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靠山吃山”今天这么吃

甘孜日报    2020年06月15日

走进四川甘孜泸定县烹坝镇固包村

◎经济日报记者 敖蓉

汹涌澎湃的大渡河两岸,满眼都是直插天际的高山大川。生活在大山之巅的山民们,祖祖辈辈踏着羊肠小道,背着竹筐背篓下山售卖自己辛苦种下的苞谷青菜。“靠山吃山”是一代代人生息繁衍的生存法则。

今天,还是这样的高山险地,还是这样的质朴山民,还是种地谋生,他们却秉持着勤劳肯干的祖训,登上了一条大不一样的“靠山吃山”新山路。

想要登上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烹坝镇固包村,要从大渡河岸边以将近70度的角度,沿着一圈又一圈胳膊肘般的山道入村。如果站在山脚,很难想象在头顶海拔2100米高的大山上,居然还坐落着一处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村庄。

固包村是典型的高半山村。说是半山,其实说是山巅一点不为过。村庄巴掌地儿,人口不过87户,287人。除了村道和民居,每一寸土地都密密匝匝地被精心安排。可供一辆车通行的道路路基下,隐藏着种地用的输水管道,农田依着山势一层层堆叠套种,蜂箱错落有致地摆在山中空隙处。

从2015年开始,固包村因地制宜,改写了“靠山吃山”的方式,通过精准扶贫,立足本地实际,种上了山地资源优势农作物,着力产业发展,建成了1000亩蔬菜示范基地、750亩苹果园示范基地和16亩中药材示范基地,实现了“果蔬间种”“林下种养殖”经济发展模式。山民们凭着勤劳的天性,在大山上告别了贫苦,过上了安定幸福的新生活。

“原来可不是这样,”泸定县扶贫开发局驻村第一书记王昇第一次来到固包村的时候,艰难曲折的山路至今让他记忆犹新。本以为2年就能完成的驻村任务,没想到一待就是5年。而这5年正是固包村致富奔小康的时间表。

5年前,刚到固包村的王昇发现,村里种的庄稼不是玉米就是根茎易腐烂的蔬菜。20多年来村民种植的蔬菜不曾更换品种,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村民只能从土地上获得微薄的收入。

为了帮助村民增收,驻村干部也曾外地取经寻找项目。但是每次把人请来一看,都是直摇头。在这么高的山地上种植平地上的经济作物,维护的成本太大了。望着对方离开的背影,王昇和村民们蹲在地里冥思苦想。眼前的这片大山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山民,难道现在就成了挡在致富路上的顽石?

幸福还得靠自己来把握。山地资源就是固包村最大的优势。 

在当地政府的多方筹措下,1100万元的扶贫经费先后改善了山村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当地农业科技人员还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指导村民掌握差异化的可持续经营模式。于是就有了土豆地里长出了花椒树,苹果树下埋着中草药白芨的景象,闯出了一条高半山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道路。

最得实惠的当属山民了。74岁的马德福5年前因病致贫,多年辛苦种地积攒下来的3万块钱,因为一次手术消耗殆尽,还欠了3万元的债务。正在他愁苦不堪时,赶上了村里开始谋划精准扶贫。老爷子不信自己还不了欠债,拿起锄头,在自己地里,种起了驻村干部建议的苹果、花椒等多种农作物。

如今,马德福一家不仅早早还完了欠债,收入也从过去的每年2000、3000元增加到5、6万元,2017年跟着全村人一起摘下了贫困帽。“党的政策好哇,我做梦都没想到人过70了,居然过上了这么好的日子。”

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地里干完活了,每家每户都是紧闭家门,现在大伙儿一到傍晚就全从家里出来,到村口的小广场上唱歌跳舞。村里还办起了农民夜校,教大家学习农技知识、日常礼仪。大山见证了固包村蒸蒸日上的新生活。

由于高山险阻生计艰难,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村里都剩下老人。随着日子好了,渐渐有年轻人回乡创业了。1983年出生的张雪峰把妻子孩子安顿在县城上学务工,自己回来创办家庭农场,每年收入20来万元,成了村里的富户。他说:“我现在最希望更多年轻人回村,我们一起创业,大山能让我们致富奔小康。”



  • 上一篇: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印发
  • 下一篇:“雪域匠心”开启甘孜非遗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