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向总书记报告丨砥砺奋进的五年 美丽天府绿水青山

四川日报    2017年10月17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生态文明建设担当绿色责任,推进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连续五年,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没挖一粒金沙,而是全境铺开大规模国土绿化工程。绿色谋变带来丰厚馈赠:去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近两亿元,是2011年的10倍。

  数年光景,从漫山遍野找金矿,到守护绿色得金山。巨变背后,逻辑清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谋划推进,鲜明提出绿色发展理念。20135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对四川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的嘱托,四川牢记。省委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以对脚下这块土地负责、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这个生命工程,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2013年以来,省委常委会常态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省委全会出台《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省政府常务会议32次审议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议题。

  生态的方圆,从立规开始。2013年以来,省委召开21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审议通过13个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改革方案,一项项具有开创性质的改革举措相继推出,成为支撑四川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

  建设生态文明,千头万绪。四川破题,从绿色“建章立制”开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和工作体系,实施考核“减负”、破坏生态资源终身追责、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长制……绿色“指挥棒”,把社会共识外化成约束规范。建设美好家园,百端待举。四川行动,从生态“有效供给”入手——开展省内环保督察,启动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绿色“加减法”,让山川更美。

  专注转型发展定力五年,四川交出一份靓丽绿色答卷。看坚守绿色生命线。这五年,巴山蜀水尽染绿意,催动勃勃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森林覆盖率提高1.62个百分点。重拳治理下,蓝天数量持续增加,主要江河出境断面水质不断向好。

  看发展动能大转换。这五年,天府之国跃向生态文明,铺展永续发展。2013年——2016年,全省共淘汰化解钢铁过剩产能872万吨,关停小煤矿753处、削减产能7129万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近5年累计下降39.4%。去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11年提高7.2个百分点,全省经济已转变为由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主导的新型产业结构。看提升群众幸福感。这五年,绿色风尚席卷巴蜀大地,顺应时代潮流。上下班骑共享单车,早晚时间绿道上跑步,出门即是公园;环保塑料袋、节能电灯、节电空调等产品悄然飞入千家万户……建设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是每个人的梦,而这个梦,正转化为每个人行动的自觉。

  想长远、谋全局,在推动绿色发展、迈入生态文明的征程上,四川奋力向前,从未止步!

    绿色指挥棒

    2013年4

    ●《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印发,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文件,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划出“大轮廓”“大框架”,从总体上将全省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大类功能区域20135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专门用一个篇章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部署20142

    ●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深化六大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位列其间20155

    ●《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施行。这是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的治理灰霾的专门规章20166

    ●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这份纲领性文件,成为我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美丽四川的完整制度支撑和动力源泉20167

    ●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着力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治蜀兴川各领域全过程20169

    ●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方案》20173

    ●省政府印发实施《四川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明确,到2020年,四川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发展方式基本形成,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基本解决20175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四川,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的目标任务

    点位1 生态红线

    牧羊人变湿地生态管护员

    背景

    去年9月,四川出台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全省40.6%的土地纳入红线管控区。其中,一级红线管控区严禁任何开发,二级红线管控区限制开发。今年初,四川在全国率先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工作。

    故事

    “今年,壤塘有1491名牧羊人成为湿地生态管护员,其中1100人为湿地周边的贫困户。”捏着手头的统计表格,阿坝州壤塘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林政股股长莫平感慨:划定的生态红线、近10万公顷高原湿地管护可以不用发愁了。今年初,壤塘县全部划入生态红线管控区,其中一级管控区9万公顷,绝大部分为天然湿地。红线划定后,能否守得住?莫平说,当时他心里没有底。壤塘县是四川最大高原泥炭湿地分布区之一,境内有南莫且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一直以来,当地为两件事发愁:大面积天然湿地缺管护人手;越界放牧和过度放牧不断蚕食湿地、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处9个人要管9万多公顷保护区,咋个管得过来?”南莫且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处长周园源说,保护区周边分布着10个村庄十几处牧场。多年监测显示,越界放牧、过度放牧正是保护区两大威胁因素。莫平说,此前,县上对越界放牧、过度放牧进行过整治,“但反弹很快,需要考虑长效机制。”建立长效机制的核心,是要破解牧民收入来源单一难题。“因此,我们把中央和省级湿地生态补贴及管护资金统筹起来,从贫困户中筛选湿地生态管护员,既解决他们的收入问题,又补充了管护力量,还能缓解过度放牧的压力。”莫平说。自年初首批湿地生态管护员上任以来,周园源发现,越界放牧的现象越来越少,局部地区出现了“湿地进,牧场退。”

    点位2 环保督察

    种上芒果树 选矿旧址“变脸”

    背景

    2016年6月以来,四川自加压力,在省内开展环保督察,12个省领导带队、22个省直部门参与,今年3月实现了对全省21个市(州)的全覆盖,是全国第一个实现省内环保督察全覆盖的省份。

    故事

    10月10日中午,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朱矿铁路排土场附近的一处山坡上,村民李刚正忙着给芒果树施肥。这块地,是选矿企业寰宏工贸公司旧址。“提前完成省级挂牌督办选矿企业关停取缔任务后,今年8月市上制定了选矿企业旧址土地恢复方案。”攀枝花市环保局副调研员严健生说,要求89个拆除点的土地恢复后,各乡镇带领村民发展生态种植业等产业。“现在大部分选矿旧址已复垦复耕,除了种芒果树,还有种蔬菜的。”严健生说,该市特意邀请专业机构对拆除点土地进行检测评估,帮助旧址生态逐步恢复。“以往这里废水、粉尘和噪音严重,现在大变样。”省环保厅督察办公室主任甘晓英说,这89家主要生产钛白粉的违规选矿企业取缔后,钛白粉市场重回正轨,价格逐步回暖,当地正规企业的收入稳定增长,实现环保与经济双赢。自20166月以来,四川自加压力,在省内开展了环保督察,今年3月实现了对全省21个市(州)的全覆盖。这一轮督察,对我省142个县(市、区)的近2000个点位进行了下沉督察或重点督察,梳理出各类环境问题8924个。其中,攀枝花选矿行业污染严重,是督察发现的10个突出环境问题之一。“接下来,环保督察将持续加压加码,倒逼一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久拖不决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到位。”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点位3 国家公园

    大熊猫公园内 林农收获“礼物”

    背景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中央决策启动的第二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年初正式启动。四川境内大熊猫国家公园面积2.01万平方公里,划入区拥有野生大熊猫1205只。目前,四川境内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已陆续启动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勘界划界等工作,试点步伐走在全国前列。

    故事

    “我刚从永富乡中岗村回来,那里的跑山鸡、蜂蜜今年卖得好,我们本地人都很难买到。”1010日,谈起国庆中秋长假的“遗憾”,郑从军笑了。在这位雅安市宝兴县林业局野保股股长看来,过去9个月,大熊猫栖息地及周边的居民已经在思考和探索生产方式的转变问题。大部分农户开始由粗放的传统农业,转向发展对环境影响更小的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这,也是试点建大熊猫国家公园给宝兴带来的一份“礼物”。差不多9个月前,《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印发,宝兴县92%以上的土地被划入其中。这让郑从军很是兴奋。但问题随之而来。“咱们靠啥吃饭?”2月底,第一次来到中岗村,刚做完政策宣传,一位老庄稼汉的困惑,让郑从军一时语塞。中岗村地处深山,农户们大多种地为生。此后的时间,郑从军开始逐步引导中岗村农户退耕还林、养跑山鸡、种植林下中草药……两个多月后,第一茬跑山鸡上市,农户们各自算了一笔账后,悬着的心放下了。“在宝兴,粗放农业已经基本看不到了。我们工作的开展也越来越顺利。”在郑从军看来,试点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最高目标便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是达成目标的关键一步。

    点位4 清洁能源

    清洁水电西电东送

    背景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外送水电量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2016年,国家能源局批复同意四川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目前,四川正在全力推进创建工作。

    故事

    “砍伐组、巡线组、测温组各自来领任务单。”1011日,带上望远镜、测高仪等装备,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自贡分部线路运维四班班长代金云和队员们,从宜宾市宜宾县复龙镇出发,又开始了特高压输电线路复奉线(宜宾复龙-上海奉贤)的巡线。四川超特高压电网共有17座变电站、6000多公里线路位于甘、阿、凉等边远地区,平均海拔约2400米,最高海拔4925米,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复奉、锦苏(四川锦屏-江苏苏南)、宾金(四川宜宾-浙江金华)三大特高压直流通道是运维保障的主战场,在川滇交界的宜宾、泸州境内崇山峻岭间。代金云的工作就是日复一日地在特高压线路往返。1011日这天,距离他20089月第一次巡线已有9年。9年里,他平均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巡线5公里,用脚步丈量四川水电外送通道,守护电网安全。作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四川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截至10624时,四川西电东送电量超过6000亿千瓦时,其中±800千伏复奉、锦苏、宾金三大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送电量超过7成,成为清洁水电外送“主力军”。

    点位5 河长管理

    非洲小伙当上民间河长

    背景

    目前,我省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段)长管理体系,累计设立河(段)长6.28万名,并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内所有河流河长制全覆盖。

    故事

    黝黑皮肤,眼睛大大,手戴志愿者红袖套……10117时,来自毛里求斯的27岁小伙子依多出门,沿着江安河一路巡查。依多是成都市温江区首位外籍河长,留学到川的他已在温江待了7年。非洲小伙如何当上河长?依多说,今年4月,他在江安河边散步时,发现有商铺往河里倾倒垃圾,便按照附近河长公示牌上的号码,拨通了温江区柳城街道河段长办公室的举报电话,工作人员很快将问题处理好,这让依多很满意,也因此建立了联系。得知柳城街道招募民间河长,依多立即报名,并于今年5月上岗,负责巡查柳城街道辖区内的江安河和杨柳河。“当上河长后,我每周至少会去河边巡查两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平时也参与河流保护公益行动。”在依多看来,民间河长的重要职责,就是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水环境共治的行动中来,让护河亲水的意识深入人心。非洲小伙当上民间河长,无疑是我省全面推行河长制的生动体现。今年1月,我省印发《四川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段)长管理体系,累计设立河(段)长6.28万名,并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内所有河流河长制全覆盖。自推行河长制以来,我省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今年1-8月的监测数据显示,全省地表水Ⅰ-Ⅲ类优良水体比例为73.6%,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

 

  • 上一篇:不忘初心 淬火弥坚
  • 下一篇:以民为本以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