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抢相因”周期变长,购物不冲动了?这样的“618”映射一个新趋势

四川日报    2020年06月19日

       □川报记者 唐泽文

  “包裹量这几天没有明显变化。”6月18日,马海燕边清点驿站今天的包裹数量边说,平时250个左右,6月1日开始逐渐涨到300个左右,今天差不多也是300个。

  今年3月,她在简阳的快递驿站正式开张。这是她第一次参加“618”电商节。

  当天,各大电商平台发布的销售数据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家几乎都从6月1日为起点,统计这十余天的整体数据,而并非关注6月18日这一天。

  成都市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徐震认为,这两个现象背后映射着一个新的趋势,“市场越来越理性”。

整体销售额提升,但消费并不“疯狂”

  菜鸟数据显示:6月1日0时至18日12时产生的天猫“618”购物节包裹,有7成已经送达。以往需要苦等快递1个月、各个驿站爆仓的情况,今年几乎不会出现。

  “快递能准时送达,一方面是物流体系建设不断成熟;另一方面是促销时间拉长,消费者花钱更理性。”徐震说。

  今年,部分商家在4月就喊出“保价618”的口号。各大平台的“618”促销互动,也基本在5月底就启动了。

  徐震分析,这是在折扣力度降低后,商家为提升成交额所采取的“拉锯战”策略。“力度小了,单日的销售量会降低,就通过延长折扣时间来弥补整体销量。”

  这种方式使得消费者有更多时间思考需不需要购买。“这相当于把一天的大热,分成了若干天的小热,其实是形成了一种更理性的消费氛围。”

  从数据看,这种理性的消费方式也受到市场的认可。京东数据显示,从6月1日0时到6月18日14时,累计下单金额达到2392亿元,远超去年。

  “‘疯狂剁手’的非理性消费在减少,按需购物的常规购买在增多,整体的销售额也在提升。”成都市电子商务营销研究院专家夏燕成表示,这意味着“618”正在进入一种更健康的状态。

注重质量品牌,直播才能走得更远

  直播数据成为今年“618”期间各大电商平台争相展示的亮点。

  京东公布数据:6月18日零点开始2分钟,直播带货额突破1亿元;淘宝数据显示:6月1日直播一天引导支付金额超过51亿元……

  直播带货虽然火热,但另一组数据却不得不让人警惕。

  1个月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五一”小长假消费维权类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数据显示,小长假期间共收集网络购物类负面信息超6万条。网络购物虚假发货、商品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问题成为重灾区。“绝大部分团队是通过压低价格来吸引顾客。”徐震说。

  对此,四川西部鞋都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商业运营中心负责人唐菲深有同感:“直播货物的客单价往往是线下销售价的一半,都是选择了相对低端的产品。”

  明显低于市场价的货物,更容易产生质量问题。5月底,成都市民魏雪就通过某直播平台购买了一个9.9元包邮的手机壳。“当时看直播觉得不错,结果到手后发现做工粗糙,味道也大。”不过想到才9.9元,她最终放弃申请售后。

  “通过低价吸引流量,而放弃产品本身的品质,如果大家维权意识进一步提高了,怎么办?”在夏燕成看来,这样的直播注定不能走远。

  对此,淘宝内容电商事业部总经理俞峰表示赞同:“未来的直播,不该是简单的带货,而应该是一个帮助品牌升级的过程。”

  唐菲也表示,目前,鞋都正在尝试通过直播平台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品牌和销量的双丰收,才能让直播带货走得更好更远。”






  • 上一篇:首批抗疫特别国债来了
  • 下一篇:东西部扶贫协作在四川已经织起一张既宽又密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