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让天更蓝水更清——我州有序发展生态能源业

甘孜日报    2020年06月15日

云端上的炉霍县贡唐岗光伏电站。

泸定电站。

◎本网记者 张嗥 文/图

我州地理位置优越、资源禀赋优越,能源资源全部为可再生能源,是国家级的可再生能源基地、“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和藏电外送的必经之地。全州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超过5000万千瓦,约占全省水能资源总储量的29%,技术可开发量达4130万千瓦,约占全省可开发容量的30%,在全国市、州级中排名第三位。其中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两江一河”干流可开发容量约2649万千瓦,分别在国家规划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中排名第一、第三、第五,其它众多支流可开发容量约1481万千瓦。太阳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1.2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约5455万千瓦,风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100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约200万千瓦左右。地热资源丰富,中高温地热资源都有突出显现,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近年来,我州本着“开发一方资源,造福一方群众”的宗旨,坚持生态优先、科学有序,稳步推动全州生态能源业有序发展,为全州社会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打造生态能源基地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5月15日,甘孜州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基地规划研究评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四川省能源局、州及相关部门会同能源研究所、中国电科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等组成专家组,共同审查了《甘孜州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基地规划研究(送审稿)》。“《甘孜州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基地规划研究》按照光伏开发为主,风能开发为辅的原则,合理利用已经形成的发电能力和送出能力,确定光伏和风电的可开发规模和配置方案,实现平价或低价并网运行,打造集中连片的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基地。”州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州规划光伏可开发量约5455万千瓦、风电200万千瓦,总投资约2500亿元。“通过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引进光伏、风电等相关制造产业向甘孜州聚集,促进新能源制造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创新,形成设备加工制造基地和高科技产业,将开辟甘孜州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该负责人说。

打造国家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基地,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科学、高效、务实推动全州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彰显资源优势,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不仅是建立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更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撑。

“未来一段时期,甘孜州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基地统筹水电、风电、光伏建设,符合新时代国家能源高质量发展战略,符合甘孜州以全域旅游为核心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是落实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以及‘一带一路’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障,是进一步稳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的重要抓手。”州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生态能源产业 助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盛夏的炉霍阳光明媚,6月3日,炉霍县宜木乡独马村村民多登在阳光下喜笑颜开。“刚领了工资,准备去买台电冰箱。”多登说,自从炉霍县宜木乡贡唐岗光伏电站建设后,他的生活越来越有滋味。

去年4月,为给贡唐岗光伏电站二期工程建设奠定基础,位于宜木乡的贡唐岗光伏电站职工生活营地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多登获得了一个在工地上做小工的工作,每月都有稳定的收入。多登告诉记者,每年底贡唐岗光伏电站还会向他支付一笔租用他家草场的租金,大约有两万元。在炉霍县下罗柯马乡和宜木乡共有48家人的草场被贡唐岗光伏电站租用,平均每户一年可获得1万元左右的租金。

在甘孜州生态能源产业发展带来的效益并非只在炉霍县可见。

巴塘县苏哇龙乡气候温暖,盛产水果、蔬菜,以前由于缺乏销路,群众并不能因此增收。今年,该乡境内的苏哇龙电站建设项目让大量人员聚集在乡上,当地群众自产的水果、蔬菜都被工地收购。雅江县呷拉镇呷拉村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村子,随着两河口电站建设项目的深入推进,吸引了不少州内外商户到此做生意,现在,该村已拥有一个镇的功能布局,大小店铺有好几十家,不少当地群众也因此成为了店主、房东或者获得了就业机会。该村的高大哥告诉记者,“修电站,把我们这个地方的经济搞活了,好多人务工、做生意一年能有好几万的收入。”

近年来,我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动员和组织州境内清洁能源开发企业以“一家亲”的地域观、“一体化”的发展观、“一盘棋”的大局观、“一条船”的奋进观、“一起富”的富裕观,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2019年,全州水电企业共用工23376人(次),其中公益性岗位4095人,临时用工19177人次,招录本地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104人,让贫困群众增收约1亿元以上,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同时,积极开展光伏扶贫项目建设,建成光伏扶贫电站18座,累计装机21.8万千瓦,涉及我州11个县857个村25000余名扶贫对象,每年将创增2400余万元扶贫款项,充分鼓励光伏扶贫对象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获得劳务收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为全州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展清洁能源 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全力加快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建设进程,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已成为全州支柱产业之一,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建设逐渐起步。截止目前,累计形成清洁能源装机1256万千瓦(水电1219万千瓦、太阳能37万千瓦);建成500千伏变电站8座,康甘、九石、乡水三大外送通道限额输配电能力达810万千瓦,待甘蜀改接、康蜀串补建成后,还将新增外送能力300万千瓦,清洁能源基地初具规模。

“甘孜州清洁能源资源种类多样、互补性强、可开发总量大。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出力均呈现冬春季大、夏秋季小的特点,而水力资源出力在夏秋季较大,通过合理利用已经形成的发电能力和送出能力,风光水有机结合后,清洁能源互补性将大幅提升,能源质量更好、供应更稳定、市场竞争能力更强。”州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自2021年起,我州雅砻江两河口、金沙江上游苏洼龙、大渡河硬梁包等约800万千瓦大型水电站将陆续投产发电。“十四五”期,水电外送配套的金上±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将开工建设,成渝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下的川渝环网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也有望启动,我州打造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示范基地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通过大规模开发太阳能、风能项目,带动不低于1000亿元光伏、风电等相关制造产业和设计咨询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向四川省、甘孜州聚集,促进区域新能源制造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创新,形成设备加工制造基地和高科技产业,开辟甘孜州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进而促进本地新能源发电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州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全州在清洁能源开发建设中,切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新能源制造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创新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竞争力。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州抓实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紧紧围绕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建设总体目标,围绕“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屏障区”的发展定位,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绿色发展模式。重点加大对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流域百公里产业带和水电、太阳能、风能等生态能源业以市场为主体的项目设置,共确定93项重点工程项目,计划投资239.6821亿元,创建期投资185.3536亿元,提升期投资54.3285亿元。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州将强力打造国家可再生能源基地,加快建设“两江一河”大中型水电站,加快建设甘孜州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园区。坚持生态优先、科学有序,编制实施全州锂产业发展和大甲基卡锂矿业园区,推进成甘园区落地一批新能源重点项目,用创新思维,为绿色发展增添动力。


  • 上一篇:海螺沟森林康养基地入选“国家队”
  • 下一篇:农行甘孜分行以文明创建促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