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2020年07月11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千年以前,李白对蜀道做了如此诠释。然而,就在这“不与秦塞通人烟”的自然环境下,四川却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安史之乱、抗战内迁等国难之时,成为了整个国家的支撑点和根据地。放眼今日中国,虽北上广深经济领跑,占尽流量,但四川却越发为国人视为心目中的理想家园,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7月10日晚,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凤凰卫视联合出品的大型文化纪录片《蜀道风流》收官,播出第十集《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部以“从四川读懂中国”为核心演绎的纪录片,从历史、自然、现实等多个维度,探寻了蜀道经历千年岁月,依旧在当代焕发勃勃生机的原因。
《此心安处是吾乡》收官
一展高速发展的四川“未来”
人们常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显然对成都并不适用。从2008年开始,成都平均每年以2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每年新增的城市面积相当于一个罗马、两个巴黎,正在规划和建设的200米以上摩天建筑就超过27座。
第十集《此心安处是吾乡》,为观众展现了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四川“未来”。镜头对准了天府绿道——全世界最长的绿道系统,这条绿道让四川逐渐变成一个大林盘。天府绿道作为流动空间的载体,正在消除城市和乡村的界限,给所有人自我创造的空间,并成就了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都。
在西村大院,几乎可以看到过去100年中成都所有经典的都市场景。从竹林掩映的院落,到单元楼里常见的曲折阶梯;从杂乱中透着温馨的阳台,到校运会时曾经站立过的操场、跑道,西村大院是一座如四川火锅一样包容的建筑。
以人物故事引共鸣
将“蜀道文化”传播海内外
据悉,《蜀道风流》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交通基础设施——蜀道为载体,以“有形”蜀道和“无形”蜀道两条脉络展开。“有形”蜀道立体串联四川独特的自然、历史、文化景观,“无形”蜀道着力展示川人多元、包容、开放、创新的精神特质。
而如何把“蜀道文化”讲给海内外观众,这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必须攻克的难题。因此,该片试图在呈现厚重的四川历史时,通过鲜活的人来讲故事,引发观众共鸣。
在片中,以讲述地铁公司员工邱寒跨界做摄影师的故事,来看四川文化的多元;以李冰修建都江堰,来看四川人民顺应变化的智慧;以大渡河流域的一名水利工程师黄会宝的亲身经历,来看四川人民开山辟地的魄力。
这点在叙述历史时,也同样适用:安史之乱,唐明皇通过崎岖坎坷的蜀道入蜀,为大唐的延续保存了力量;抗战爆发,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馆、金陵大学、同济大学等十多家国家级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纷纷迁驻李庄——这一长江边上毫不起眼的小镇,汇集了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董作宾等大师,使这里成了抗战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
不管是历史、当下还是未来,普通群众都是最重要的故事主角。蜀道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四川人民走出盆地、通江达海、走向世界。这就是纪录片《蜀道风流》的主题与意义。
观众反响强烈
登顶“文化纪实热度榜单”
《蜀道风流》播出后就收到了各方的强烈反响。优酷视频独家播出首日,便登上“文化纪实热度榜单”第一名、“纪录片上新排行榜”第一名。此外,节目位列晚间黄金档节目融合传播指数榜第五。相关话题在网上迅速发酵,网友一致好评,“超出想象,被四川震撼到了!”
自然的蜀道艰险雄奇,历史的蜀道波诡云谲,人文的蜀道风云万千。蜀道曾在中国历史上演绎过无数荡气回肠的千古传奇,都在纪录片中徐徐道来。《蜀道风流》不仅聚焦于前世,也观照了今生。从历史重新回到现实,通过纪录片的镜头帮观众拨开历史的迷雾,看清来路的痕迹,重建文化自信。
想了解一个更真实、更多元、更全面的蜀道?十集文化纪录片《蜀道风流》虽于7月10日晚收官,但仍值得再三品味。据悉,优酷、四川IPTV 4K超高清专区已同步上线该纪录片,有兴趣的观众可搜索观看。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