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雪山兄弟”间的亲密协作

四川日报    2018年08月31日

    开栏语

  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不落下一村一户一人。当前,四川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加快推进藏区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

  对口支援藏区是脱贫攻坚工作中重要一环。从2017年开始,成都对口支援藏区县(市)从10个增加到19个,支援范围扩大,力度增加。在这轮对口帮扶中,成都市更加注重资金项目向基层、农牧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更加注重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推动藏区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此,成都上千名各类干部人才奔赴藏区,为藏区发展添砖加瓦。

  记者走进得荣、巴塘、松潘三个藏区贫困县,关注藏区的脱贫攻坚,感受援藏工作的艰辛与不易,记录藏区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因你而改变”的动人篇章。今日起,本网推出“2018援藏纪行·决战深度贫困”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8月28日早上8点半,从成都出发,经历6个多小时的车程后,记者到达采访目的地——阿坝州松潘县。靠近松潘县城,在建的桥墩、隧道变得密集起来,这就是正在建设中的成兰铁路。

  这条铁路,是松潘的希望之路。“铁路通车后,松潘与成都的距离将缩减至2个小时,我们现在援建的很多产业项目,在通车后就会显现出效应来。”大邑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廖建云正挂职松潘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对这里的情况已经十分熟悉。2016年大邑县第四批对口援藏工作队来到松潘时,他就是领队。

  按照《大邑县对口帮扶松潘县规划》,五年里大邑县将投入4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5大类60个项目的建设。而这其中,以“造血”为目的的产业项目,是重中之重。

    □川报记者 蒋君芳

    滑雪场有点“冷”

    期待冬季来临

  8月29日,记者在大邑援藏队员的带领下,来到距离松潘城区大约40公里的奇峡沟景区,去年开始对外运营的松潘县奇峡沟滑雪场就在这里。

  这个滑雪场是由松潘县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一年四季都可以滑雪,意在进一步丰富松潘县的旅游产品供给。“过去,整个阿坝州旅游业都是以自然风光为主,只能看,不能‘玩’。”公司副总经理朱维说。

  但有了好点子却还不够,滑雪场的建设、运营、营销等,对松潘县来说都是全新课题。大邑县援藏工作队及时伸出的援手,让朱维“心里石头落了地”,“大邑县有西岭雪山,那个非常成熟的景区,他们的经验对我们而言太有用了。”

  一对“雪山兄弟”很快签订了合作协议,大邑县向松潘提供人员培训、现场指导、共同营销,帮助奇峡沟滑雪场尽快走上正轨。

  进入景区后,记者发现不算太大的滑雪场还有些冷清。“夏季本来就是淡季,加上地震后九寨沟景区还没有开放,九环线上的游客相比往年减少了很多。”援藏队工作人员王长明解释。

  不过,雪季就快来临。奇峡沟滑雪场预计在10月底进行人工造雪。朱维说,届时西岭雪山景区会派工程师过来现场指导造雪和压雪环节。

  无论是大邑县还是松潘县,都十分看重这座滑雪场。“松潘县有32个贫困村,把政府拨给村上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的48万元,入股到了这个项目里,不论经营情况如何,每年都可以得到不少于8%的分红。”朱维说,第一次分红刚刚结束,每个村分到了3.84万元。

    火烧屯有点“忙”

    特色中谋发展

  离开奇峡沟滑雪场,沿着国道213往松潘县城走,途经一个叫作火烧屯的村子,据说,这是前往九寨沟等景区的必经之地。守着这样的地理优势,为何这个村子还戴着贫困帽?“思想观念是最重要的因素。”十里乡党委书记许佳云说,搞旅游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很多村民没有这样的魄力和信心。

  梳理资源后,大邑县援藏队注意到,这里是一个回族人聚居村,有很多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可以开发。经过与当地政府沟通,援藏队决定向这里投资734万元,打造火烧屯村回族特色小镇旅游扶贫产业项目。目前包括道路等在内的许多基础设施已经完成,下一步将在这里引入回族特色文化美食、民宿、手工艺体验作坊等项目。

  见到大邑县援藏队队员带着记者来采访,村支书马家军格外热情。马家军是村里最早吃旅游饭的人,5年前与人合伙在村口开了一家农家乐。“九寨沟景区迟早要再开放,再加上我们的回民小镇打造好,相信游客肯定少不了。”

  从马家军的农家乐往213国道望去,能看到一栋有着回族特色的建筑已进入建设尾声。去年,200多户村民集资402万元,再加上大邑县援藏队提供的近百万经费,建起了这个旅游综合服务站,为自驾游等游客提供服务。

  眼看服务站就要建好,村民杨徳艳也决定不再观望,“把家里的房子打整出来,搞民宿接待。”

    推行种植“标准化”

    小药材大惊喜

  在松潘县岷江乡北定关村位于山间的一个主要种植羌活、大黄等中药材的种植基地里,记者看到一块羌活种植标准展示牌。据说,这是大邑县援藏队在松潘县农业产业发展上找到的突破口。

  “我们发现当地村民种植羌活不成规模,种植标准也不统一,导致品质有好有差。”大邑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科援藏干部王长明意识到,这是一个影响当地村民增收的关键问题。

  事实上,当地不乏羌活种植专家,比如十多年前率先实现野生羌活人工种植的刘永兵。不过,因为担心影响自家羌活的销路,70多岁的刘永兵并不愿意协助制定种植标准。

  “标准化种植后,整个松潘县的羌活品质和品牌价值提升了,价格上更说得上话,对大家都是有利的。”援藏队员的一席话,打消了老刘的顾虑。此后,他与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合作制定出了羌活种植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等27项标准。

  羌活一般需要3-4年才能采收,但标准化的种植在育苗阶段已有明显体现。“去年我们严格按照标准化播种育苗,今年出苗约80万株,比传统育苗多出了约30万株,按市场价2元一株计算,仅此一项就增加了收入60万元。”基地管理人孟吉兴告诉记者。




  • 上一篇:8924个环境问题已整改完成93.6%
  • 下一篇:真情帮扶 藏区“因你而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