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太阳部落石渠

甘孜日报    2018年12月27日

今日石渠。

石渠旧貌。


医疗专家为包虫病患者手术治疗。

洛须美丽新村。

前言

清晨缕缕霞光,划破黑夜的大幕,慢慢苏醒这片神奇的土地,照耀着天空,也照耀了辽阔的草原。石渠县是四川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县,广袤的扎溪卡草原,从石经城到湿地,从寺庙到山川,静谧的湖泊,连绵的群山,翠绿的草原,蜿蜒的河流……。在世界最美湿地之一的石渠,凝视自然的奇迹,看这一片绿色铺展开来蔓延至天际,动物们撒欢奔跑、漫步草地,嬉戏打闹也不时回头张望,这不仅是高原的生灵,更是扎溪卡最美的一抹风景。

◎县委中心报道组 甘孜日报记者 马建华 游飞 文/图

粮仓里,堆满了青稞、大米、小麦、奶渣等2000多斤粮食;冰箱里,塞满了牛羊肉等过冬物资;厨房里,一排排锃亮如新的炊具整齐地排列在橱柜上;灶膛里,炉火烧得火红正旺,照得整个整个屋子都暖融融的。倒油、炒肉、加菜,只几分钟,一盘白菜炒牛肉就在降拉姆手中熟练地出锅,屋里顿时香飘四起。

看着灶台上忙碌着的准儿媳,在一旁烧火的四郎拥措满心欢喜,11月30日,在喜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石渠县真达乡傲一村的拥措奶奶家年底也即将迎来一件大喜事,33岁的小儿子根腰终于要娶媳妇了,新娘,就是这位能干的降拉姆。对于已年满70岁的四郎拥措来说,幸福生活不过如此。

33年前,刚生下小儿子根腰后,丈夫就不幸过世。四郎拥措带着两个儿子,挤在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泥墙木屋里。因为缺少劳动力,很多时候,一家人只能靠乡亲们的接济勉强度日,“那时候生活是真苦,如果有余钱,才会在过年买点糖,就着糌粑吃,算是过节庆祝。”

一直以来,四郎拥措的最大愿望,就是一家人不愁吃穿,两个儿子都能顺利成家。这些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陆续关心帮助下,大儿子在外地结了婚,而小儿子的婚事,却因为家里经济困难,一直被耽搁下来,成为四郎拥措的一块心病。

怎么提高家里的经济收入,脱贫致富,帮小儿子成婚?这不仅是四郎拥措的事,从国家层面,到当地党委政府,也一直在努力想办法。

上世纪末开始,为加强生态保护,国家先后实行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等政策。属于高原林区和牧区的真达乡,也享受到此政策红利。从此,四郎拥措家每年都拥有了一笔固定的惠民资金收入。

真达乡地处川西高原,临近青海玉树,是四川西部最偏远的一个乡,被几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大山包围,交通极为不便。长期以来,当地老百姓的主要收入,都来源于每年上山挖些虫草和当地土特产人参果来卖,收入极不稳定。怎样拓宽老百姓增收渠道?要致富,先修路,当地争取到1.5亿元资金,修通了一条全长98公里的柏油路,连接到石渠县城。当地牦牛肉肉质好,很有市场,真达乡就利用集体经济,办起风干牦牛肉厂,组织村里的劳动力免费参加技能培训,争取务工就业岗位。

根腰就参加了免费技能培训,现在已经是风干牦牛肉厂的一把务工好手,和乡亲们一起,将牦牛肉厂经营得红红火火。不仅有务工工资,每年家里还能获得集体经济分红。

翻开四郎拥措家2018年的账本,转移性惠民资金收入9872元,集体经济分红15200元,虫草收入8000元……加上务工等,全家一年收入超过了四万元。

收入上去了,四郎拥措家也顺利地脱了贫,生活变得越来越好。2016年,四郎拥措家在老土木房旁,修起了五间宽敞明亮的砖混新房,装修时特意铺上了气派的瓷砖地板。老屋子也没拆,现在用来堆柴。“以后要让小辈们记住我们曾经所受的苦,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四郎拥措感叹地说。

对于四郎拥措来说,这些年喜事一桩接一桩,2018年更是个幸福的年份,小儿子根腰上山挖虫草时认识了邻乡的降拉姆,谈起恋爱。如今两人已订婚,年底就将办宴席等仪式。拥措奶奶多年来的心愿,终于得到满足,“这真心得感谢党委政府,感谢改革开放。”

一座城

生命禁区 书写奔康新篇

宽阔的大马路、整齐美观的民宅、红绿灯、漂亮的路灯……如果不是眼见为实,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是曾经牛羊与行人共同行走的石渠县城。

石渠县有“世界最美湿地、千年唐蕃古道、石刻艺术王国、吉祥太阳部落”之称。40年前的石渠,不曾看见砖混结构的房屋及成型市政道路,不曾喝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夜晚漆黑一片,夏天灰尘漫天,冬天泥泞坑洼。曾经的石渠,城市建设缓慢,商贸萧条,人居环境不尽人意。

40年弹指一挥间,40年砥砺奋进。如今,石渠县城基本形成 “三横三纵”、洛须镇“两横三纵”、色须镇“三横四纵”的城镇布局,城乡提升战略有力推进了土特产加工、民族手工业制品和旅游服务业的集聚发展。

昔日“生命禁区”,今日高原明珠。石渠县深入挖掘石刻文化、帐篷文化、牧人文化及真达锅庄、牧人山歌等文化艺术资源,融入特色街区打造、整村提升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石渠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的特色风貌名片,逐步提升石渠县城面貌。形成“强化县城尼呷镇、洛须镇两核,培育色须、虾扎、温波三极,构建以国道345线、省道217线和国道215线和洛须——石渠——达日的连接线为城镇发展的H形空间联系轴三线,发展金沙江城镇和雅砻江城镇两区”的城镇空间结构。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目标,以加快中心城区、重点镇和新村建设为突破口;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镇功能、配套基础设施、规范建设管理为着力点;重点围绕县城风貌改造和洛须镇唐番风情小镇建设,不断推动城乡面貌提升,2018年全县项目建设88个,总投资63.83亿元。利用援藏单位成都市金牛区的项目资金和智力优势,在未来三年内,金牛区计划投入1500万元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帮扶资金,实施特色风貌塑造,逐步提升石渠县城乡环境面貌。通过配置环卫垃圾桶、垃圾压缩清运车等城市管理设施设备,指导实施城乡风貌建设、特色村基础设施建设、民房加固风貌打造等整体提升项目等,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能力。

一份份实实在在的民生清单,换来农牧民群众幸福的笑脸,2018年,石渠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04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488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572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顺利完成46个贫困村“摘帽”和1406户5564人脱贫,投资1635万元新建村民活动中心31个;投资1639万元,完成46个贫困村路灯、垃圾池、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46个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投资2685万元,实施“四小”项目24个;投资4.39亿元完成2018年、2019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集中安置556户2039人,分散安置1366户4813人;落实扶贫“四项基金”,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2552万元;解决驻村工作经费150余万元;抓实抓牢与金牛区、深圳市、中粮集团等帮扶单位的工作衔接,形成社会扶贫帮扶大格局。

投资17.3亿元,完成通村(通乡)道路建设2447公里;提前实施2019年通村通畅项目;投资6.5亿元,开工建设S457线石渠至洛须段;G345线宜牛至达日四川境内段改建工程已完成路基建设81公里;G215线洛须至玉树段改建工程已完成路基建设48公里,德格柯洛洞至洛须段改建工程已完成工可评审;开通农村客运专线2条,告别了石渠无农村客运的历史。

投入888万元,全面落实营养改善计划;新招录教师92人,全县在校学生15769人,比去年增加1814人;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兑现各类保障性资金6676万元;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加大教育扶贫力度,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落实贫困学子关爱工程,发放教育扶贫资金100万元、助学贷款204万元;县人民医院、县藏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创建省级评审。

4526米的海拔高度,是扎溪卡儿女用信念坚守的高度;25191平方公里的广度,是扎溪卡儿女用智慧呵护的广度;10.1万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热度,是扎溪卡儿女用激情燃烧的热度。在广袤的扎溪卡草原,石渠儿女齐心协力书写全面奔康的新篇章。

一段记忆

多管齐下 围剿包虫病

平均海拔4250米的石渠县,地处川西高原,独特的高原风光和民族文化让人向往。初冬时节,扎溪卡草原早已白雪皑皑,寒气袭人。

石渠县虾扎乡二村泽绒家的钢炉里蹿起红红的火苗,茶壶里的清茶嗞嗞地冒着热气,“不要怕,我们喝的是深水井的水,不会被传染包虫病。”现年62岁的泽绒乐呵呵地给记者端上一碗清茶,由于长年生活在牧区,卫生习惯差,他不幸染上了包虫病。确诊后,手术治疗花费不菲,但他自己只承担了100多元。“现在,我恢复得差不多啦,放牛骑马都没问题。”

泽绒坐在暖和的客厅里,开心地聊起他抗“虫癌”的经历。“虫癌”是当地人对包虫病的称谓。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在石渠县长期流行肆虐,据石渠县卫生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当地包虫病患者共计7195人,全县包虫病发病率一度在7.5%左右。泡型包虫病患者5年存活率不足50%,10年死亡率高达90%。2005年以来,石渠县包虫病患者已死亡600余人,患者不仅有普通农牧民,还有基层干部,甚至有一线防疫人员。

“开始知道自己得了病,很怕。后来每天早晚按时服药,每隔半年做B超复查,一分钱不用花,医生全程跟踪我的病情,现在好转了很开心。”泽绒高兴地说。

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石渠县包虫病防控工作。2015年11月,四川省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在石渠全面展开。石渠县采用虹膜——指纹——身份证号三位一体的识别方式,对居民进行包虫病筛查识别。被筛查者通过扫描虹膜、指纹、录入身份证号码一系列的程序后,由系统产生唯一的二维码。医生通过扫描,即可了解病患的身份信息和检查结果,处置效率大大提高。目前,在石渠县医院和乡镇中心卫生院都设立了包虫病免费筛查窗口,常年提供筛查服务。石渠县建立了包村干部、医生与患病群众之间的结对帮扶、病员随访管理制度,让患者解除后顾之忧。

石渠县通过打深水井,有效取代地表水成为居民生活用水,阻断传播渠道,实现聚居点安全饮水全覆盖。2015年攻坚战启动以来,全县89个定居点打深水井523口、52处自流饮水为聚居点群众提供安全饮水。

“手指并拢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这是泽绒在学校读书的孙子学习“七步洗手法”后,回到家里教家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在,全县的学生们每天都要唱《包虫病防治之歌》,跳“洗手舞”,每周还增设包虫病防治课程。包虫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由过去的30%提高到87.94%。综合防治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形成了高原偏远地区包虫病防治的“石渠模式”。到目前为止,全县已筛查88102人,确诊患者6453人,已实施手术治疗748人,临床治愈698例;应服药病人规范服药达95%,手术及时率达80%;从2016年起,财政部连续5年每年通过中央转移支付投入2.2亿元,专项用于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卫生部门还对包虫病患者实行药物全免费,手术费、交通费通过医保、补助加以解决。

民生工程不畏艰难,治理“虫癌”牵动民心。“力争到2020年基本控制包虫病流行”。在人们的齐心协力下,消灭包虫病的战争已看到胜利的曙光,而这一份信心,都是在惠及民生中凝聚起来的民心。

一个人

拥措奶奶的儿子娶媳妇了

粮仓里,堆满了青稞、大米、小麦、奶渣等2000多斤粮食;冰箱里,塞满了牛羊肉等过冬物资;厨房里,一排排锃亮如新的炊具整齐地排列在橱柜上;灶膛里,炉火烧得火红正旺,照得整个整个屋子都暖融融的。倒油、炒肉、加菜,只几分钟,一盘白菜炒牛肉就在降拉姆手中熟练地出锅,屋里顿时香飘四起。

看着灶台上忙碌着的准儿媳,在一旁烧火的四郎拥措满心欢喜,11月30日,在喜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石渠县真达乡傲一村的拥措奶奶家年底也即将迎来一件大喜事,33岁的小儿子根腰终于要娶媳妇了,新娘,就是这位能干的降拉姆。对于已年满70岁的四郎拥措来说,幸福生活不过如此。

33年前,刚生下小儿子根腰后,丈夫就不幸过世。四郎拥措带着两个儿子,挤在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泥墙木屋里。因为缺少劳动力,很多时候,一家人只能靠乡亲们的接济勉强度日,“那时候生活是真苦,如果有余钱,才会在过年买点糖,就着糌粑吃,算是过节庆祝。”

一直以来,四郎拥措的最大愿望,就是一家人不愁吃穿,两个儿子都能顺利成家。这些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陆续关心帮助下,大儿子在外地结了婚,而小儿子的婚事,却因为家里经济困难,一直被耽搁下来,成为四郎拥措的一块心病。

怎么提高家里的经济收入,脱贫致富,帮小儿子成婚?这不仅是四郎拥措的事,从国家层面,到当地党委政府,也一直在努力想办法。

上世纪末开始,为加强生态保护,国家先后实行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等政策。属于高原林区和牧区的真达乡,也享受到此政策红利。从此,四郎拥措家每年都拥有了一笔固定的惠民资金收入。

真达乡地处川西高原,临近青海玉树,是四川西部最偏远的一个乡,被几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大山包围,交通极为不便。长期以来,当地老百姓的主要收入,都来源于每年上山挖些虫草和当地土特产人参果来卖,收入极不稳定。怎样拓宽老百姓增收渠道?要致富,先修路,当地争取到1.5亿元资金,修通了一条全长98公里的柏油路,连接到石渠县城。当地牦牛肉肉质好,很有市场,真达乡就利用集体经济,办起风干牦牛肉厂,组织村里的劳动力免费参加技能培训,争取务工就业岗位。

根腰就参加了免费技能培训,现在已经是风干牦牛肉厂的一把务工好手,和乡亲们一起,将牦牛肉厂经营得红红火火。不仅有务工工资,每年家里还能获得集体经济分红。

翻开四郎拥措家2018年的账本,转移性惠民资金收入9872元,集体经济分红15200元,虫草收入8000元……加上务工等,全家一年收入超过了四万元。

收入上去了,四郎拥措家也顺利地脱了贫,生活变得越来越好。2016年,四郎拥措家在老土木房旁,修起了五间宽敞明亮的砖混新房,装修时特意铺上了气派的瓷砖地板。老屋子也没拆,现在用来堆柴。“以后要让小辈们记住我们曾经所受的苦,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四郎拥措感叹地说。

对于四郎拥措来说,这些年喜事一桩接一桩,2018年更是个幸福的年份,小儿子根腰上山挖虫草时认识了邻乡的降拉姆,谈起恋爱。如今两人已订婚,年底就将办宴席等仪式。拥措奶奶多年来的心愿,终于得到满足,“这真心得感谢党委政府,感谢改革开放。”





  • 上一篇:迈向高质量发展——2018四川经济新格局
  • 下一篇: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甘孜监管分局正式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