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10月24日
抓住“三次机遇” 实现“三次蝶变”
孙鸿烈院士致辞。
本网讯(记者 宋志勇)10月21日至23日,海螺沟景区开营30周年暨中科院贡嘎山站成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磨西举行。此次会议旨在通过总结回顾院地双方在生态研究、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等领域取得的成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中科院院士孙鸿烈、程国栋,CERN机构代表周桔,省科技厅副厅长张巍,中科院成都分院党组书记王学定,中科院山地所所长文安邦等出席会议。他们围绕山地森林生态与环境演化、山地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山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变化、山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山区发展等主题发表各自研究成果。
据了解,1987年,海螺沟景区正式开营。30年来,海螺沟始终坚持“严格生态保护”和“资源有序利用”并重的发展战略,成功抓住“三次机遇”,圆满实现“三次蝶变”,从“生态扶贫”到“旅游扶贫”,从“贫困垫底”到“发展领跑”,并取得了首场“厕所革命”、首创“垃圾银行”、首建“红袖章”农民义务纠察队、首推“小红帽”志愿咨询服务队等突出成效。同时,1987年中科院和水利部在贡嘎山设立观测站,该站迄今已持续运行了30年。
孙鸿烈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高山面积广袤,观测和研究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此次发表的诸多报告成果,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高山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科学论断,是指导我们从事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希望当地党委、政府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进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为先、保护为重”的理念,让“绿水青山”始终成为惠及全州人民和子孙后代的“金山银山”。
研讨会上,秦大河、夏军院士分别作了题为《气候变化与冰冻圈科学》和《生态水文学的发展战略与展望》的主旨报告;王根绪发布了《贡嘎山站工作进展报告》;周国逸、张志强、李新、张镒锂、明庆忠、丁永建、吴艳宏、张胜等专家相继作报告,发布各自的研究成果;海螺沟管理局主要负责人作表态发言。
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考察了贡嘎山站3000米站区、森林样地、海螺沟冰川、冰川退缩区植被演替样地、冰川水文站以及洞嘎寺至草海子段的垂直地带景观、森林通量梯度观测系统等,并提出了针对性、实效性很强的建议。同时,他们还参观了泸定桥,缅怀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