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2018年03月05日
站在新起点,满怀新期待。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引人瞩目。
国家改革发展大事如何推进?国计民生有哪些新举措?国际关系有怎样的趋势?
按照大会安排,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于3月4日11时许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8时,媒体记者就在人民大会堂外排队等候进场。
11时10分,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新任发言人张业遂微笑亮相,从容走上发布席,向记者们问候致意。他是全国人大设立发言人以来的第八位发言人。
发布词简短,但信息量大、干货多。——大会共10项议程,会期15天半: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6个报告;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监察法草案;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大会期间将举行14场记者会,继续设立“部长通道”,首次开启“代表通道”。20日上午大会闭幕后,新任国务院总理将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
紧接着,在90多分钟时间里,张业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从宪法修改到立法工作,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到环境保护,从中美关系到朝鲜半岛局势,张业遂就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一一回应,自信作答。□川报集团特派记者张立东
首个问题 关注宪法修改
“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具有持久生命力”
媒体提问环节开始,在场中外媒体记者竞相举手。
获得首个问题提问机会的记者把问题锁定在了宪法修改。对宪法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审议和通过宪法修正案,是本次大会一项重要任务,各界关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张业遂说,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具有持久生命力。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对现行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
“修改宪法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事关全局的重大立法活动。”张业遂说,这次修改宪法的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确保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做到既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的规律,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
多个问题涉及法治
“2018年将制定或修改20多部法律”
一个个问题紧锣密鼓,记者注意到,在中外媒体提出的11个问题中,涉及法治方面的有5个,除宪法修改外,大家还关注今年以及未来五年立法计划、制定监察法、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法治化推进环保工作等。媒体关切体现了浓浓的“法治”味道。原因何在?从张业遂作答时的一个关键词可以找到答案:全面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进程加快推进,成绩有目共睹。
“立法工作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工作,目前初步安排,2018年将制定或修改20多部法律,包括民法典各分编、有关单行税法等。”张业遂表示,今年立法工作计划将在大会后及时公布。关于五年的立法规划正在编制中,将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在就制定监察法回答记者提问时,张业遂说,监察法就是反腐败国家立法。通过制定监察法,实施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对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构建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环境保护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近年来全国人大发布会避不开的“必答题”。“说到环保,大家都注意到,在过去的几天,北京地区的空气质量确实不太好。但是我想,我们大家都能够感受到,在过去的一年里,北京地区的蓝天白云确实是更多了。”张业遂用客观的事实回答,他介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都把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履职尽责的重点方向。坚持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先后制定和修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税法等6部重要法律,及时批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等有关条约,逐步构建起系统配套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张业遂表示,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紧盯环保工作不放松,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努力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彰显大国自信与担当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符合共同发展的普遍愿望”
新闻发布会上,中外媒体除关注法治外,国际关系也是提问次数较多的领域。
“说‘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地缘战略工具,我认为这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误解。”
对于外界存在的误读,张业遂说,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5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一系列早期收获,丝路基金、亚投行等投融资平台全面运转,政策沟通不断深化,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各领域合作广泛开展。
“从这些成绩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符合共同发展的普遍愿望。”张业遂进一步表示,“一带一路”是一个以互联互通为重点、以互利共赢为目标的经济合作倡议,是希望通过实现优势互补,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
对于有关“中国向外输出中国模式”的说法,张业遂说,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发展模式,各国都需要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既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
“在国际秩序问题上,我们不是要推倒重来、搞颠覆替代,而是要坚持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建设者。”张业遂说,中国愿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希望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谈及中美关系问题,张业遂用自身担任过中国驻美国大使的体会加以说明,“我的体会是,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张业遂表示,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也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甚至分歧是正常的,但这些不同、分歧并不必然导致对抗。关键是双方要客观、准确地看待彼此的战略意图,把握好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张业遂说。
朝鲜半岛局势近日持续引发多方关注,在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张业遂认为,朝美是朝鲜半岛问题的主要当事方,他用“两个轮子”比喻朝韩关系和朝美关系,“我们希望朝韩关系这个轮子能够继续转下去,希望朝美关系这个轮子能够尽快地转起来。也就是说,我们希望看到朝美双方能够尽早启动对话。”张业遂表示,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就是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的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中方将继续和有关各方保持密切沟通,进一步加大劝和促谈力度,力争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朝鲜半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