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书写新时代的甘孜答卷

甘孜日报    2018年12月19日

编者按:

即将过去的2018年,州委常委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团结带领全州干部群众锐意进取、拼搏实干,加快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全州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奋发有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为展示全州2018年的工作,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盘点2018》栏目,敬请关注。

◎本网记者 马建华

东海路剪子弯天路十八弯。

欢乐挤奶人。

美丽新村展新颜。图片均由本网资料库提供


时间的年轮,刻印下奋斗者的足迹。

2018年,全州深化改革重任依然在肩,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航船悄然行驶,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脱贫攻坚、依法治州、产业富民、交通先行、城乡提升、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人民群众不断收获归宿感、幸福感,州委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即将迈过成就辉煌的2018年。

这一年的8月27日,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决定,将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坚定不移实施 “六大战略”。8月28日,“三创联动”动员部署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8月29日至30日,甘孜州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动员部署暨“六大战略”现场推进会召开。

蓝图绘就,奋勇争先。我州在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中,开启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新征程。

岁末深冬,全州各级各部门正强化责任担当全力冲刺,坚决打好全年工作“收官之战”。呼应百万甘孜儿女的深切期盼,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传来捷报, 12月15日,68辆重载大货车列队通过雅康高速泸定兴康特大桥,经过4天的“体检”,兴康特大桥通过“期末考试”即将通车,同时泸定到康定段的高速公路也正在加紧施工,力争年内实现雅康高速全线通车;12月8日上午,校验飞机在甘孜格萨尔机场跑道平稳着陆,这标志着甘孜格萨尔机场飞行校验正式开始,并将于2019年通航,我州将成为我省首个拥有3座民用机场的市州。

回望即将过去的2018年,群众关心的大事要事,都有项目支撑、都有政策保障、都有进展成效——

预计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022元和11540元。成绩背后是州委高举旗帜、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州人民砥砺奋进的铿锵足音,是117万甘孜儿女奋力开创美好未来的强劲动力。

东方风来春潮起,弄潮儿向涛头立。到2020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将在我州变为现实!

脱贫攻坚

奔康路上不落下一村一户一人

隆冬时节,甘孜县连绵群山白雪皑皑。步游道、湖水环绕的河坝村充满了诗情画意。

村民贺建华细数2018年的收入,不禁喜上眉梢:“我的装载机和挖挖机一年收入10万元,温泉收入13万元。我们村80%的人家年收入都在20万元左右。”贺建华自豪地说,过去,我给别人打工,现在别人给我打工。前几年,贺建华投资168万元修建了具有甘孜民居特色的两层楼房,2016年,县上鼓励他经营农家乐,他又开办了温泉服务,现在温泉收入已经成为他家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优美的生态环境,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美好的产业发展前景,河坝村已成为甘孜县幸福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

邓珠泽荣一家多年前从道孚县八美镇移居到各卡乡,因为在村上没有分到土地,家里的开销都靠政府的福利政策和挖虫草、采松茸的收入,只能勉强度日。去年,该县康巴渠德农牧事业发展合作社与该村达成了定点收购牛奶的协议,邓珠泽荣依靠政策的支持成为了一名养牛户。2017年,他养了50多头奶牛。光是卖奶制品的收入就有近十万元;村合作社的5亩高原草莓,产值近12万元,他家从中获得了几千元的劳务收入和分红收入。有了这两项收入,邓珠泽荣一家迅速由特困户过上了小康生活。

“今年种了10亩羊肚菌,按目前长势,预计亩产400斤鲜品没问题,加之今年鲜菇价格稳定在60元左右,又将是一个丰收年!”泸定县田坝乡上松村雪山食用菌种植基地负责人李守城介绍,除去所有成本纯收入上万元。

菌类是甘孜高原的特色产品,也是老百姓的创收门路,这一年来,网红松茸依然在雅江精彩上演“财富盛宴”,一颗颗松茸演绎传奇故事,做出了一道道“高原美味”。

八角楼乡帕姆林村51岁村民卓呷说,“县上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我们捡的松茸卖给公司,价格公道;我和女儿还在公司打工,每人每月有3000元工资,松茸让我们找到了大钱,给我们带来了好福气。”

一年来,州委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尽锐出战,精准施策,深入实施扶贫攻坚战略,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夺取新胜利。

聚焦精准施策,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投入财政资金155.67亿元实施扶贫项目5543个,大力推进住房安全、产业发展、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就业增收、基础设施、生态扶贫“七大攻坚”行动,集中攻坚雅砻江上游4县24个乡镇交界地区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堡垒”,泸定县摘帽通过国家验收并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摘帽工作先进县,今年康定、丹巴、九龙、乡城等5县(市)摘帽、463个村退出、48301人脱贫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创造了我州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实事,全面推行15年免费教育,深入推进包虫病综合防治,农牧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增强。

立下愚公移山志,不信东风唤不回。一年来,我州各族干部群众正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奋力拼搏,乘势而上,与全国人民一道大踏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乡村振兴

打造甘孜藏区全面小康升级版

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指出:要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升级版。启动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示范村282个,首批整合资金1.45亿元打造示范村39个,立足东南北区域实际,梯度推进雅砻江、金沙江流域乡村振兴,确定金沙江、雅砻江流域乡村振兴67个试点村,确保“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

旅游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敲门砖,以全域旅游统揽产业发展,推进农旅、牧旅、文旅深度融合,把旅游业打造成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立足大渡河流域区位、气候产业基础等优势,州委、州政府决定在康定、泸定、丹巴三县(市)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实现示范区率先摘帽、率先奔康,高质量、高标准引领全州乡村发展, 2020年基本建成以“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为主题定位的特色产业带;2021-2022年全面巩固提升,生活富裕、生态宜居、和谐稳定、团结进步的现代化新型农牧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资借鉴的标本和样板。

9月3日8时许,康定市麦崩乡为舍村村民张雪良家人声鼎沸,20多名工匠正按设计对张雪良家的老寨子雕房实施“整容手术”。

康定市麦崩乡是康定市鱼通文化的腹心区,老寨子雕房、土司官寨遗址、鱼通服饰是当地极具特色的文化本底。特别是贫困村为舍村,90%的民房都是老寨子雕房,木石材质、飞檐雕梁、通天转梯堪称传统建筑的“活化石”。

按照康定市委市政府的建设计划,到明年10月1日前,麦崩乡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将完成游客中心、观景平台、官寨大门和村民房屋民宿打造,开门迎客。目前,施工方正倒排工期组织人员加紧施工。

按照“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大渡河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建设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加强对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以及原生态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打造一批独特风格的民居村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拓宽就业渠道,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农牧区变景区、农牧民变股民。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引水渠。我州紧紧围绕产业扶贫持续攻坚,拓展3个百公里脱贫奔康产业带建设成果,打造大渡河流域阳光康养、生态农林、生态畜禽三个百公里产业带,发展全域旅游、康养休闲、特色农业、民族手工艺等绿色产业。着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成片成带成规模推进产业扶贫。

东部建成12000亩羊肚菌产业带,发展10000亩核桃、10000亩花椒标准化示范基地,打造“花海花湖鲜花山谷”景观;

北部建设20000亩春油菜基地、300亩大葱基地、40万棒黑木耳基地、5000亩百合产业园区,建设“飞地”产业基地引导48个村建成蔬菜大棚100栋、78000平方米;

南部打造以甲洼、濯桑、藏坝三乡为核心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日基生态食用菌产业园区,建设巴塘2000亩核桃种植示范基地。

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唱好“林中曲”,从5A景区到农家小院,从“飞地”园区到产业“长廊”,从传统藏药到新生“蓝逸”…… 甘孜大地上“三个百公里”产业示范带正在铺开,产业立体格局正在形成,特色农牧产业发展带来的群众增收现象随处可见。

乡村振兴蓄势待发,甘孜大地一个个乡村正在苏醒、一片片乡景正在蝶变、一处处乡风正在改善。

“三创联动”

奋力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战略举措。一年来,州委坚定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省委书记彭清华来州视察调研重要指示精神,举全州之力启动实施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三创联动”。

巴塘县卓嘎林乡村酒店老板说,去年他家仅民居接待收入就有12万元。丁杰东是稻城县亚丁村的建卡贫困户,由村里帮助协调将他家风情浓郁的藏家小楼出租给景区旅游公司,年终一结算,25万元的收入摆到他面前,惊得他目瞪口呆。亚丁村其他34户村民的闲置房,也都在当地旅游产业的辐射中齐刷刷变成了“脱贫树”。

我州深度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施旅游产业富民、旅游产业带动、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培育等“六大工程”,建立“企业+资源”“新建+保护”“股份+资产”“就业+保险”的景区开发模式,走出一条“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农牧民变股民”的旅游脱贫之路,培育旅行社21家、涉旅企业达3万家,旅游宾馆酒店5130家,拥有客房14.6万间,床位数23万张。2017年乡村旅游带动1.8万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人均年增收804元。

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指出:我州将构建环贡嘎山旅游圈、环稻城亚丁旅游圈、环格聂山旅游圈、格萨尔文化旅游带、中国最美高原湿地“三环一带一地”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建设旅游目的地、特色旅游产品、旅游营销、旅游服务保障、旅游扶贫新格局五大体系;补齐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服务管理、体制机制短板,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实现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服务供给全域配套、景区治理全域覆盖、相关产业全域联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康定普沙绒乡的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绿波涌动、花团锦簇、水鸟飞翔。荷花湖森林公园年创旅游收入50万元,带动当地村民年收入100万元。普沙绒乡长草坪村村民白玛说:“以前这里是荒山野岭,当初种树,只是为了让山上绿起来、水清起来,做梦都没想到国家会给这么多钱!如今,又开发旅游,我们依托旅游搞民居接待、为游客提供马匹,路修通了、收入高了、房子漂亮了、日子过好了,心里很高兴。”

放眼甘孜,从城市到农村牧区,高低起伏的青翠,错落有致的景观,“绘”成了一幅壮美的绿色画卷,使得甘孜绿意盎然,魅力无限。

移步皆是景,远眺满目春。全州选聘生态公益岗位9203人,兑现劳务工资3997.4万元,一大批贫困家庭因此退出脱贫。环境就是民生,生态就是美丽。我州大手笔建设自然保护区,建成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湿地公园17处,创建省级生态乡镇4个、州级生态村968个。去年12月20日,首届“中国最美森林”评选揭晓,全国15处森林景观入选,我州就占了3席。

我州大力实施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构建“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立体生态格局。以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为契机,2019年稻城县建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到2020年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空间开发格局,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标准;2021年泸定县在全州范围内率先完成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试点任务,2022年前完成康定市、丹巴县、九龙县、炉霍县创建任务;到2023年全面建成甘孜州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甘孜生态文明建设全省领先。

行走甘孜,维护民族团结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各民族亲如一家、守望相助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在甘孜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民族团结的故事随处可见。

九龙县子耳乡万年村生活着汉、彝、藏3个民族的村民,一直以来大家和睦相处。前些年,彝族村民木古挖石因一场意外,导致大腿骨折,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而他的儿子身患残疾,父子俩相依为命。平日里,藏族村民送来腊肉,汉族村民送来大米,彝族村民送来蔬菜,大家待他们像自己的家人一样。木古挖石家要修房,大家自愿投工投劳,按照新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帮他把新房建好。

通过深入扎实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甘孜大地上,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州以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目标,使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共识更加牢固;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使民族团结进步民心基础更加坚实;强力实施依法治州战略,使民族团结进步和谐氛围更加浓厚。截至目前,我州有21人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8个单位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100人被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300人被评为全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户)、266个单位荣获全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之树已深深植根于全州各族人民心中,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交通先行

阔步踏上奔康路

冬日暖阳,丰收后的甘孜县农牧民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幸福感写在脸上。该县拖坝乡移民新村村民思德说:“如今交通方便,我不但住上了好房子,而且还学会了种植大棚蔬菜,搬迁当年我家的收入就达到了3万多元。我打算买一辆大货车,把村里的蔬菜销往周边的白玉、色达、石渠等县,增收的渠道更多了!”今年6月,在甘孜县虫草主产区达通玛草原,上万虫草采挖大军陆续聚集,与往年不同的是,沿途看不到人背马驮的景象,只见摩托、拖拉机等农用车辆有序前进,这一切得益于全县启动冬季牧场和夏季牧场道路建设。2018年,甘孜县被评为第二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实现了“三州”地区示范县创建工作零突破。

12月15日,正在成都出差的白玉县交通运输局职工刘亚,从成都驱车到白玉,只用了13个小时,更加快捷的交通,让刘亚感受到了“飞”一样的感觉。“今年,全县156个行政村就有150个村实现了道路硬化。”刘亚高兴地说,过去,村民要走两三天的山路,现在,骑上摩托车只要两个小时就能到县城,格萨尔机场即将建成通航,白玉县城到机场只要两个多小时,到成都最多4个小时。交通巨变,白玉人民走在幸福的小康路上。

如今,在幅员15.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国省干道犹如一条条生命之弦,把甘孜州18个县(市)紧紧相连,3.2万公里的农村公路编织成一张巨大的路网。

康定机场、亚丁机场、即将通航的甘孜格萨尔机场,三大机场构建便捷的“空中走廊”。第四轮“甘推”将完成新改建公路5498公里,计划完成投资214亿元。

截至11月,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3.2亿元,完成目标的119.46%,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投资目标。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20.04亿元;国、省干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2.99亿元,18个续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预计年底前完成554公里;农村公路已完成投资50.63亿元,累计建成通乡油路226.8公里,累计建成通村硬化路5789.7公里,预计年底完成6100公里,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今年我州5个脱贫摘帽县(市)交通建设扶贫任务和463个脱贫退出村通村硬化路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12月5日举行的交通先行专题工作会明确提出,我州交通建设要突出“第四轮‘甘推’项目落地”“出州通道建设的前期工作”“旅游环线公路建设”“县与县之间联网路建设”等4个重点,全州上下要围绕打造川西北交通枢纽,全力构建“进出通畅、‘铁公机’齐上、成环成网、安全便民、服务完备”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补齐发展短板,优化发展环境,最终实现畅通甘孜目标,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交通保障。

汽车飞驰,飞机翱翔,群山开颜。一条条正在不断延伸的交通大动脉,宛如甘孜州经济社会腾飞的巨龙。再筑天路,山不再高;畅通甘孜,路不再远。这是117万甘孜儿女在“实施‘六大战略’、夯实‘五大基础’、决胜全面小康、确保长治久安”生动实践中的铿锵足音,这是甘孜高原完成“走出大山”的一次历史飞跃,这是开启山门迎接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一次伟大穿越。

从严治党

巩固甘孜良好政治生态

“这次虽然受了灾,但多亏有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保护了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灾后,他们又想尽一切办法确保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党员干部在的地方,我们就有家的感觉,一点都不担心了。”喝着热气腾腾的酥油茶,得荣县莫丁村贫困户志玛笑呵呵地说。

11月16日,白格堰塞湖洪峰过境后的第3天,初冬的高原寒意渐浓,而莫丁村党支部书记洛绒达瓦家里却温暖如春,不少干部群众围坐在火塘边,喝着热腾腾的酥油茶,为了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洛绒达瓦将自己的家设成临时安置点。

疾风知劲草。在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应急抢险救援中,上万名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在“大考”面前奋勇争先、担当担责,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年来,我州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切实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断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突出政治建设统领,始终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从4月中旬到9月底,全州“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在各级各部门蓬勃开展,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主题,开展专题学习1.3万余场次、专题讨论近3000场次,形成27个重大调研课题成果,引领全州上下在全省发展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我州实施人才振兴工程,培养与“六大战略”相匹配、与“三创联动”相适应的各类人才,开展机关党建“灯塔”行动、农牧区软乡弱村集中整顿,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培树典型示范1394个,整顿后进组织429个,实施以宣教聚力、文化浸润、文明引领、法治普及、典型示范为主要内容的润育工程,完善容错机制,为30名干部澄清事实,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出台史上最严规范公务活动和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两个规定,开展“雪域清风”政治纪律大整肃、扶贫领域大查处、扫黑除恶大治乱专项行动,查处“四风”问题和腐败案件177件293人;以高度政治自觉接受中央和省委巡视,坚决做好政治、环保、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巡视“后半篇文章”,发挥州委巡察利剑作用,开展5轮巡察,反馈整改问题391个;坚持“好干部”标准,调整配备184名干部,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实干型执政骨干队伍。深化作风建设固本,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持续用力惩贪治腐,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防“四风”问题反弹,重拳惩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坚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加快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年来,瞩望甘孜大地,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改革发展欣欣向荣。眺望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一定会创造更大奇迹。迈向新征程,我们更加自信坚定。




  • 上一篇: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
  • 下一篇:我州召开2018年度县(市)委书记和县(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