资源的转换力度。在促进农村旅游景点和农业文化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加强“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的发展,依托岚安乡良好森林景观、雪山景观、气候、乡村牧场及马呷山等生态环境资源,结合贵琼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旅游业与农业、旅游业与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产业布局方面,基础产业提高品质,新兴产业三产融合,以特色产业文化为魂。文旅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生猪养殖、牛羊养殖、花椒产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统村落保护、民族文化保护、苹果采摘、特产售卖、特色餐饮、红色文化研学教育、古寨主题民宿、文创产品制作、红色文化主题民宿、户外徒步、露营基地、休闲运动、民族文化体验、雪山云海观光农业为基,文化为魂,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依托岚安乡花椒种植现有产业基础,继续做优做大特色产业,打造农旅融合的苹果采摘园,让苹果产业发展成为岚安乡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聚焦农特产品,做实第三产业。依托“贵琼刺绣”、岚安腊肉、岚安花椒等农特产品,加大刺绣服饰、头帕、布偶等产品开发,把非遗技艺转化为贴近市场的旅游商品,采取订单式居家订做模式,带动当地300余名群众实现灵活就业,刺绣作品曾参加2018年广交会,产品卖到杭州、香港、新加坡等地。
岚安乡将突出“宜居”“宜业”“和美”三大重点,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民宿产业集群
夯实共同富裕根基
“你们什么时间到?我给你们预留房间。”12月6日,辛巴五普民宿老板王沛林接完游客的预订电话,招呼前台做好迎客准备。
坐在苹果园环绕的草坪上,王沛林打开了话匣子,1982年,他从泸中高中毕业回乡务农,至今已有40年,因不通公路,那时从岚安走路到泸中要走6个多小时,要吃上大米,只有背家里种植的雪山大豆耗时五六个小时到山下去换大米。因生活所迫,他学会了木匠,到处做家具挣钱,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他开始做农副产品生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岚安公路修通以后,王沛林准备发展农家乐。想着良好的生态才能吸引游客,他就种下4亩高山糖心红富士苹果。到今年,苹果已成为他家的主要收入来源。除了招待游客,年收入有十多万元。
王沛林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云南丽江和大理民宿产业已经成规模,对王沛林启发很大,岚安被群山环抱,观雪山、看云海、赏杜鹃,寨子里,春天桃花樱花核桃花苹果花,百花盛开,成为花海;夏天群山披绿,果树成荫;秋冬林果成熟,一年四季景不同,发展民宿得天独厚。2019年,时任脚乌村支部书记的王沛林,带头开建了岚安第一家民宿—辛巴五普,吸纳村民就近就业,带动了岚安农特产品销售。“游客就是从‘水泥森林’般的房子中走出来,我的民宿体现了原生态,外貌和室内装饰等遵循古朴自然,没有改变岚安原生态的建筑样式,只是在庭院绿化方面做足文章,彰显休闲放松的理念。”
“辛巴五普”译为“神仙居住的地方”。2020年开张以来,尽管受到疫情冲击,王沛林一年的收入还是有20多万元。今年预计会超过30万元。辛巴五普民宿有7间客房,淡季售价为398元,旺季为498元,客源主要为广东、河南和成都周边游客。为进一步提升品质,王沛林今年投资50万元对民宿进行了升级改造。
岚峰食野民宿老板毛跃田逐一向记者介绍他的客房,房间全部实现了智能化,透过落地玻璃,可以全景观赏雪山和村庄美景。民宿有14个客房,可接纳40人,开张不到一个月,已经赚了两万多元。
毛跃田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收入稳定,前几年在泸定县城购买了住房,为了照顾孩子读书,举家搬到县城居住。看到外来的归山牧云民宿开张赚到了钱,他于去年投资200多万元修建了岚峰食野民宿。“游客喜欢我们这里的宁静和清新的空气,多姿多彩的风景是花钱都买不到的。”毛跃田对他的民宿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归山牧云民宿老板田洋在成都宽窄巷子、邛崃平乐古镇等地经营民宿产业,有着丰富的涉旅经验,店长何明英在云南丽江等地从事过10年的民宿业。他们的到来,为岚安发展民宿带来了先进理念。租用当地村民农房,流转土地,在不改变当地建筑元素的前提下,对庭院及配套设施进行时尚化设计打造,既有溪水潺潺的水池,又有花草绿化,还有书吧,成为岚安高端民宿,尽管每晚1000多元的价格,国庆黄金周还是客满,每年3到10月旺季,客房入住率达到了70%。
流转土地和房屋、吸纳当地村民务工,这是归山牧云民宿为当地村民带来看得见的实惠,脚乌村的王忠丽在泸定县城打工,无法照顾家里,在归山牧云打工后,每个月有3000元的保底收入,还能每天回家照顾家里。
村民刘兰将自己的老房子以每年1500元的价格(低于市场价)租给了归山牧云,期待民宿建成,带动周边发展。她自己也想开民宿,但苦于没有从业经验。田洋和何明英从房屋装修风格到庭院绿化、民宿运营,为她出实招,一年下来,刘兰的收入也有了6万多元。
好山好水好生态,厚重古朴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成为岚安发展民宿集群的特色优势。岚安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岚安建成15家民宿,9家正在建设,归山牧云、辛巴五普等乡村领军民宿企业,带动当地村民发展实体餐饮7家,其它业态实体经营8家,还有5家有发展民宿业态意向;研学工房、私房菜等6家新业态建成之后,岚安旅游接待房间将达100间以上。出离设计所、公益图书馆等其他新业态已实体营运;昂乌户外森村学校等6家民宿或餐饮业即将进场展开主体施工,还有部分民宿或餐饮投资者正在开展选点勘察和合同洽谈。
岚安乡抓规划,拓展思路。依据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利用特色资源禀赋,深挖红色文化、茶马文化、贵琼藏羌文化“三大文化”,立足长远,高位布局,按红+绿+古“三色融合”和一村多游景观线路的规划思路,力争将昂乌村建成徒步旅游度假村、脚乌村建成乌托邦艺术村、昂州村建成红色云端古寨游客接待村、乌坭岗村建成高山户外观景营地,聚力打造红色生态、美丽幸福中国式现代乡村振兴示范点。
利用闲置农房发展以归山牧云、辛巴五普为引领的乡村民宿企业,成功吸引上海、云南、辽宁、山西、成都周边等地“新村民”落户岚安投资兴业,逐步为岚安乡村振兴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开突破口。外来人才为岚安带来了人才振兴。“新村民”来自不同涉旅领域,经验丰富,经营理念多元,引导全乡群众发展民宿、餐饮、酒吧、咖啡、手工定制等乡村文化旅游业态,很好解决了外来投资开发与当地村民之间的矛盾,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和美”的两大着力点,是持续提升治理水平和改善人居环境。黄兵认为,要加快“新老”村民之间的情感融合,岚安90%以上村民为藏族,新老村民之间要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岚安成为民族团结、乡村和美的山乡。为此,乡上组织了“群众大课堂”,邀请“新村民”讲解经营理念、营销策略、业态培育、旅游服务和民宿品质提升;邀请西南民大教授讲授岚安民族文化,增进彼此了解,邀请“新村民”吃年猪饭,了解当地饮食文化;邀请“新村民”担任荣誉村主任,融入乡村治理,颁发“新村民”证书,让“新村民”有归属感。开展厨师、刺绣、旅游服务技能等培训4期230人,其中,202人取得资格证,开发公益性岗位112个,提供就业信息6期,采取跟班学艺等方式,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179名,推荐外出就业120人;引入老机叔叔、海底深蓝等知名人士前来考察、入驻开发,示范引领,让岚安旅游业态充满生机活力。岚安乡将积极改善红色古寨文旅融合发展区、高山云海观光区、红色古寨文旅融合发展区、生态旅游区的道路交通、公共服务及旅游设施,力争创建 3A 级景区。依托昂乌村及脚乌村传统村落的特色建筑群,结合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文化、贵琼文化,打造红色文化与古寨文化融合的发展区。依托马呷山、高山草甸、生态牧场、森林景观等生态资源,开展生态旅游,打造户外 徒步、星空露营、云端观景台、婚纱摄影、天空之境、峡谷民宿集群、红军战场遗址、红色文化教育点等项目。岚安乡政府乡长杜丽华表示,岚安将按照“党建引领,景文相融,以旅富农”“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沐阳、晨牧云海、午游古寨、晚品雪山”的思路,引资新村民进驻兴业,引导老农民转思路、调结构、谋发展,把岚安建设成“小众旅游目的地,教培研学示范点”,集中力量打造云端旅游度假胜地。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