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7月10日
海螺沟景区厕所。
◎本网记者 兰色拉姆 文/图
乡村农户里,从臭气熏天的简陋“旱厕”到干净方便的卫生厕所;城市道路旁,从脏乱差到设施齐全、洁净无味的新公厕;旅游景区内,造型各异、外观精致的旅游厕所为美景仙境添彩……
自“厕所革命”贯彻落实以来,我州上下以政府主导、旅游牵头、部门联动、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让“厕所革命”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过度到质量提升,充分诠释了一场“革命”,革出了人们对甘孜的新印象,更革出了甘孜大地新气象!
从“脏乱差”到“净亮美” 街道公厕革出文明新风尚
“这里满地尿渍,味太大,每次经过都得紧捂鼻子,真难受。”这是过去乡城县香巴拉镇蓝莓酒店旁空地的真实写照。由于没有公厕,好好一块空地成了露天“方便地”,时间一久,恶臭不仅遭人嫌,还让城市形象大打折扣。
香巴拉镇市民雍中表示,乡城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情本可给外地游客留下好印象,却没想一块恶臭之地破坏了整体美感。一位重庆游客曾当着雍中的面吐槽——“连公用厕所都没有,是否要带亲友来这里旅游,需要好好思考!”
2018年,“恶臭之地”有了改头换面的机会。乡城县成立推进“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机构新建公厕,通过统一设计、建设、验收和管理,在建设中严格执行厕所建设相关建设标准,充分考虑厕所所处地理位置的气候条件、供电、供水、排污、环保及周围环境等,进一步提高了公厕利用率。
此后,公厕附近居民可在厕所里洗菜洗拖把,过往行人可以用上方便卫生的厕所,街道路面再也不会飘来阵阵恶臭。对比过去,雍中一脸笑意,她说,新建公厕,让游客对乡城有了更深的惊艳感,也让当地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据了解,今年以来乡城县进一步强化厕所管理,建立了厕所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公厕环境卫生达标,并加大县域内“厕所革命”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开展如厕宣传和教育,切实改变如厕陋习,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厕所革命”良好氛围。
“溜溜跑马山下风景美,特色情歌广场人热闹,旁边鲜花绿树来相伴,还有智能公厕忙添彩。”7月5日下午,从阿里布果散步回家,途中到康定情歌广场旁的公厕如厕后,市民唐晓峰用一句顺口溜,表达了整洁公厕带给自己的方便。
记者从康定市住建局了解到,康定情歌广场公厕和下桥公厕都是该市智能化公厕改造的成果。公厕内,全自动感应、自动干手器、液晶显示屏展示等现代智能设施一应俱全,在实现提升康定市中心城区的公厕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世界名城城市形象,建立完善的公厕管护长效管理机制同时,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良好的如厕环境。
据统计,目前,康定市城区公共厕所共有17座,共享厕所有53个点位,公厕为全天24小时开放,每天采取“两班轮流制”不间断巡回卫生保洁,并有专人负责对公厕进行日常巡检和小型设施维修。下一步,康定市将对公厕设施设备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科学确定“共享厕所”开放时间,提高公厕使用率,并强化日常监管,满足市民和游客使用需求。
截至今年底,全州将新建、改建各行业公共厕所498座,坚持“谁所有、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加强公共厕所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进公厕“四净、三无、两通、一明、一规范”。同时,按照“有效利用、共享资源、合理开放、科学管理”原则,继续合理确定可对外开放使用的公厕,完善“共享公厕”相应设施设备。
从“要我改”到“我要改” 农户厕所革出群众新生活
盛夏七月,山绿花艳,高原迎来了最美的季节。在道孚县沟尔普村麻孜乡,与各色鲜花一同绽放的,还有村民们的笑脸。
“完成厕所改造后,村里游客多了,各种产业也相继发展起来,大家腰包鼓了,能不天天开心吗?”藏家乐老板巴登的一席话,道出了沟尔普村民们笑脸背后的故事。
沟尔普村距道孚县城仅1公里,又处在G350边上,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风景优美,民俗浓厚。然而过去,由于脏乱差的厕所顽疾,村里旅游发展一度受阻。
趁着“厕所革命”的东风,沟尔普村主动作为,对症下药,结合当地干燥缺水、无污水处理设施的实际,在不破坏藏民居原生态特色前提下,采用新型干封式粪尿分集方式,在全村实施了生态厕所改建,实现了零用水、零排放和废物综合利用的多效合一目标。
生态厕所不仅让沟尔普村脏、臭的如厕环境成了过去式,还使沟尔普村名声在外:该村生态厕所先后得到省委组织部、省人大资环委、省农业农村厅的充分肯定;又被州内白玉、德格等“兄弟县”纷纷借鉴学习;还被县内尼措、八美等“姊妹片区”推广落实。
过去,只要家里来客人,尼卜苏根最害怕客人问厕所在哪里?因为家里连最简陋的旱厕都没有。随着九龙县农村户厕改造工作的推进,尼卜苏根摆脱了窘境,和他一样的三垭镇村民也都有了崭新的如厕环境。
尼卜苏根是镇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一提到“厕所革命”,他总是“党和政府卡莎莎(谢谢)”说个不停。他告诉记者,以前上厕所,基本上都是到庄稼地里解决,偶尔跑去借用邻居家的旱厕,想想都心酸。幸运的是,彝家新寨修建后,政府实施了卫生厕所改造,还专门补贴了改造资金,让自己拥有干净卫生的厕所同时,更挽回了面子。
“没改厕前,还有点犹豫,改了之后才发现冬天上厕所可以不挨冻,夏天上厕所可以不被蚊子咬。如厕环境好了,养猪的粪污也排在化粪池里,真是卫生又方便!”与尼卜苏根一样,九龙县乌拉溪镇村民沈中清也享受到了“厕所革命”红利。
自去年整村推进农村厕改后,沈中清家里有了墙面地上都贴着瓷砖的新厕所。厕所内部,冲水设备、洗手台、电灯、化粪池等设施一应俱全,沈中清自豪地说:“现在我家厕所与城市家庭的差不多,真是好政策吹来了新生活。”
据了解,九龙县通过彝家新寨、藏区新居、避险搬迁等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配套建设了一大批农村户厕。目前,已完成农村户厕建设6579户,正在建设2785户,农村新厕普及率达到 80%以上。
在全州范围方面,我州将在年内完成新建4144户、改建38708户的任务。下一步,我州将加强农村户厕、农家乐厕所建设管理,继续同步实施粪污治理,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并指导落实全州农村“厕所革命”废弃物处理工作,从而让农村“方便”更加干净方便。
从“小细节”体现“大关怀” 旅游厕所革出景区新气象
6月26日,成都市民李波带着家人到海螺沟景区旅游。两小时后一下车,还未从甘孜交通快捷便利的震撼中回过神,李波一家就与清新空气、凉爽微风以及美丽景色撞了个满怀。更出乎意料的是,连景区内的厕所都让他们眼前一亮。
“泡沫清洁、音乐做伴、美图吸睛,这里的厕所真有意思。厕所看似是小事,却在细微之处体现了景区的管理水平和人文关怀,这个端午假期,我们一家值了!”李波对海螺沟景区厕所给予了高度评价。当然,海螺沟景区厕所能获得此番美赞,绝非一蹴而就。
2015年1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特别提到了“旅游厕所革命”,并在当年发动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大行动。放眼全国,海螺沟景区在这场小厕所、大革命的“战役”中主动作为,探索出“四大革命”模式,走在全国前列,成为业界标杆,是景区创建“国家5A级”铺垫上一块必不可少的基石。
海螺沟景区在“厕所问题”上兼具“智慧+风景+关怀”,通过景区环保厕所建设技术、风貌、管理、文化四项革命,解决了高原寒冷自然景观性旅游厕所排放、防冻、保温等难题。先后更是投入千万元,在景区内建成11座固定环保厕所、2座移动环保厕所,这些厕所的共同点是:零臭味、零污染、免水冲、微生物粪便自降解、智能控制冬季保温。
因为对“厕所问题”的高度重视,海螺沟新增了“中国旅游风云榜中国旅游厕所革命先锋前3强”“中国厕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区”“技术转化先进单位”等新标识。
在“旅游厕所革命”的推进中,我州稻城亚丁景区也是激流勇进。将“厕所革命”作为景区发展战略来抓,探索出了“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的全新模式。同时,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通过模式创新,新技术运用,平台搭建,扶贫助推,构建了以厕所为载体的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运营新体系,彻底破解高海拔地区如厕难、建厕难、管厕难、养厕难的难题。
“百二秦关终归楚”,通过不断摸索和前行,亚丁景区终是打下了自己“厕所革命”新天地。世界厕所组织称赞“亚丁模式”不仅快速补齐了旅游景区的短板,更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厕所改革和完善提供了“中国样本”,中国旅游景区的“厕所革命”模式成果有望对世界输出。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表示,稻城亚丁景区引进专业化环保公司对旅游厕所进行品牌化、网格化、规模化连锁经营,是很好的探索,其四位一体的管理平台,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据了解,我州景区厕所将在年内完成新建44座、改建15座的任务。下一步,我州将积极推广“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的市场化运行模式,鼓励引导专业化企业参与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维护。鼓励把旅游区内其他商业资源与厕所建设管理经营捆绑,以承包经营、大中型企业冠名赞助、商业广告特许经营权、公私合营等方式推进旅游厕所建设管理。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关系大文明。在全国上下“厕所革命”的进程中,我州从小处着眼、实处入手,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旅游业发展和全省环境大整治行动,用“厕所革命”助推我州创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厕所革命”革出甘孜新气象会成为一段佳话,被反复谈论着,更被深刻记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