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云端信使”其美多吉

甘孜日报    2019年01月31日

其美多吉驾驶邮车行驶在雪线邮路上。本网资料库图

◎本网记者 田杰 马建华 宋志勇

他30年如一日,6000多次驾驶邮车往返于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累计行程140多万公里,约等于绕了赤道35圈,且没有发生一起责任事故;

他意志坚强,遭遇歹徒袭击时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守护邮件安全,身负重伤后坚持康复锻炼,以坚韧的毅力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他珍爱团结,以螺丝钉精神紧紧钉在川藏线上,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祖国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被群众誉为“雪线邮路传递幸福的使者”;

他是谁?他就是1月25日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我州长途邮运驾驶员其美多吉。请看——

“ 只要有邮件, 邮车就得走”

1月27日一大早,载誉为归来的“时代楷模”其美多吉与往常一样,驾驶着邮车踏上了从甘孜到德格的雪线邮路。

高原的冬季漫长而又严寒,冰雪覆盖的公路崎岖而又湿滑。他小心翼翼地驾驶着邮车,艰难地行驶在这条被国家交通运输部命名的“其美多吉雪线邮路”上。

55岁的藏族汉子其美多吉,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长途邮车驾驶员、驾押组组长,在这条充满艰辛与挑战的邮路上,他用30年的执着与坚守,书写出了壮美的时代传奇与出彩的大写人生。

对其美多吉而言,驾驶邮车是他儿时的梦想。德格县龚垭乡是他的家乡。在他幼小的记忆中,绿色的军车和邮运车仿佛是神奇之物,并深信能够坐在驾驶室里的人一定是英雄。

1989年,德格县邮电局购买了第一辆邮车并在全县公开招聘驾驶员,他在激烈的竞争中,如愿以偿地开上了全县唯一的邮车。这一上路,就是整整30年。

翻越雀儿山,是他开启邮路生涯的“必修课”。“翻越雀儿山,如闯鬼门关。” 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是他雪线邮路上的必经之地。雀儿山,意为“老鹰也飞不过的山峰”。山垭口海拔5050米的雀儿山公路,素有“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之称,“鬼招手”“老虎嘴”等一个个恐怖的地名让人胆寒。这段近32公里长的公路,既涵盖了坡陡、路窄、弯急、谷深等险景,又囊括了泥石流、雪崩、冰害、风搅雪等世界公路史上所有的险情,更要面对高寒、低压、缺氧等恶劣环境的威胁,被誉为“中国和世界交通史上最危险的公路之一”,致使许多老司机走到这里都脚打颤。

“我是高原上土生土长的康巴汉子,但第一次驾车翻越雀儿山时,还是紧张得一直流汗,以至于把衣服都打湿了。”他回忆起当年的惊心动魄:“那时哪有现在的柏油路,全是土石路,边走边掉渣,低头便是万丈深渊,稍不留神就会车毁人亡。”如今即便已是轻车熟路的他,对于雀儿山依旧充满敬畏,每当驾驶重达12吨的邮车经过这里时,每一次加速、转向,他丝毫不敢松懈。

其实,驾车行驶在雪域高原的凶险,他再清楚不过。21年前,同事吕幸福在翻越海拔5050米的垭口后,突发高原性肺气肿,36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雀儿山。此后,每一次经过垭口,他都会为他撒上一把龙达(祈求保佑的纸幡);2000年2月,他和同事在雀儿山突遇雪崩。雪球突然从山上滚下来,越滚越大,大雪齐膝,车辆受阻。为保护邮车和邮件的安全,他们用铁铲一点一点铲雪。这一段路,他们竟然走了整整两天两夜;2016年农历大年廿九,他开着邮车行驶在山路上。突然,对面的道路不见了,风将雪吹起来,在路上形成了一座雪山。过年了,山里几乎碰不到其它车辆,他不能离开邮车,便请求一位路过的老乡帮忙。老乡走了整整5公里带回3个热心人,5个人一起铲上两三米,就赶快把车往前开一段,清一段开一段,弯腰挥铲、上车挂挡,用了将近4个小时才最终脱离困境……

在其美多吉看来,每月20多趟次的往返频率,每年近5万公里的行驶里程,诸如此类的经历,在他眼中似乎早已成了家常便饭。采访中,他云淡风清地说:“雪线邮路是我的工作岗位,哪怕再难、再险,哪怕再寂寞、再孤独,但只要有邮件,邮车就得走;只要邮车上了路,就得保证邮件安全抵达。”

“要打就打我,不准砸邮车”

其美多吉,在藏语里有“金刚”的意思。正面看他时就会发现,他的右脸有一道明显的刀疤,透过疤痕背后的故事,确实让人肃然起敬。

2012年9月的一天晚上,他跟往常一样行驶在川藏线上。远远望去,前方有个陡坡,他熟练地将车速减慢。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群持有砍刀、铁棒、电棍的人,将邮车团团围住。危急关头,他没有犹豫便下车直面歹徒。

“要打就打我,不准砸邮车!”他在朝歹徒怒吼时,万万没有想到,砍刀和棍棒同时向他袭来。他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断4根,头盖骨被掀掉一块,左脚、左手静脉被砍断……在重症监护室躺了整整一个星期,他才挣扎着活了过来。然而,在经历了大大小小6次手术之后,伤情虽逐渐好转,但左手和左臂始终动弹不了。不愿向命运低头的他,四处求医,一位老中医告诉他说:“既然你的左手和胳膊上的肌腱严重粘连,要想恢复,必须先强制弄断僵硬的组织,再让它重新愈合。”这种“破坏性康复疗法”,使得这位铁血汉子在每次完成康复训练后,都疼得把嘴唇咬出了血。回忆起康复的那段时间,他至今都觉得后背发凉。幸运的是,在坚持锻炼了两个多月后,他的手和胳膊终于可以抬起来了。

在身体基本恢复后,同事们都劝他别再开车了,既是心疼他的身体,更怕他再遭遇不测,但他义无反顾地重返雪线邮路。

回归车队的那天,同事为他献上哈达,他却转身把哈达系上了邮车,踩离合,挂排挡,轰油门,邮车启动,他感到曾经的自己又回来了……

身体的重伤,没有让他倒下;中年丧子的他,同样是那样的坚强。2011年,他的大儿子婚期临近,却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妻子精神几乎崩溃,经历丧子之痛的他在擦干伤心的泪水之后,又开着邮车上路了……

“雪线邮路,我一生的路”

其美多吉常说,和自己最亲的除了家人和同事,就是雪线邮路沿途的道班兄弟们。记得有一天,他的邮车途经四道班时,停了下来。他下车把青菜和肉送到道班工人莫尚伟、黎兴玉夫妇手中。对于坚守雀儿山23年的莫尚伟、黎兴玉夫妇来说,“他是信使,更是亲人。”因为,邮车送来的家书和报纸,对常年驻守的道班工人们来说就是最好的精神安慰。

2017年9月,世界海拔最高特长公路隧道——雀儿山隧道通车了,邮车翻山从原来的两个多小时缩短到了10分钟内。通车前一天,他开着邮车,最后一次翻越雀儿山,去和道班兄弟们道别。那一刻,他哭了,心里却由衷的高兴。

随着网购的兴起,高原上的邮件包裹越来越多。“从前,邮车总是运进来的东西多,运出去的东西少。”他告诉记者,这几年,党的富民政策让藏区发展很快、变化很大,与内地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密切,德格印经院的精美藏经、南派藏医的藏药、高原上的土特产都通过邮车走出藏区乡村,“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趋势愈加明显。原本5吨载量的邮运车已升级为12吨,甘孜到德格每天两辆邮运车都是满载运行。

虽然邮件增多,工作量不断增大,但百姓的信任和需要却让他干劲更足了。“小时候,我特别向往开邮车,但当真正从事这项工作后,才明白了邮运对老百姓的意义。”因为,邮车上装的是党报党刊和机要文件、装的是孩子们的高考或中考录取通知书、装的是堆积如山的网购包裹,这些都是农牧民的期盼和希望。

“我每当看到老百姓拆包裹时的激动表情,心里就高兴。”他感慨地说,雪线邮路上的30年,见证着祖国对藏区的巨大扶持,每当老百姓看到邮车,就知道党和国家时刻牵挂着这里。

一个人的邮路是寂寞的,也是孤独的,但这是他的人生选择,且从来没有后悔过。“雪线邮路,既是我的人生舞台,更是我一生的路。”曾荣获“中国好人榜”“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度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等称号的他发自肺腑地说。



  • 上一篇:站成一座“山峰”
  • 下一篇:大型实景沉浸体验式剧目《飞夺泸定桥》大年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