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 2020年08月28日
样本点击
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
我省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第一批涉改县(市、区)中“六合一”村有4个,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就是其中之一。护国镇以其辖区内梅岭岩区“纳溪特早茶”闻名省内,但其种植基地零星分布于梅岭、应石、玉龙、长坡、双才、农民等6个村,为实现产业集成优势,在本轮改革中将6个村整体合并。合并后新的梅岭村占地46.02平方公里,人口1.1万余人,标准茶园突破5万余亩,成为泸州市纳溪区第一大村。目前梅岭村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加快茶产业资源整合,一个特大特优特新产业新村呼之欲出。
走访调查>>>
“宝宝们,现在我泡的茶就是黄金芽……”
“哟喂,这个‘宝宝们’,我一个老头子喊不出口哦。”
“欧大爷,直播里面都是这么喊的。”
近日,一场电商直播培训在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作为原梅岭村村里电商直播第一人,曾静正在手把手教原双才村村民欧志勇如何直播卖货。现在,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身份——新梅岭人。
改革行不行,群众说了算。“六合一”后,梅岭村村民办事方便吗?治安良好吗?产业发展有抓手么?8月24日至25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了梅岭村,探寻建制调整改革后梅岭村村民生活中的新变化。
群众办事方便不方便?
设便民服务点 村干部提供代办领办服务
梅岭村“六村合一”后最大变化就是变大了。有多大呢?“我们村占地46.03平方公里,相当于1.5个澳门那么大。”梅岭村临时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超华形象地比喻。
面积如此大的新村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融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秘诀就是‘党建引领’。”陈超华表示,改革前6个村党支部就联合成立茶乡梅岭产业党委开展党建活动,改革后成立村临时党委、村民委员会就是顺其自然的事儿。
合村后,村上如何进行统一管理?
今年7月16日,梅岭村召开了全体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的村规民约。陈超华说:“新村规民约吸纳了之前6个村村规民约的精华,还新增了环境保护、森林防火等内容,这些都是村民们自己讨论出来的。”此外,村里还建立了“当家人”微信群,及时进行村务公开,听取村民意见建议。
“便民服务中心设在原6个村的哪个村里?”村民关注的这一话题背后,是改革中一系列村级资源如何整合的问题。陈超华介绍说:“最终选址在了原应石村集市旁,这里交通便利,是以前六个村共同赶集的地儿,村民赶场天就能把事办了。”
离便民服务中心最远的是原双才村,相距有5公里路。如果有村民腿脚不便出行怎么办呢?
为此,梅岭村健全了便民服务点制度和村级民事代办制度,原梅岭村、原农民村、原长坡村、原双才村4个办公阵地作为便民服务点继续保留,逢农历的2、5、8号,安排村干部轮岗到原梅岭村、原长坡村便民服务点提供代办领办服务,逢农历的3、6、9号则到原双才村、原农民村的便民服务点。
而此次改革中纳溪全区共设有13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15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构建起方便群众办事的工作体系。
治安状况放心不放心?
APP上实时监控 不再担心家里安全
采访中,记者一提到平安乡村,村民顿时来了劲,纷纷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高科技”。“你看这是我家大门,这是门口的农田。”村民朱春通过APP实时监控家中情况,再也不用担心盗窃事件发生。
近来,纳溪区针对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外出务工人员多、空巢老人多、留守妇女儿童多,群众防范意识弱的现状,在“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慧眼工程”,采取“政府+企业+群众”建设模式,引导村民在自身房前屋后、家庭农场、产业基地等区域安装视频防控系统,开启乡村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梅岭村自然也是其中的受益者。目前,纳溪全区安装“慧眼工程”15331户,探头18061个,产业基地实现全覆盖。
同时,借助“慧眼工程”实时监控、对讲等功能,外出人员可实时了解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生活状况,开展亲情互动。
村民王佳琴长期外出打工,而年迈的父母留守在家,父母身体和生活情况成为王佳琴内心牵绊,自安装“慧眼工程”后,她随时通过APP看到父母在家生活状况。王佳琴说:“这下可以安心在外打工了”。
产业服务到位不到位?
打造集中交易市场 村民不用背着茶叶四处跑
翠绿的青山、绵延的茶林、新鲜的空气,初秋时节行走在梅岭村,入眼之处无不诉说着这是一个由茶而生的新村。而大力发展茶产业也是梅岭村村民如今最大的诉求。
据介绍,目前梅岭村正加快茶产业资源整合,将现有10个茶叶专业合作社、5家规模茶叶加工厂,24个家庭作坊变“各自为战”为“集群作战”,整体建设梅岭茶产业核心示范区。
“统筹项目资源,办理贷款、合同审核、劳务用工、疫情防控……村里为企业提供了一条龙的保障服务。”四川凤岭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杨晓兰认为,其中最值得点赞的是梅岭茶叶鲜叶交易市场的建设。
“以前6个村有5家茶叶加工厂,各有各的茶叶收购点。村民都希望自家茶叶买高价,往往要跑完5个收购点再确定将茶叶卖给谁。”杨晓兰说,而现在村里正在打造集中的茶叶交易市场,所有茶企全部入住,村民再也不用背着茶叶四处奔波了。
“未来村里的主要道路全部拓宽成8米的旅游道路,整体打造6万亩标准茶园,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建成年产值15亿元的特色产业村。”谈到未来的发展陈超华信心满满。
专家说>>>
乡村经济发展应与文化融合并重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副教授、法学专家郑妮
梅岭村是我省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互融互惠的典型代表。“集群作战”是梅岭村资源快速整合的有效秘诀。同时,在治理中注重把自治、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把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也推动了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的形成。
我认为在”后半篇“文章中,梅岭村还应该继续以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文化融合为抓手,提升基层治理的服务效能,增强群众认同感和幸福感。
“后半篇文章”要重点关注群众获得感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社会学家胡光伟
村级建制调整改革调整的不仅是区划,还涉及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等内容,工作头绪较多,但改革自始至终最应该关注的还是人的问题。“后半篇文章”中应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宽松的环境、更加灵活的方式、更加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村民的群众基础、法治基础和情感基础,实实在在的提升群众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