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手握西部大开发3.0版“脚本” 成都向东部取了什么“经”?

成都商报    2020年06月29日

      一周前,成都刚刚结束一场学习考察,目的地,是江苏南京、苏州和山东青岛。

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不少城市的招商引资按下了暂停键或转为“云上”。数据显示,今年成都扛住疫情影响,继去年GDP排名上升一位后,第一季度GDP排名再上一位,达到了史上最好的第六位。来不及坐享成绩,一场赴东部地区先发城市的考察,给了成都紧迫感。

4天3座城市,这其中,既有第一季度唯一守住正增长的城市南京,也有江苏省外企最多的城市苏州,还有“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青岛。从“六朝古都”到“帆船之都”,从“外企热土”苏州工业园到“科研重镇”紫金山实验室,从“科创载体”街区秦淮硅巷到“隐形冠军”聚集地青岛中德生态园……有的久负盛名,有的异军突起,有的未来可期,共同绘就一幅干事创业、你追我赶的火热画面。

对标东部地区,成都向南京、苏州和青岛学什么?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发地,以南京、苏州、青岛为代表的东部城市近年在探路高水平开放的路径上,打通了开放与创新的逻辑。那么对于拿着西部大开发3.0版“脚本”的成都,能否“取经”东部,真正将开放创新深度融合,便成为这一局城市晋级赛后发赶超的关键。

青岛·国际客厅

关键词

汇聚

当一家日本中小企业走进“国际客厅”,它不仅是走进了青岛,而且还走进了胶东半岛、走进了山东。青岛兄弟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都在这里汇聚。

南京·秦淮硅巷

关键词

古今

依托明城墙等历史古迹和工业遗存打造物联网创新体验中心等特色场景,与成都中心城区的天府锦城打造有相似之处……

苏州工业园

关键词

闭环

园内分布着纳米生态闭环:要找创新源头,去看看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要找研发平台,去看纳米科技真空互联综合实验装置……

后发赶超的“城市密码”

启示:要站在全球化开放创新的大格局下构筑比较优势

最近外媒讨论的一个词很火,叫“开放式创新”。传统商业模式中,一旦涉及供应链和技术能力的关键因素,都被企业视为机密,决不肯向竞争对手透露风向。而开放式创新企业则愿意对外部敞开大门,与外部共享创新力量。据报道,亚马逊和H&M已率先“吃螃蟹”,而试图帮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的阿里、腾讯等企业也被视为开放式创新企业。

试想一座“开放式创新”城市会是什么样?

由于站在全球供应链、创新链的顶端,它就如同一台电脑的操作系统,全球城市以此为平台获取资本、信息、技术、人才,跨国企业在此买全球、卖全球。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毫无疑问站在这样的顶端,随着我国坚定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顶端位置也成为南京、苏州、青岛和成都等城市努力的目标。

某种程度上,东西部城市面临着共同的创新困境。在过去要素流动型开放的格局下,我国城市以低成本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去承接国外一般制造业的转移,这带来了外向型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金字塔的结构带来的是结构性的困境,低层级城市的创新也只能是对高层级城市创新的跟随和模仿。

要站在全球化开放创新的大格局下构筑比较优势,需要站在价值链高端,吸引全球要素的集聚和流动。为此,成都从3年前开始布局,努力撕掉省会城市和西部城市的标签。

2年前召开的全市对外开放大会上,成都提出紧扣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提高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聚焦“资本、创新、信息、文化”四大基本要素,营造国际化资源配置环境、强化国际化要素运筹能力。这是成都第一次以“全球”为坐标,强调对全球经济体系的适配能力。

去年是成都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成都提出围绕国际标准,聚焦四个“最”——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不断创造优越营商环境。最近百城营商环境排行榜出炉,成都跻身前十。

今年,成都扛起“创新提能年”的大旗。前不久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成都提出推动科技功能布局与城市战略方向相契合、科技攻关重点与主导产业需求相匹配、科技应用场景与美好生活向往相适应,实现从被动跟跑到主动领跑的历史性转变。

重塑世界创新版图的时代大势之下,开放和创新是成都“突围”的一双翅膀。

精准发力的“国际客厅”

启示:创新要与开放融合、与产业融合、与城市融合

以开放引领创新并非盲目布局,创新唯有精准发力才能释放出效能。从南京、苏州和青岛探索的路径来看,那就是将创新与开放融合、与产业融合、与城市融合。

比如成都考察团的重要一站青岛的“国际客厅”,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合作园区“升级”了,将新的开放理念、合作方式融合于全新合作载体中,将过去“点对点”式的合作,上升为针对不同海内外城市发展“合伙人”量身定制的合作模式。以5月份刚刚开门迎客的青岛日本“国际客厅”为例,当一家日本的中小企业走进中日“国际客厅”,它不仅仅是走进了青岛,而是走进了胶东半岛、走进了山东,青岛兄弟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都在这里汇聚。同样,国内的城市、企业需要寻找日本高端制造的技术、模式、经验、人才,来中日“国际客厅”!这里就像一个资源要素的集散地,国内国际的资源都能在这里整合、适配,青岛在开放格局中的位置也因此从终端走向枢纽。

成都有5个国际合作园区,截至2018年末入园企业共计304家,打造各类国际、国内合作平台10个。随着今年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的“入群”,成都也将借中日合作打造创意创新合作平台。如何用好用活5个园区?让园区变“客厅”或许是一个参考。

再比如,成都考察团在宁考察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宣布已研制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制芯片,它是高容量5G移动通讯核心,长期被国外垄断。芯片的诞生地,是考察团的重要一站,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作为江苏省和南京市全力打造的“科研特区”,紫金山实验室探索实行科研任务包干制和成果混合所有权改革,短短两年产生了拟态防御示范网等7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聚研究人员300多人,其中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30余人。

它给成都带来的启示,要为高校院所“放权松绑”,进一步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断点、堵点。正如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上的两句“金句”释放的决心和信心

——让有作为、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名利双收”。

——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

开放,不仅是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双向开放,也是企业和高校院所之间的双向开放,在无边界、无差异的氛围中,要素资源自由流通、集聚。对一座城市的发展而言,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借势创新更有力度和深度。下转02版上接01版 还有一些点位生动呈现了创新与产业和城市的融合。

青岛在多年前曾以海尔、海信等制造企业闻名,如今重回视野,它有一句著名的口号,“如果说信息技术制造成就了深圳,消费互联网成就了杭州,工业互联网成就的必须是青岛。”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物联、大数据、生态聚合等赋能企业转型升级,让传统的制造企业获得创新孵化和增值服务。

南京的秦淮硅巷,依托明城墙、老旧厂区等历史古迹和工业遗存打造物联网创新体验中心等特色场景,与成都中心城区的天府锦城打造有相似之处,既完成城市更新重聚人气,又为科技企业提供新技术的应用场景。

这正印证了成都市科创大会上的那句价值依归:创新服务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需求,创新也服务于市民美好生活的需求。

打造成都的“产业地标”

启示:产业功能区不是堆砌企业的物理空间

以开放引领创新,成都的抓手是产业功能区。3年以来,成都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创新经济组织方式,以14个产业生态圈引领66个产业功能区,如今要素集成效应初步显现。但如果将目标瞄向世界级,成都的产业功能区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集聚、集成、集约发展,构建城市的核心竞争优势?

位于金鸡湖大道99号的苏州纳米城,是全球最大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综合社区,可谓已走向世界级。占地仅100公顷的纳米城内,分布着苏州工业园纳米生态的闭环:要找到园区纳米产业创新的源头,去看看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它奠定着科研实力的基础;要找研发平台,去看纳米科技真空互联综合实验装置,有了它,科学家未来就有可能制造出体积更小、运算速度更高的计算机,最具吸引力的是,未来它将向全球开放,吸引全球人才和企业;要看技术的应用,纳米城里聚集着产业链上下游的300多家企业,以纳维科技为代表的企业已步入国际第一方阵。

类似于纳米城这样的产业聚合器,苏州工业园里还有不少。苏州拥有优雅精致的文化气质,让人很难意识到它是全国第三大工业城市。作为非省会、非直辖市的普通地级市,苏州在巅峰时曾创造经济总量冲进全国前五的壮举。17万家工业企业,400多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从普通生活用品到高精尖产品,这里都能生产。

成都考察团结合城市战略导向的产业,考察了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领域的研发中心、科研院所、领军企业,去寻找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方式。

回到成都,产业功能区不是堆砌企业的物理空间,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抱团取暖”,一个功能区就有一个“团魂”。在这里,有头部企业带动配套企业来集成,有信息、数据、技术、办公空间等要素资源的共享,也有多元化、精准化的金融、法律和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在改写园区的规则,让园区内同质化企业间的零和博弈变互利共赢,也让一个个园区成长为城市的“产业地标”。

今年,成都产业功能区全面启动一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建设,抓手就是科创空间,依托科创空间集聚创新资源,形成比较优势筑巢引凤。在本月召开的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一大波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被视为成都产业创新策源的引力。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迟学斌用“磁铁”来形容成都超算中心将给城市带来的变化:“超算中心是一块巨型磁铁,而科研院所、企业则是磁石。”

最终,是将成都变成一个科技创新的巨大磁场。

这正应了对“两个循环”的判断。全国两会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在经历了疫情及其关联的一系列影响之后,中国要致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成都提出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这意味着要面向全国全球集聚、融通、配置资源,面向两个市场提供战略通道。

在产业链适配平衡被打破的当下,哪座城市越快为要素流动打开通路、疏通堵点就越容易建立起枢纽地位;同样,哪座城市越快构建创新链,形成在产业核心链上的话语权和控制力,就越容易“一呼百应”,获得全方位的吸附力、影响力、辐射力。

可以说,这是对成都的开放水平提出新要求,也是对成都的创新能力提出新期待。

好在,成都正面临最好的时机。新一轮西部开放开发使成都由内陆腹地变成了开放前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成渝的科研优势攥指成拳,就看成都如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聚力创新提能,如何借大势盘活现有资源。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伴随着一轮城市洗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将争夺全球的创新话语权。哪些城市会成为中国的创新策源地?答案留给未来,苗头已经显现。





  • 上一篇:我州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庆祝建党99周年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