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2020年09月21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春华
9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指导,省委、省政府主办的“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两院院士四川行”活动落下帷幕。
4天里,5场专题对接会和20多场市州行、单位行子活动结下丰硕成果:25个成长型新兴产业项目与两院院士签约合作,合作总金额达97.361亿元;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四川研究院和四川省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揭牌,四川与中国工程院合作迈入新阶段……
顶级盛会,顶尖智慧,顶端合作……这场目前为止全国省级层面规模最大的一次“院士地方行”活动,助力四川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活动虽然落幕,但两院院士在科研成果转化、重点课题攻关、人才技术指导咨询和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与四川更加紧密深入的交流合作才刚刚开始。
顶级盛会 省级层面规模最大的“院士地方行”
金秋时节,目前为止全国省级层面规模最大的一次“院士地方行”活动举行。在省委省政府诚挚邀请下,130余名川籍、在川或与四川有合作项目、合作意愿的两院院士,齐聚蓉城行走市州,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献计出力。
求贤首在诚意。开幕式上,四川发布《关于支持两院院士在川创新创业十条措施》,将为在川创新创业和来川发展的院士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项目、服务保障等集成政策支持体系。
“‘十条措施’充分体现了四川礼敬院士、尊重人才的诚意,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心。”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陈温福说,他发现“十条措施”有一些与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相关,非常期待能通过这些平台为四川发展做些实事。
诚意,还体现在省委省政府为院士们准备的“见面礼”——“天府英才卡·院士卡”。这是为支持两院院士在川创新创业定制的专属服务卡,我省将为持有卡片的院士提供10个方面20项福利。
四川礼遇院士尊重人才的诚意获得回报。活动中,院士们发出支持四川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倡议两院院士全面加强与四川的交流合作,积极投身四川经济社会建设。
“四川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引智引才。我相信通过这一次与院士相互交流,特别是与院士团队的交流和合作项目的引进,无论是对四川相关技术的帮带还是人才的培养等,未来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说。
顶尖智慧“最强大脑”为产业发展支实招
活动中,堪称“最强大脑”的院士们从发展前景、市场应用等方面,频频为四川产业发展支招。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看来,四川很重视生物医药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钒钛的高端应用等新材料,但在新材料高端应用场景方面还有待提升。比如四川的钒90%是用在炼钢上,“我们可以开展钒的高端应用,如全钒液流电池等高端设备。”
“面向2035年,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将逐步过渡到新能源智能化电动汽车,预计产业总体规模达十万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一场新经济产业发展峰会上分享自己的预测,同时为四川新能源汽车产业打气。他说,目前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宜宾)已经建立,在成都也有燃料电池产业布局,未来发展前景非常明朗。
市州行子活动中,院士们纷纷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
“像自贡这样的城市,不一定要追求发展高端产业、创新项目,引进效益良好的项目,做大做强产业,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9月19日,在两院院士自贡行推介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侯朝焕建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和冯小明来到广安,为广安玄武岩新材料产业和岳池生物医药产业把脉问诊。活动结束时,刘嘉麒和冯小明被聘为广安市重大先导产业发展顾问。
顶端合作 开启更加紧密交流合作
仅在开幕式上,两院院士们就和四川签下25个合作项目,这些项目涵盖多个我省着力布局的重要产业领域。
签完涉及近25亿元的协议,刘嘉麒院士表示,他的目标是要让广安玄武岩纤维生产和研发基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生产、研发、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基地。
在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有关负责人看来,项目合作只是一部分,还需要更紧密的联系,持续碰撞出创新驱动的火花。
活动中,樊代明等11名院士被成都中医药大学聘为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长期发展战略及重点发展方向等把脉支招,同时还将共建成都中医药大学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促进更多高端人才汇聚。
“四川建设清洁能源示范省,需要大量清洁能源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主任邹才能与西南石油大学、四川能投集团签约合作,被聘任为天府新能源研究院名誉院长。他还建议在四川创办“西南能源大学”,培养清洁能源相关的专业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走进攀枝花,代表中国农科院与攀枝花市政府签署院地全面深化合作协议,双方将努力打造院地合作典范,为攀枝花现代农业插上“腾飞之翼”。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院士表示,中国工程院将针对四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实验室等重大任务献计献策,助力四川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