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高举旗帜 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组织工作综述

四川日报    2018年09月29日

       □川报记者 林凌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回眸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组织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奏响了一曲高举旗帜、砥砺前行的奋斗乐章,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锦绣画卷。

  紧跟新时代治蜀兴川事业步伐,全省组织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始终围绕中心大局、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始终强化担当作为,推动组织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学懂弄通做实 筑牢思想理论武装

  思想指引方向,思想引领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组织系统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牵头制定《关于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决定》《关于旗帜鲜明讲政治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等系列制度文件,深入开展周永康案、南充拉票贿选案等重大案件剖析反思,持续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基本制度。深入开展庸懒散浮拖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推动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

  主题教育入脑入心。广泛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聚焦“四风”问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了一次思想“大洗礼”、党性“大锻炼”;认真组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兰辉、菊美多吉、毕世祥、罗州仁青等先进典型为榜样,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持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分领域出台“1 + 8”工作方案,开展“遵党章、学党章、讲党章”活动,深化思想理论、法纪、警示、先进典型“四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筑牢思想根基;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行深入学习讨论,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学习培训抓严抓实。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培训,抓好党章和党规党纪专题培训,连续6年举办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对4.2万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扎实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讲,全省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组建宣讲团、群众宣讲小分队,藏区彝区组建“双语”宣讲团,通过“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向党员干部推送学习内容,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扎实抓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全会精神学习培训,先后举办市厅级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和天府大讲堂“1+7”系列专题讲座,带动各地各部门组织开展了主体鲜明、形式多样的全会精神系列学习培训,切实把党员干部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

       选干部配班子 锻造高素质专业化骨干队伍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组织系统认真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坚持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导向,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全面激发干部队伍生机活力。

  扎密选拔任用制度笼子。出台规范选人用人工作意见和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管理“1+5”配套制度,制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实行领导班子功能结构模型管理、定期综合分析研判、差异化考核评价,出台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办法,制定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1+5”实施细则,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工作“两个规程”,从制度上防范解决“履行干部选拔任用规定不够严格”等问题。加强领导班子统筹调配,制定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专业化意见、突出政治标准加强干部考察办法,全覆盖开展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研判,动态掌握班子运行、整体结构、进退留转及干部储备等情况,分地区分领域统筹对标选配干部。

  强化优秀干部递进培养。实施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省市县三级联动5年递进培养6.8万余名优秀干部人才,重用提拔1.7万余人;实施“五个一批”年轻干部人才培养锻炼工程,分批选派5000余名干部人才援藏援彝、选派200余名金融科技干部到市县挂职、选派103名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持续面向国(境)内外知名高校选调2114名急需紧缺专业优秀大学毕业生来川工作;启动实施“新时代治蜀兴川执政骨干递进培养计划”,省市县三级联动用5年时间培训“一把手”1万人次、专业化领导干部1万名、优秀年轻干部2万名,建设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执政骨干队伍。

  严格监督管理形成常态。每年定期开展全覆盖谈心谈话,严格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一报告两评议”及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任工作职责离任检查等制度,中央组织部《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下发以来,全省共提醒47783人次、函询7141人次、诫勉2505人次,着力推动监督常态长效、形成整体效应。扎实开展拉票贿选、跑官要官、违规任用干部、说情打招呼、“三超两乱”“5+X”专项整治,坚决清理废止不符合中央精神的“土政策”,清理违规兼职干部761人次、“裸官”137人,完成20287名超职数配备干部整改消化任务,推动全省政治生态发生可喜变化。

  关心关爱激发内生动力。每年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个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出台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激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意见,明确规定容错免责的七类情形和认定程序,配套建立诬告陷害查处、澄清保护机制。大力提拔使用优秀干部,中央省委表彰的20名优秀县委书记全部得到提拔重用,省委表彰的100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中符合条件的全部提拔重用。扎实开展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有效拓展,干部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展现出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

       育人才聚贤能 汇天下英才助川发展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组织系统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服务创新驱动聚才育才,改革体制机制用才励才,推动人才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以制度红利释放人才红利。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提出扩大用人单位人事自主权10条政策、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16条政策,配套制定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办法、服务高层次人才12条措施等60余个改革文件,着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完善军民人才深度融合发展机制,与12家军工集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创建首个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建立16家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及产业孵化中心,着力打通“军转民”“民参军”双向流动渠道。2017年底,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715.54万人,比2012年增长30.7%,以人才发展推动四川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以人才开放促进全域开放。加强省校省院省企战略合作,与清华大学等18所国内外知名高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石油集团、国家电网公司等30多户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调推进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浙江大学四川工业技术研究院,建成川港科技创新人才基地;开辟海外人才来川绿色通道,建成全国第四个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大规模开展招才引智,连续多年赴欧美发达国家开展专项招才,持续举办知名高校活动周、港澳地区四川活动周等。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海科会”吸引2000余名海外高端人才和1000多个海外高新科技项目签约四川,依托省“千人计划”累计支持引进1008名海内外高端人才和92个高层次团队来川创新创业,引进一个人才、聚集一个团队、兴起一个企业的人才效应逐步显现。

  以人才支撑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每年选送1000余名经营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家赴国内外知名高校、发达地区进行系统学习;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建成202个大学生创业园和7个省级大学科技园,推动109所高校建成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2017年大学生创业人数比2012年增长200%,省内高校毕业生留川就业率连续5年超过60%;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5年来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64万人。

  以人才扶贫助力精准脱贫。制定引导教育卫生人才服务基层8条政策、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18条政策等,大规模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着力打好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组合拳”,制发10个重点领域和24个重点人才工程实施方案;以千名干部人才援藏援彝行动、专家下基层行动等为依托,每年统筹选派3000余名干部人才到三州挂职帮扶、4000余名紧缺专业人才到基层援助服务;牵头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深度贫困县脱贫帮扶工作的意见》,推动省内经济较发达的7个市和35个县(市、区)结对帮扶藏区彝区45个深度贫困县,持续开展全域结对帮扶,最大限度动员各方精锐力量来啃最硬的骨头;全面实施人才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招引、人才援助、人才稳定“五大工程”,到2020年底,将为深度贫困县定向培养1.05万人、重点培训17.59万人、招录招聘4.9万人,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的“永久牌”本土人才队伍,以人才振兴推动稳定脱贫和发展振兴。

       抓基层打基础 全面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落地才能生根,根深才能叶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组织系统坚持重心下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分类施策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对农村基层、城市基层、产业园区、社会组织、机关单位、高等学校、国有企业等7大领域基层党建逐一开展调查研究,逐一出台政策文件,逐一召开会议部署。在农村基层,制定出台乡、村党组织工作运行规则,实施薄弱村空壳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攻坚行动,开展“村霸”问题专项治理,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在城市基层,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接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促进党建工作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发展;在国有企业,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持续推动39项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在产业园区,通过抓园区党建促园区发展“1+3”组合拳,推动13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部建立党工委、党群工作部和党群服务中心;在社会组织,探索构建在社会组织章程和等级评估中强化党建工作要求的制度体系,从源头介入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在高等学校,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抓好院系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优秀中青年教师党员发展计划,推行在学生社区、公寓、社团中建立党组织;在机关单位,持续整治“灯下黑”问题,开展“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推动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同时,扎实抓好公立医院、中小学、民办学校和党建带群建工作,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强起来。

  持续用力加强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实施“千名好书记”培养引领计划和“万名人才回引工程”,回引18574名外出务工经商能人进入村党组织班子,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3.8岁,大专以上学历的提高18.5%。实施3年10万名村级后备干部培育工程,为每个村培养储备2名以上后备干部,全省确定村级后备干部12.6万名。推广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工作法,依托3680个青年人才党支部直接发展党员1.4万名。动员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投入抗击重大自然灾害,“4·20”芦山强烈地震、“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8·8”九寨沟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鲜红的党旗在抢险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

  坚持不懈抓实抓好党支部建设。持续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每年整顿一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抓好乡村班子运行分析研判,全面掌握换届后4281个乡镇和4.58万个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干部履职情况。健全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全面推行主题党日活动,广泛开展共产党员示范行动,出台乡村党组织运行规则,编制中小学校、非公企业、社会组织3类党建工作手册。推进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广泛开展“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全省所有建制村都有1个城市基层党组织结对联系。全省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63.6%、68.6%。

  全力以赴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制定组织工作服务推动脱贫攻坚“八条意见”,市县乡三级层层组建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坚决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出台激励贫困县党政正职干事创业的若干措施、关心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系列政策,每年对贫困县领导班子开展综合分析研判、对党政正职开展全覆盖谈心谈话。推动优秀人才向脱贫攻坚一线聚集,从省直机关选派88名优秀干部挂任贫困县扶贫专职副书记、422名年轻后备干部挂任深度贫困县重点乡镇扶贫专职副书记,全省选派5700多名干部组成凉山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向115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9755个非建档立卡贫困村分别选派“五个一”“三个一”帮扶力量,在行政村全覆盖开办农民夜校4.58万个,广泛开展“艰苦创业”“脱贫争先”“感恩奋进”三项教育,各级组织部门开展“三个走遍”专项督导,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证。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永远在路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省组织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尽责、接续奋斗,不断提升四川组织工作质量和水平,努力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上一篇:我州召开全州检察机关贯彻落实中央扫黑除恶第10督导组......
  • 下一篇:坚决打赢藏区彝区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