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4年01月04日
◎紫夫
康定有业余川剧团,而且历史悠久,并在转山会的舞台上独树一帜,深受群众喜爱。
康定川剧的起讫,从有记载的清乾隆、光绪年间既修筑的康定城隍庙、关帝庙(陕西会馆)、将军庙内先后分别建有三处万年戏台算起,距今也有两百年上下的历史。康定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就成为了东进西出茶马古道的重要互市之地,也是南来北往藏彝走廊的中心区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并存是必然的。据此追溯,川剧流传于康定或在更早时期。
民国期间,康定乃西康省会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8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川剧活动在康定最为兴盛。多家川剧玩友民间组织“名茗俱乐社”“啸吟社”“怡情社”“进修社”等相继建立。1939年西康省成立,经由当时的民政部门批准建立康定“文化宣传队”,不久选址关帝庙万年戏台成立了“康定卫乐大戏院”。并从内地聘请川剧名家高手陈书舫,杨玉清(艺名筱玲珑),彭海清(艺名面娃娃)等先后到康定,在卫乐大戏院献艺演出,传承川剧艺术,带动了康定川剧的进一步发展。康定卫乐剧院于1946年春迁往雅安,直到解放后西康撤省并入四川省,建立了“雅安川剧团”,其演职员多数为康定当年的卫乐剧院成员。
1950年秋,康定军事管制委员会组织了一次连续三天的军民联欢活动,解放军交二团演出京剧《打鱼杀家》《借东风》《三打祝家庄》等剧目。康定东西城镇演出川剧、弦子、锅庄、曲艺等节目;为配合抗美援朝活动,康定川剧“玩友”与康定军管会文工队共同排演了现代讽刺川剧《群丑图》。
1952年,康定川剧爱好者逐渐增多,由县文化馆牵头,成立了“康定业余川剧队”。康定业余川剧队,不单是在城里活动,同时还参加了社会活动,如拥军优属,组织到郊区演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1957年,经上级文化、宣传主管部门同意,成立了“康定县业余川剧团”。康定业余川剧团人员来自各行各业各单位,无任何报酬。一段时间,有几名省内专业川剧艺人来康定,晚上协助教练培养川剧学员,周末参加演出,对壮大川剧队伍和提高演出水平,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康定川剧活动,在十年浩劫中遭到禁锢。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文化艺术得到重视。随着党对文艺工作的政策逐步落实,已被取缔十多年的康定业余川剧,又在县文化馆内活跃起来。
1982年3月,经康定县政府批准,正式建立了康定川剧团,其性质属于集体所有制专业艺术团体。1983年,甘孜州首次“跑马山之秋文艺调演”之际,康定川剧团新排新编反映待业青年自学成才的大型现代川剧《爆米郎》,获得演出一等奖和精神文明奖。同年冬,又在县内的瓦斯、姑咱、金汤一、二、三乡及所辖区部分村寨巡回演出,满足群众要求。
1988年秋,四川省组织的“金鹰杯电视大选赛”康定川剧团在州、县文化宣传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排练了《斩宗保》《穆桂英打雁》两个折子戏的片段录相参赛,三名演员获得“荧屏奖”,受到省的表彰和鼓励。
康定川剧团,自建团以来,除在州内活动外,大部分时间巡回州外,通过与外地交流,对扩大市、州声誉,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市、州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这支文艺队伍坚持活动,曾多次接受市、州文艺演出安排,参与过多汇演。并积极参加宣传部门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为了让传统川剧艺术得到振兴和发展,康定川剧团组织现有人员,在市、州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资助下,经过培训提升,逐步将川剧“变脸”“吐火” 绝技,变成本团川剧艺术保留节目。每逢转山会有演出,散居各地的康定业余川剧团的演员们都会赶回来参演,为转山会的舞台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