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高原城乡美如画

甘孜日报    2017年03月08日

 ——我州大力实施城乡提升战略纪实

    ■本网记者 陈斌

    如今,驱车行进在我州各地,你都会被城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所震惊。特别是全州大力实施城乡提升战略以来,一座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新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水泥路伸向远方、一个个优雅宜人的住宅小区呈现在眼前,处处形成了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民风文明、生活幸福的新气象。

    城乡建设展新颜

    在折东地区国道318线旁,一个别致的村落格外引人注目。在这里,一幅宁静的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靓丽清新的人居环境,风貌统一的藏式民居,国道两边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处处展现了自然生态之美、人居环境之美。

    康定市折多塘村村民扎西家的小院干净如洗。“过去,风起沙遮眼,垃圾漫天飞;现在,游客常歇脚,村民笑开颜。”扎西对自家的居住环境做了一番对比。他说,通过城乡环境治理和风貌改造,自家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住宿的游客越来越多,致富门路越来越宽。

    为使城乡更加整洁、生态更加优良、环境更加美好,康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风貌改造作为实施城乡提升战略的抓手,整合多方资源,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实现了村容村貌的极大改变。

    据了解,作为城乡提升综合示范点,折多塘村以环境卫生、容貌秩序治理为切入点,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扎实开展“五乱”治理和“七进”活动,突出生态重点,加强风貌改造,绿化美化环境,形成了“村美、人和、业兴”的良好局面。

    近几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领导,靠前指挥,分工负责,突出重点,合力攻坚,强化执行,大力实施城乡提升战略,以铁的纪律和严的制度来推进城乡建设管理和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城乡环境在较短时期内有明显改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城乡环境管理和环境综合治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同时,面对部门县(市)水电开发进入后期、矿产开发方式粗放、现代农业处于起步阶段等产业发展困境,我州大力统筹城乡发展,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力求实现“开辟新路子、发展新产业、创造新模式,引领新潮流,打造新农村”的目标。

    如今, 一幅交通更加便捷、空间更加开放、居民更加便利、环境更加生态、功能更加完善的新型城乡画卷正在勾勒形成。

    城乡提升环境美

    对于我州来说,生态就是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最美丽的名片,也是后发赶超的最大潜力。可以说,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我州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近年来,全州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画好山水画,念好山字经,气势磅礴地拉开了新一轮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建设序幕。

    走在泸定街头,宽阔笔直的道路绿树成荫,镶嵌绿地的小区星罗棋布,不出城而赏园林之美,身居闹市便享绿景之怡,这样生态宜居的梦想,对身处大山的泸定市民而言,已渐行渐近。

    行走在林荫道上,沿河风光带、开放式公园,还有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真是美不胜收。泸定市民李大爷每天早晚都要到铁索桥广场、开放式公园散步,然后沿滨河长廊一线步行。“我现在每天都要到铁索桥广场去跳舞, 舒活舒活筋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觉得自己像生活在画里,逍遥自在似‘神仙’”。

    李大爷退休后一直住在这里,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是满意。“自从家门口的铁索桥广场改造升级后,吃完晚饭带上孙子,在附近开放式公园和滨河长廊散散步,是一种放松,更是一种享受。”正在公园里散步的李大爷说。

    这些年,居住在泸定城区的人都能真切感受到这座古城日新月异的变化:借力康定“11·22”灾后重建,泸定县以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为重点,有序推进旧城改造。加大旧城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力度,不断改善保障民生;加快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建设,提升道路的通达性和舒适性;实施好旧城区供排水、广电通信等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农贸市场、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大旧城风貌塑造、园林绿化建设,形成“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美好居住环境。泸定县委书记陈廷全说:“提高城市品位和品质,提高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管理能力,让人民群众对城市产生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这就是最大的民生。”

    近几年,泸定县针对城市建设管理不足和短板,立足县情,认真思谋,作出了《关于实施城乡提升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定》,坚持旅游全域化为统领,按照“一年出成效、二年见形象,三年树品牌”目标,围绕城镇规划、配套功能、承载能力、吸附能力、风貌特色和文明素养“六个提升”要求,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坚持“宜商宜旅、宜养宜疗、宜居宜业”规划思路,合理统筹教育、物流、商贸、会展等功能布局,加快推进新城建设。同时,秉承“高起点可以弥补晚起步”、“不求其大、但求其佳”的城市建设理念,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深挖红色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努力把泸定建成山水园林城市。

    泸定的新貌仅是全州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在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州各族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我州城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基础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更加宜人的特点。同时,我州紧紧围绕建设“景城景镇景村景户一体新型城乡”这一目标,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实现城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所有资源开发坚持“尊重群众意愿、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让建成的项目不留下环境“后遗症”,全力促进全州生态逐步改善、环境逐渐好转、经济持续增长。

    集镇建设谱新篇

    走进德格县马尼干戈镇,一栋栋整齐的藏式住宅楼、一盏盏明亮的街灯、一条条硬化的柏油路映人眼帘。刚铺过沥青的街面宽敞整洁,新建成的农贸市场商贾云集,环境优美的广场人流如潮,这个新崛起的现代化小集镇让人耳目一新。

    自古以来, 马尼干戈就是北上青海、西进西藏的重要商贸驿站和交通枢纽。虽是茶马古道重镇,但这里发展受限,集镇环境治理难度大。

    “现在这里垃圾处理及时了、街道变得洁净了。随着格萨尔机场的通航,这里的商贸将更加繁荣,将给我们提供更多创业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 镇上的个体户刘敏细数着这里的变化。她告诉记者,以前一到雨季,自家店铺附近都是泥水,严重影响大家出行,这回好了,大家再也不用为这个发愁了。

    如今,镇上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环境卫生越变越好,居民的生活也更为便利,让老百姓笑在脸上,乐在心里。发生如此精彩蝶变,得力于该镇大力实施城乡提升战略。

    近几年,德格县大力实施城乡提升战略,突出城镇功能结构合理分布,规划东、西两部分整体布局;在马尼干戈镇东以商贸旅游服务为主,集中布置商贸、旅游服务、居住、建设用地;镇西以集中管理为主,集合行政办公、教育科技、居住功能于一体。实施了以建“一条示范街、一个农贸市场、一批生态村、一套长效管理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镇上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避灾场所的划定和标识标牌设立,大力修建集镇排水工程、路面工程、电力照明和交通安全工程等,同步推进马尼干戈集镇管理和居民素质的提升,有效改变了集镇形象。

    “我们按照‘做大集镇、做美村寨’的原则和目标,突出整体风貌在色彩、风格等方面与周围自然相协调、相融合,尽量保持本土文化的‘青草味’、‘乡土味’。”马尼干戈镇党委书记生龙翁须告诉记者,按照格萨尔文化旅游圈重要交通节点、玉龙拉措自然生态走廊和雀儿山以东商贸物流集散地的定位,通过牧旅互动、商旅互动、文旅互动,力争把马尼干戈打造成“高原牛仔城”;以产业为支撑,紧紧围绕全县“康巴文化中心”和“格萨尔王故里”等品牌优势,切合马尼干戈旅游集镇的产业定位,加快旅游自驾营地建设,兴办“牧家乐”、“藏家乐”和民居接待,实现致富增收。

    据了解,过去的一年,我州坚持“数与质”并重,大力实施城乡提升战略,绘一张城乡美丽蓝图。抓好各大项目建设,加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宜居城市试点建设,抓好省级百镇试点工作。实现康定姑咱镇、德格马尼干戈镇、色达洛若镇提质升级,启动白玉阿察镇建设,开工建设香格里拉、磨西、冷碛、八美等备案项目。建设了一批文化旅游型、交通枢纽型、商贸物流型、移民搬迁型、农产品加工型乡镇。同时,加力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着力建设一批幸福美丽新村,为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上一篇:把318国道建成国内首条自驾游产业经济带
  • 下一篇:我州召开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暨“四好村”创建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