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01月05日
2019年全州经济工作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系列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以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全面推进“三创联动”和努力建设“一区三地”为抓手,抓好“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19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第一产业增长4%左右,第二产业增长10%左右,第三产业增长8%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0%左右,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左右。
2019年全州经济工作九大重点任务
1、坚持以全域旅游为主线,形成特色产业新优势
坚持“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产业发展思路,以全域旅游统揽产业发展,构建全域旅游、特色农业、清洁能源、中藏药业、大数据、新材料协调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富民优势转化。
优先发展旅游业
力争接待游客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5%、38%以上。
有序发展电矿产业和清洁能源业
推进雅砻江、金沙江、大渡河“两江一河”流域重点水电和光伏新能源开发,推进力邱河流域水电自主开发,积极建设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
积极稳妥开发矿产资源
加快构建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
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强力培育大数据中心、新材料制造等绿色高载能产业。
要加快发展特色产业
发展壮大三个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带、二个百万亩特色农林产业基地,全力创建一批省级、州级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打响圣洁甘孜金字招牌,推进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成片成带成规模发展。
坚持以甘孜文化塑造文化甘孜,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建好一批演艺队伍、实施一批文化项目、创作一批精品力作、开展一批重大活动,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名片。
坚持以中藏医药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推动中藏医药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实现中藏药业总产值12亿元以上。
2、坚持以脱贫奔康为头等大事,实现全面小康新胜利
年度目标任务 12个县摘帽、251个贫困村退出、7161户31242人脱贫
扎实推进三年攻坚行动,全面落实22个扶贫专项年度方案,扎实推进住房安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就业增收、基础设施、生态扶贫“七大攻坚”行动,优化人力、物力、财力等保障。
针对雅砻江上游德格、石渠、甘孜、色达4县交界地区24个深度贫困乡镇,加大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加快出台相应政策举措,进一步明确脱贫具体措施。
坚持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办好农民“夜校”,推进“四好村”建设,开展“陋习革命”,推树一批群众身边的“脱贫标兵”“致富能手”和“乡村好人”,引导贫困群众想脱贫、能脱贫、会脱贫。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把优秀农民工培养成致富带头人、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
以实施“润育工程”为载体,深化“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主题教育,巩固民族团结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加快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全面开展“回头看”“回头帮”,要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把发展短平快项目和培育特色产业结合起来,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3、坚持以乡村振兴为关键,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统筹推动乡村“五大振兴”,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八大工程”,做好乡村振兴激励考核工作。
加快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积极打造大渡河流域阳光康养、生态农林、生态畜禽3个百公里产业带。
要梯度推进雅砻江、金沙江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完成67个试点村建设任务,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目标。
4、坚持以县域经济为基础,推动区域协调新发展
东部 要发挥区位优势率先发展,带动大渡河经济带融入环成都2.5小时经济圈。
南部 要立足产业基础加快发展,依托松茸产业园区、现代农牧业加工贸易园区打造特色农业走廊。
北部 要挖掘后发潜力追赶发展,协同建设生态特色产品加工区,夯实县域经济底部基础。
5、坚持以狠抓投资为重点,强化项目建设新支撑
全力抓好省、州重点项目220个,强力推进125个续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95个新开工重点项目,着力推进30个加快前期重点项目,谋划落实一批建国70周年献礼项目,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0亿元以上,拉动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00亿台阶。
要抓前期,必须建立联系包干领导、前期工作单位、项目实施主体等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当年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在3月底前全部完成。
要强推进,进一步健全重点项目“1+4”责任体系,坚决防止“开工时热热闹闹、开工后冷冷清清”的现象。
要重储备,紧盯国家、省上政策动向和投资方向,不断加大向上对接和争取力度,力争更多的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对上“路子”、挤进“盘子”。
要严督导,持续推进“三个一”定期督导机制,坚决杜绝资金到位不开工、“假开工”等问题,严肃查处分包转包、偷工减料等违法行为。
6、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中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推进教育惠民
围绕“建设藏区一流、人民满意教育”目标,落实15年免费教育,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学前教育深化改革,推进高中教育普及攻坚,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巩固提升控辍保学成果,确保适龄儿童都要上学,做到解决一人读书、实现一人就业、带动一个家庭脱贫奔康。
推进医疗便民
实施“健康甘孜2030”,加快四级医疗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监管,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州”。
办好利民实事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抓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工作衔接,办好急难愁盼30件民生实事,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实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7、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形成全域开放新态势
要抓好经济体制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推进“专线供电”“直供电”试点,用好贫困地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研究推出更多体现甘孜特色、突出甘孜优势、解决甘孜问题、创造甘孜经验、形成甘孜亮点、对甘孜改革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改革举措,进一步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要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携手阿坝共同建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携手成都、眉山共建成甘、甘眉工业园区,携手省内对口帮扶地融入成渝经济区,携手广东对口支援地融入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合作,借力我省“全域开放、四向拓展”新态势招大引强、招才引智,推动我州资源优势与内地的人才、资金、市场、技术等优势有机结合,实现合作共赢。
要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全面落实党中央“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省委“民营经济20条”和甘孜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8条措施,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坚定信心,以更实举措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8、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先导,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
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深入实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干旱半干旱河谷治理等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要抓好污染防治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切实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和“厕所革命”,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等“八大战役”,进一步抓好中央和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要大力发展壮大生态经济
有序开发水电等生态能源,巩固发展“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立体生态格局。
要大力争创生态建设标杆县
加快推动稻城县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启动泸定县创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试点工作,带动其它县(市)开展创建,让甘孜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9、坚持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保障,营造和谐稳定新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