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奋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甘孜日报    2018年08月29日

一论贯彻落实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本网评论员

一个地区的发展都是产业推动形成的发展,选择什么样的产业直接关系到地区的发展路径、方式和成效。结合州情实际,立足优势资源,在探索实践产业发展的战略进程中,旅游产业发展的蓝图日渐清晰,2011年我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域旅游理念,始终坚持全域旅游优先发展地位,并确立为“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六大产业之首。

圣洁甘孜,大美天成。2016年2月,我州被国家旅游局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在强力推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进程中,我州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扶贫攻坚的重要支撑、城乡提升的重要抓手、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全州旅游规划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景区创建成效显著、区域合作步伐加快、旅游品牌不断打响,全域旅游形象显著提升,旅游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州旅游经济年均增长27.26%,涉旅企业达到30000多家,旅游业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奔康、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支持我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进一步丰富完善战略举措,积极主动融入“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抓紧抓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这对加快甘孜发展、民生改善、民族交融、文化传承、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域旅游战略是事关甘孜发展全局的战略部署,是州委立足现实的重大考量,全州各级各部门要学深悟透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要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中,务实作为,勇于担当,为加快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全州上下必须要保持定力,要充分认识发展全域旅游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上下协同,树立全州“一盘棋”和“大旅游”的意识,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的增长点的全局高度,切实加强对全域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五指捏拳、形成合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过程作为提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的过程,作为提高干部思想认识、调动干部积极性的过程,积极主动参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加快甘孜发展的优选路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的生动体现。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全域旅游战略已经在甘孜大地结出累累硕果,今年上半年,我州接待游客816.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4.17亿元,同比增长42.2%、47.72%,农牧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大增强。站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新起点上,州委提出了构建环贡嘎山旅游圈、环稻城亚丁旅游圈、环格聂神山旅游圈、格萨尔文化旅游带、中国最美高原湿地“三环一带一地”的全域旅游格局,有效优化整合全州旅游资源,突出特色、分类串接,实现旅游景观全域化、服务供给全域配套、景区治理全域覆盖、相关产业全域联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大力提升全州旅游业整体水平。全州各级各部门要相互融合,一体推进,共同承担起对全域旅游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工作,切实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优化服务,积极主动对接旅游经营单位和乡镇(街道),解决实际问题与不足。要集中力量,克难攻坚,做好人才支撑、资金保障、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公共服务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全州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打造全域旅游新载体。要按照“全要素旅游、全过程旅游、全时空旅游、全人文旅游”的要求,突出补齐创建短板,围绕旅游发展规划、旅游配套设施、服务管理体系、旅游综合执法等重点,全力抓好重点景区提档升级,带动次级景区开发建设,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全域旅游转型升级;要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功能要素和产业布局,培育休闲观光、山地旅游、生态康养等旅游新业态,统筹推进旅游产业、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多规融合,一抓到底,久久为功,做好“旅游+”文章,加快推动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发展,走资源变资产、农牧区变景区、农牧民变股民的旅游富民之路,走出以全域旅游为牵引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机遇当前勇者胜!征战全域旅游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州各级各部门要立足现有优势,按照省委决策部署和州委总体工作格局,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务实作为,努力把我州建设成处处皆风景的全域旅游胜地。





  • 上一篇:开篇谋局绘新图
  • 下一篇:聚焦问题学思践悟 紧扣实际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