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四川农村自来水迎来“三提升”

四川日报    2018年01月09日

  “以前大家对水费都有点意见,现在没了。”1月3日,收费通知发出去不到一天,板庙村八个组上个月水费基本收齐。在广元市昭化区研铺镇板庙村做自来水管理员快一年了,这样的缴费“积极性”是仲成材从没遇到过的。

  影响水费收取的“意见”,无外乎水质不好、水价过高、管网管护不到位,供水不稳定等方面——这在全省农村比较普遍。

  2017年,为改变这种情况,四川以贫困村为重点,在局部地区启动了“提水质、降水价、明管护”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三大行动。全年下来,全省新增受益农村人口301万,其中78.8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板庙村也尝到了甜头。

    ■王成栋

    溯源护水质,改机制、明责任、建保护区清洁“水缸”

  1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板庙村水源地团结水库。站在大坝上望去,水面没有任何漂浮物。

  “上午刚测过,现在是二类水。国家要求,三类水就可以饮用了。”团结水库的自来水厂厂长李勇一边拿着监测数据,一边指着大坝一侧痕迹说,那里过去是养鱼场。

  板庙村坐落在秦巴山区深处,是昭化区贫困程度最深的贫困村之一。全村927人中,有232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受限于地形,村民们过去吃水,要到一公里外的山下去背。

  两年前,在市区两级水务部门的帮助下,板庙村家家户户接上了自来水管。水通了,但自来水略显浑浊,特别是在雨季,浑浊程度更重、时间更长。不少村民质疑村里的自来水管“是个花架子”。

  水质浑浊原因很快查清了:板面村的自来水水源地,是三公里外的团结水库,水库内还有肥水养鱼,这与水源地功能不相符。昭化区水务局找到养鱼户,“限期搬离”。

  不止是库区清理养鱼场。广元市水务局副局长谭东全说,水质问题体现在河湖水库中,根子在岸上。而结合河(湖、库)长制实施及环保督查,去年一年,团结水库周边取缔的养殖场有5家,实现了集雨区内零污染源的目标。

  “取缔过程很顺利。”昭化区水务局负责人指着水库边的公示牌说,团结水库的库长由区领导和所在地乡镇党政负责人担任,如若发生水污染事件,“库长们”就是第一责任人。

  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省重点整治供水人口过千的农村自来水厂水源,到去年12月底,全省在各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周边,已划定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超过4400处。在此基础上,全省供水人口七成以上的农村自来水厂水源地完成水源地保护区划定。

  同时,结合环保督查,我省已完成9602个入河排污口的排查工作,并逐一建立入河排污口管理档案,将排污口管理一一落实到河(段)长们的头上,倒逼水功能区水质达标。

   两招降水价,“城乡一体供水,城市补贴农村”+“政府限价,财政差额补贴”

  水质向好,是村民们愿意付钱的原因之一。但仲成材认为,水费收取之所以变顺利了,更重要的是:水价降了。

  团结水库距离板庙村只有三公里远,但中间的供水损耗、输配水成本并不低。板庙村村主任肖明宇参与过水价核算,每立方米供水成本要超过4.5元。这价格让很多农户特别是贫困户难以承受。

  省人大代表、德阳市中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蒋宗文曾调查过川内多个县市供水成本,并多次提议“降低农村自来水水价”。他说,在丘陵山地、河谷地带和地广人稀的川西北高原上,部分村落供水成本每立方米超过15元,“连中江有的地方都高到八九块。”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分析,受限于地形,川内不少地区的农村自来水输配水过程中需经过多次加压,“每次加压成本要涨一倍左右。”也因此,省内不少高海拔地区农村自来水管网“修得起却用不起”。

  板庙村的水费是如何降下来的?“政府限价,财政差额补贴。”昭化区水务局乡镇供水站副站长欧昌林介绍。去年开始,昭化区供水站便在全区所有的农村自来水厂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根据核算,当地农村每户每年生活用水量约100吨左右,综合考量运行管护成本,昭化区将全区农村自来水最高水价限在每立方米3元,“老百姓承担得起,政府的负担也不会很重”,欧昌林说,差价部分由区财政年底时统一买单,“今年大概是一百五六十万的样子。”

  “这是其中一个思路。”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全省农村自来水水价偏高的现实,川内各地依据自身现实,摸索出“城乡一体供水,城市补贴农村”“政府限价,财政差额补贴”两种模式,“供水具有公益性,政府买单也说得过去。”统计显示,在这两种模式推动下,去年四川农村自来水入户使用率已超过95%。

    供水方出资金、政府拿经费、用水户建协会,三种模式确保自来水“不断流”

  曾经板庙村村民的第三个“不满意”,是自来水保障率。即自来水管损毁修复不及时。有村民告诉记者,刚通自来水时,水管漏水往往要等上一两天才能维修。

  “一个是不安逸,还有一个心疼。”村民们说,不安逸的是,保修为何这么难;心疼的是,水管破损后,浪费的自来水还要自己买单。

  “我们水厂也心疼啊!损耗这么大,亏损会更大。”昭化区一家农村自来水水厂负责人坦言,自来水损耗率是水厂运行中的核心指标之一。

  “这主要是基层管护力量,特别是用水终端管护不足引起的。有的乡镇水务站就两三个人,不可能搞得赢。”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自来水必须改变“重建轻管”的传统思维。

  去年初,经过板庙村群众评议,有过水暖工经验的本村村民仲成材走马上任自来水管理员,负责村内支线管网的维护,工资主要从村里水费中支付。而自从仲成材上任以来,板庙村的水管、水龙头故障,基本在三个小时内就能解决。

  至于村外的主干管网,则由水厂方面负责维护,维护支出,全部由供水管理单位买单。

  省农水局供水处处长周家富介绍,针对农村自来水工程养护难问题,我省部分地区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纳入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补助范围。目前,全省已有52个县建立了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基金主要从水费中扣取;另有106个县落实了维修养护经费。

  此外,在部分地区,则采取“谁受益,谁管理”模式。省水利厅统计,截至去年底,全省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5000个以上,主要由用水户出资,聘请专人负责受益片区的管网维修管护。“这种方式,市场化思路比较清晰。”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认为,“选取哪一种模式,主要看当地实际情况,但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自来水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 上一篇:我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有了行动方案
  • 下一篇:我省连续45个月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