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泸定县委书记陈廷全:抢抓融入成都2.5小时经济圈战略机遇 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和社会治理升级版

甘孜日报    2018年07月10日

作为甘孜“桥头堡”的泸定县,近年来,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在2017年在全州率先实现全县“摘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泸定县大力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在取得成绩基础上再上层楼、再铸辉煌。日前,笔者就该县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促进泸定发展,专访了县委书记陈廷全。

笔者:目前,全州“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结合泸定实际,你认为还有哪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计划交出怎样的答卷?

陈廷全:结合泸定实际,“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开展以来,我县结合县情科学研判、深入思考,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抢抓新机遇,谋划新蓝图,如何在提升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上找到新路径?二是化解老问题,预防新风险,如何在提升社会治理效果和群众“三感”(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上取得新成效?三是切实转变作风,高效抓落实,如何在主动担当创新作为上创造新业绩?通过三个方面问题的解决,推动“率先脱贫、率先小康”这一目标,打好脱贫奔康、水电移民、依法治县三场硬仗,实现“管党治党能力、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理效率、绿色生态理念、城乡统筹效果”五个提升的目标实现。

笔者:你县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怎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陈廷全:根据中央和省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和部署,我们抢抓融入成都 2.5 小时经济圈战略机遇,明确“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主题定位,庚即启动了《泸定县乡村振兴规划》。我们将坚持“以产业振兴为基石,建设‘小康泸定’;以生态振兴为载体,建设‘康养泸定’;以人才振兴为源泉,建设‘活力泸定’;以文化振兴为源泉,建设‘红色泸定’;以基层治理和组织振兴为核心,建设‘和谐泸定’”理念,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和社会治理升级版。

在产业振兴上,加快推进杵坭、田坝、德威“康养休闲产业试验区”建设,推进“两桥三山一环线”旅游开发,打造“红城绿谷,康养泸定”新品牌;继续实施农业“三个五万亩”提质增效工程,推进绿色蔬菜花卉基地、优质鲜(干)果基地、生态畜禽基地、中藏药材基地“四大基地”建设,不断夯实全面小康基础;开展泸定城镇化设计,拓展城镇化空间,完善城镇功能,主动承接成都周末休闲功能,推动泸定新型城镇化。

在生态振兴上,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巩固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成果,推行“有山皆绿”“重点补绿”“身边增绿”,推进“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构建“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立体生态格局,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在人才振兴上,坚持党管人才,践行好干部标准和“三重”导向,借力江门和蒲江对口帮扶机遇,加大引才、留才、育才力度,构建激发人才活力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在文化振兴上,加快完善“两桥三馆”功能,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和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大力传承红色文化,深入开展“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主题教育,培育好家风、好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在组织振兴上,持续深化“三项建设”,推进全县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不断夯实执政根基。坚持党的领导与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创新社会治理,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整治基层乱象,构建“大平安”社会治理格局,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笔者:当前,泸定县正在脱贫攻坚迎国检,请问你们采取了哪些举措在全州实现脱贫攻坚高标准、高质量、示范性脱贫摘帽?

陈廷全:泸定是全省“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市、区)之一,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为实现在全州范围内“率先脱贫、率先小康”目标,泸定县从“转变思想观念以凝聚共识、完善基础设施以夯实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以增强实效、抓牢帮扶带动以形成合力、强化监督检查以推动脱贫”等五个维度发力,紧盯高标准、高质量、示范性脱贫摘帽目标,打出“3+N+10”组合拳,大力推行“金融+”“基础+”“农业+”“旅游+”“民生+”“社会+”的精准扶贫模式,聚焦深度贫困片区和深度贫困村突出难题,加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四项基金”积极作用,支持和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借助广东和蒲江对口帮扶资源,不断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和脱贫致富能力,为全州脱贫攻坚工作奉献了“泸定力量”。

县委中心报道组 岳登平 罗楚凯


  • 上一篇:10个宣讲分团将深入基层宣讲省委全会精神
  • 下一篇:石渠县委书记袁明光:当好生命禁区的一线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