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因地制宜推动特色发展——二论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精神

四川日报    2019年07月17日

◎四川日报评论员

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县域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特色之争。

各县(市、区)的自然禀赋、历史人文、产业基础不同,决定了发展路径的差异性。实践证明,一个县要想当上全能冠军很难,但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夺取单项冠军则完全可能。当前,我省县域经济正处于弯道超车、追赶跨越的关键节点,尤其需要走出“全能经济”的误区,选择自身最擅长的赛道,坚定不移推动特色发展。

推动特色发展,要坚持科学定位、分类指导。科学定位是一项基础性方向性的工作,属于总体性指导性的要求。我省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把183个县(市、区)划分为城市主城区、重点开发区县、农产品主产区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四类,分别明确了主攻方向。各地既要对号入座,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具体发展路径。相关部门也要按照一县一策的要求,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

推动特色发展,要坚持转化优势、创造优势。善于转化和创造优势是县域经济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我省每一个县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但优势只是发展的外部条件,不会自然而然变为价值,关键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转化文章,把独特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等变成现实生产力和发展竞争力,决不能抱着“金娃娃”受穷。同时要摒弃基础影响论、区位决定论、条件制约论,敢于和善于无中生有、有中创优,培育发展新优势。

推动特色发展,要坚持区域协同、强县引领。县域经济不是“县级经济”“县内经济”,不能囿于县域行政边界,搞成了“孤岛经济”。要坚持以“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为引领,统筹行政区划空间和经济地理空间,推动县域经济深度融入中心城市、城市群和区域板块,形成协同联动的特色经济带、特色产业集群。沿江、沿山、沿路等区域和毗邻的县(市、区)要打破行政壁垒,拓展经济边界,一体化抱团发展。但协同发展不是低水平均衡,不能平均用力、撒胡椒面,必须把有限的财力和资源用在刀刃上,培育一批经济强县来引领带动。

推动特色发展,要坚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现在不少县特色产业渐呈规模化发展趋势,但要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强大能级,还有一个比较长的培育过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培育特色产业、巩固发展优势,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耐性,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区域布局、市场前景、资源条件等因素,选准主攻方向,持之以恒抓下去。

特色就是生产力,特色更是竞争力。只要我们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精,紧紧扭住特色落地项目、培育产业,就一定能开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上一篇:四川两个“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将于年底建成
  • 下一篇:贫困县摘帽后一律不搞摘帽庆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