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2020年06月29日
行走川西高原,感受产业之兴、民生之悦、绿色之美
□川报记者 张庭铭 徐登林
6月24日,在阿坝州马尔康市首个工业园区——马尔康市农牧林产品加工物流集中区的生猪屠宰加工厂,20多名工人正忙着将混凝土夯密实。
同一天,位于半山腰的甘孜州泸定县烹坝镇固包村里,贫困户马德福正坐在自家的苹果树下盘算着今年的收益,“有希望达到6万元”。
6月11日至24日,本报记者行走川西康巴地区,感受新变化,体验新脉动。
青稞饼干卖到上海去
“虽然这是我们家的老房子,但是你们现在看到的床,全是实木加席梦思,和你们大城市的一样。”6月的川西,阳光明媚,站在自家“甲居三姐妹”民宿前,甘孜州丹巴县甲居镇甲居藏寨村民夏加格玛正热情地向游客介绍自家民宿,“现在,在我们村,大家都在发展旅游业。”
甲居藏寨的变化是近年来康巴地区产业变化的一个缩影。从丹巴县甲居藏寨到甘孜县青稞产业园,再到阿坝州马尔康市农牧林产品加工物流集中区……康巴地区已由原来的单一传统农业,变为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已成为康巴地区产业发展大势。
“现在,我们生产的青稞饼干可以卖到上海去。”坐在自家储藏室门口,甘孜县呷拉乡自贡村56岁的村民昂伍向巴介绍,前年县里建起青稞产业园,原来堆在家里的青稞全部被加工厂收购并加工成饼干,“收购价翻了番。仅凭卖青稞这一项,我家一年下来可以收入4万多元,比以前外出打工还赚得多。”
要赚钱,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多年前,我们就计划在马尔康市修建一个农牧林产品加工区,解决本市农产品销售期短、产业链短等问题,现在终于实现了。”马尔康市委副书记、市长窦孝解介绍,“目前已有近十家本土农产品加工企业排队入驻,数千米厂房已被预订一空。”
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乡间民宿的兴起、飞地产业园的建设、产业工厂的设立、订单化农业的发展……多样的产业化形态,让康巴大地焕发新生机。
家长们主动送娃进学堂
发展为了民生,川西高原的民生巨变令人振奋。
在甘孜州炉霍县郎卡杰唐卡培训基地,来自相邻县县城的70多名学生,正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唐卡。从传统的师徒传习到设立唐卡培训基地,实现从师徒制学习到毕业之后有文凭、继续深造有去处、要找工作有机会的转变。
变化,不仅在甘孜州。在阿坝县民族寄宿制小学的教学楼里,随着辅导老师索郎扎西强劲的手拍节奏,五年级2班学生扎西次让跟同学们拨弄着曼陀铃细弦,优美的音乐在教室响起。通过乡村少年宫示范项目,阿坝州高原牧区的孩子们,可以在课余时间进入兴趣班学习。
一路西进,看得见的变化不仅是当地硬件条件的改善,还有当地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
“几年前,一到挖虫草季节,我们必须去做工作让孩子来上学。现在,家长们都主动送孩子来读书。”甘孜州理塘县城关第四小学四年级1班班主任石曲说,随着物质生活提升,越来越多的群众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家长说“不能让孩子和自己一样吃没有文化的亏”。
普及健康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才能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孜医院,37岁的甘孜州德格县麦宿镇居民泽措几天前刚接受了包虫病免费治疗。“在医院期间,医生们通过小视频、抖音等方式告诉我不能吃生肉,接触犬类后要洗手等,我全都记下来了。”泽措表示,要把这些好习惯坚持下去。
昔日风沙地披上“绿风衣”
6月23日,在甘孜州稻城县稻城亚丁天街商城综合体的道路上,很少有戴毡帽的行人出现。稻城县地处高原,生态脆弱,大风是小城的常客。由于风大,稻城县的康巴汉子们以往出门都会戴上毡帽。
为何现在戴毡帽的人少了?“因为有了青杨树和湿地公园。”顺着稻城县居民扎西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在县城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排排青杨。扎西说,“有了这些树,风沙变小了,毡帽用处也没那么大了。”
2016年,稻城县投资1800多万元在城市周边建设湿地公园,先后种植适合高原气候的云杉、波斯菊等植物。稻城县林草局副局长郭先剑介绍,再加上前些年种植的青杨林和高山柳树,“相当于给县城穿上了一件绿色风衣。”
“穿上绿风衣”的,还有阿坝州九寨沟县。九寨沟县依托“天保”“退耕还林”“沙化治理”三大工程,有效巩固退耕还林8.04万亩,土地、矿山生态恢复11.75万亩。
从风沙之地到高原绿洲,是我省绿色发展的生动体现。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省大力促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抓好沙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治理草原生态1646万亩,修复退化湿地4.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