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9月07日
本网讯 带着民族团结进步的丰硕成果、带着社会长治久安的和谐风尚、带着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问候……9月4日,甘孜州建州70周年成就新闻发布会最后一场会议举行,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州委政法委、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州生态环境局、州林业和草原局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围绕“和谐发展篇”主题作了相关情况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州委外宣办、州政府新闻办有关负责人主持会议。
发布会指出,回首1950年建州以来走过的征程,州委、州政府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坚决落实中央治藏方略和省委决策部署,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凝聚人心和力量,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确定每年9月16日为“全州民族团结进步日”,是全省第一个把民族团结进步纳入法治化轨道并颁布实施《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的地区, 为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提供了民族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甘孜”方面,近年来,全州政法综治部门紧紧围绕州委总体工作格局,以积极构建市(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模式为抓手,打造枫桥经验“甘孜升级版”,提升风险防范化解水平,连续三年实现群体性聚集事件、集访非访事件和群体性械斗事件“零发生”; 健全市(州)域治理“支撑驱动体系”,建成1个州、19个县(市、局)、2672个乡镇和村社综治中心,把村社、小区、寺庙、牧民定居点、虫草采集点等纳入网格管理,建立“全天候、立体化”的治安防控网,刑事案件发案率较2016年下降30.6%、破案率上升23%;坚持常态治理“区域突出问题”,大力培育崇法向善的法治精神,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在夯实资源本底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落实省自然资源厅和州委、州政府提出针对自然资源领域涉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多方面政策措施,通过切实做好空间规划、地灾防治、土地整治、增减挂钩等工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作用,最大限度释放政策效能,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州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法律制度引领,强化制度建设,严格执法,初步形成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框架,建立生态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的红线制度,全州首部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甘孜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于2018年2月1日正式施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稳居全国全省前列,18个县(市)生态环境质量为优良,甘孜绿色生态品牌更加靓丽。建州70年来,全州林草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州林业和草原局主要任务是实施最严保护,常年管护森林面积9000余万亩,累计完成人工造林、育林1334.4万亩,森林抚育492.5万亩,草原生态治理10953.13万亩;特别是2016年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5年来,累计完成山植树145余万亩、路种花2200公里、河变湖(湿地)3万余亩,完成城乡庭院绿化、节点绿化、花海花湖鲜花山谷景点打造2.8万余亩;全州林地面积由天保初期的608.36万公顷增加到696.18万公顷、森林蓄积从4.31亿立方米增加到4.8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31.61%增加到34.8%;天然草原面积944.92万公顷,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从77.63%增加到83.9%;2017年首次以州委、州政府名义出台了史上最严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森林防火工作实现连续31年达标;近年来,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契机,全面保护全州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83个,面积554.4万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37.1%,自然保护地数量、面积、类型均位列全省第一;此外,还拥有湿地面积72.76万公顷,国际重要湿地1处。
四川日报、甘孜州广播电视台的记者还就“甘孜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历史意义”“成功创建对全州和谐发展有何推动作用”“甘孜州如何处理森林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等各界普遍关心的重点问题踊跃提问。相关单位发言人用一组组翔实数据、一个个鲜活事例、一项项具体举措,逐一回答大家的提问,现场气氛热烈活跃。
来自省州主要媒体及重点新闻网站等7家媒体,涉及发布主题的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记者 李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