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脱贫了,还要带大家一起致富”

甘孜日报    2021年03月10日

小地角长出致富苗有“看头”更有“赚头”

【人物名片】

  熊德刚 雅安市石棉县永和乡人大代表。围绕中药材种植,他不仅创新栽培方式,更积极开发中药材盆景,带领13户村民脱贫致富。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文莎

  石斛、白芨、重楼……清新的药草香味扑面而来。近日,当记者来到位于永和乡大林村的熊德刚家时,他正在屋后的中药材苗圃基地里忙活。

  今年52岁的熊德刚,身形消瘦,但精神头十足。2012年,一次外出学习,他听了当地中药材大户对中药材种植经验的详细讲解,以及相关专家对中药材产业发展前景分析后,开始悉心钻研中药材。

  2014年,熊德刚牵头成立了大林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017年,合作社新建504平方米的恒温育种大棚和种苗繁育大棚,并流转土地65亩开辟新种植基地,逐步实现了“研、育、产、销”一体化发展。如今,合作社已实现年产各类中药材种苗超过500万株。

  值得一提的是,种兰花起家的熊德刚还效仿兰花“庭院种植”模式,将中药材作为“庭院经济”发展的新要素。“如果大家把空地利用起来展开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不仅土地利用率高、市场风险小,且利润也较为可观。”熊德刚介绍,方案一出就吸引了不少农户。

  考虑到城里人喜欢造型独特、装饰新颖的盆景,售卖了一段时间中药材的熊德刚又有了灵感——经过反复试验,他把盆景艺术与中药材种植进行融合,开发出“既可食用、也可观赏”的新型中药材盆景,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中药材价值。慢慢地,盆景种植中药材成了大林村最时髦、最流行的产业。

  熊德刚表示,自己正在尝试打破传统的销售模式,准备请专人设计相关宣传海报,并将货品在网上发布,从而助力大林村的中药材盆景走入更大、更广阔的市场。“我们有QQ和微信,乡里还有专门的电商服务点。我们要利用好这些资源,搭上电商这趟快车。”

让利贫困户他带领乡亲一起致富

【人物名片】

  郑继辉 眉山市东坡区三苏镇明光村苏果源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作为一名返乡创业青年,他带领团队推动老家脱贫奔康事业跨越式发展,获评2019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樊邦平

  自2016年起,郑继辉发挥专合社优势,积极参与三苏镇扶贫事业。

  一方面,郑继辉积极对接金融机构,推出贫困户贷款入股分红模式,促成43户贫困户获得金融机构发放的无息贷款;同时,他还鼓励贫困户用这笔贷款入股专合社,并保证每人每年分红不低于4000元,且满5年后如数退股,让贫困户有机会“借钱生钱”。

  另一方面,郑继辉积极对接地方政府,为100名贫困群众推出产业扶持资金入股模式——贫困户只需将政府发放的产业扶持资金入股专合社,每年便能分得700元的红利,且能连续分红20年。

  此外,郑继辉还自掏腰包30余万元,为全镇数百家贫困户量身定制产业发展计划,并提供技术指导,帮助贫困户自力更生,发展产业。他还从紧张的周转资金中拿出相当的比例来帮助贫困户购买农资,并兜底收购大家的柑橘。

  “全镇贫困户现在都已经脱了贫,但大家在致富道路上或许还会遇到困难,我们现在有能力,就不能视而不见!而且,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其实也有利于专合社的发展,也能让我们的产业在家乡把根基扎得更牢靠。”在郑继辉看来,专合社拿出资金和精力帮助困难群众与自身获得更好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如今,苏果源水果专业合作社已有自有基地800余亩,发展社员2000余户,晚熟柑橘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未来,我会继续坚持帮扶,让已脱贫的贫困户不会因为种地和卖果而犯愁。”郑继辉将继续发动20余名专合社骨干成员组成农技服务队,不定期到农户家开展农技指导和帮扶工作,并为农户继续提供农资赊销服务和柑橘兜底收购服务。

用残缺的手“酿造”甜蜜生活

【人物名片】

  王友国 石棉县新民乡双坪村村民。身有残疾的他,不等不靠,在政策支持和干部帮扶之下,依靠酿酒找到脱贫致富门路,荣获2018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奋进奖。

□吴丹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文莎

  走进双坪村,记者一行远远便能闻到丝丝酒香。寻味而去,只见王友国正在两口大锅前忙碌着——烧柴、蒸米、煮酒、装瓶……虽然他右手只剩两根手指,但酿酒功夫却依旧娴熟。

  “去年,酒价不错,卖了数千公斤白酒,加上养猪、种枇杷等,全年收入能有30余万元……”从因病致贫到脱贫致富,从缺技术、缺产业到走出一条集“酿酒—养猪—种植”为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道路,王友国靠着一股敢于拼搏的劲,拼来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艳阳天。

  王友国天生肢体三级残疾,于2014年被识别为双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实现早日脱贫,王友国便琢磨着学习酿酒——他从最基本的备料、粉碎加工、拌料、蒸料等工艺学起,用3个月的时间将酿酒工艺牢记于心。其后,在乡政府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帮助下,王友国又利用扶贫贷款建起了一个酒窖,并由此开办了“良友纯粮酒厂”。2016年,王友国顺利实现脱贫。2017年,王友国在当地集镇租下一家店铺销售成品酒——随着知名度不断提升,当年他卖酒的毛收入便达到30万元。

  “酒糟可用作猪饲料,猪粪还可用作黄果柑、枇杷等果树的肥料。”靠着酿酒脱了贫,王友国又开拓出一条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道路。

  脱贫不忘乡亲,从2017年开始,王友国将酒糟免费送给周围贫困户喂猪,还定期以每天120元的劳务费吸纳他们到酒厂务工。因为疫情,去年双坪村许多人没能按时外出务工,王友国更是主动拿出酒厂的工作岗位,向村民施以援手。

  “我会永远铭记党和政府的关怀!”致富路上,王友国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用坚韧和毅力写就了属于自己的脱贫故事。

迎难而上 用双手创造新生活

【人物名片】

  罗利君 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二龙村村民,获评2019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忧

  “这种病,不好治。”看着一路跛行的儿子,罗利君还清晰记得20年前医生给出的委婉劝解,“这是先天性软骨病,伴有智力低下,与其花钱治病,还不如给孩子多攒点钱……”

  20年后,两鬓已经斑白的罗利君依旧陪伴在儿子身边,回首20年的重生之路,他感慨万千。

  罗利君带着妻子、孩子回到老家,把心思放在了养猪上——2003年,罗利君又贷又借凑足30万元,修起养猪场,买了40头母猪,一心想“一锄头下去就挖出个金娃娃”。

  然而,当几十头母猪相继产仔,毫无经验的罗利君夫妇却没有护理仔猪的办法。仔猪一头头死去,母猪也莫名地随之生病,陆续死去。罗利君不仅没挣到钱,还背了一身债,本已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仿佛陷入人生绝境,但罗利君并没有放弃——他将儿子交给老人,带着妻子出门打工,有时在建筑工地上,有时又在大型养猪场。“工地上挣钱快,养猪场可以学本事。”罗利君说,“我们不能一辈子在工地上打工,必须要懂技术,有自己的事业。”

  2014年,打工近10年后,罗利君又回到家乡,不仅还清欠款,还重新办起了养猪场。这一次,他稳扎稳打,一边小规模养猪,一边开发牛、鸡、鸭、鹅养殖,通过多元化经营抵御风险。2016年,罗利君卖出了36头仔猪、24头牛及一批家禽,家境明显好转。最近几年,他又同村民一道组建合作社,并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和产业领域,硬是领着二龙村摘掉了穷帽子。

  最近,二龙村里掀起了盖新房的热潮,可罗利君还住在老旧的平房里。“钱都投到土里去了,120亩橙子今年才刚刚挂果,还没挣到钱,等几年后成势了就好了。”对于未来,罗利君信心满满,“我要在地里帮儿子再‘多攒些钱’。”

“听孩子们叫‘陆叔叔’,

是我感觉最暖心的事”

【人物名片】

  陆瑞阳 工信部直属机关党委二级调研员。2017年7月被派驻到南充市嘉陵区世阳镇谢家庙村担任第一书记,曾获2019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奖。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彧希

  “要坚持到最后!”在采访这名驻村时间早就到期、回京日子一延再延的扶贫干部时,他始终向记者强调。

  陆瑞阳回忆,3年多前,当自己首次来到谢家庙村时,一系列问题就摆在面前。当时,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当地人的心态,让他们认识到贫穷是可以改变的!”

  改变,从打造红色阵地开始——考虑到村里原有的活动室非常简陋,陆瑞阳经过深入走访群众,并与地方干部反复商量,最终确定了优先建设村级党群活动中心的工作思路。随即,陆瑞阳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心的建设中,积极协调资金、主动参与设计、紧盯施工过程……很快,一个设计新颖,阶梯会议室、文化活动室、展览室、调解室等一应俱全的红色阵地在谢家庙村拔地而起。

  建好活动中心,陆瑞阳又把工作重点放到了谢家庙村的孩子们身上——围绕“请进来、走出去”,陆瑞阳一方面积极邀请川内甚至北京的高校师生利用寒暑假来谢家庙村给孩子们辅导,另一方面,则通过带孩子走出村子去外地学习开阔眼界。“如今,走在村里,每个孩子、每位家长都认识我。听着孩子们叫‘陆叔叔’,是我感觉最暖心的事。”陆瑞阳感慨。

  2018年10月,随着谢家庙村顺利脱贫摘帽,陆瑞阳又思考起如何进一步激发村子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此,他积极做好返乡创业人员工作。

  弋维是谢家庙村一名返乡自主创业人员,刚回来时,开办食品加工企业一直没有起色。了解到情况后,陆瑞阳主动展开服务,充分利用各项扶贫政策和资金,积极帮助企业协调工商、电力、环保等部门,为企业生产经营和产品销售出谋划策。如今,弋维的企业已形成规模经营,生产的菜籽油产量已占世阳镇一半以上,带动不少人脱贫致富。

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

他“逆袭”不忘带老乡

【人物名片】

  王八军 宜宾市筠连县乐义乡沙地村村民。从贫困户到村子致富带头人,他实现“逆袭”的同时不忘带上乡亲们。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大海

  “从穷到富,再到一起致富,自己的日子好过了,也不能忘了村里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八军一直强调这句话。

  王八军是个勤劳的人,为了过上好日子,很早就外出打工。然而,正当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2010年,王八军的哥哥去世了,没过多久嫂子又改嫁,留下3个年幼的孩子。“我是孩子的二爸,不管怎么样,都要把孩子养好。”

  2014年,王八军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享受到一系列扶贫政策——全家医保由政府代缴,小孩读书得到教育扶持,房子也得到全面修缮。在此基础上,2016年,王八军获得省级财政创新试点资金20万元用于发展黄牛养殖,他随即新建了150平方米的牛圈并养了18头黄牛。

  一开始,由于不懂专业技术,王八军因为“蛮干”碰了一鼻子灰。痛定思痛,王八军开始认真钻研黄牛养殖的门道。“不仅专门找了10多本养牛专业书籍来看,帮扶干部还安排我去学校向专家学习养牛技术。我加了很多专家的微信,遇到啥问题都随时向他们请教……”逐渐,王八军的黄牛养殖产业有了起色。

  最近几年,王八军牛圈里的牛每年存栏均有三四十头,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靠着养牛,王八军脱了贫,实现了年少时“每天都能吃上白米饭,过上好日子”的梦想,还按揭买了一辆小轿车,并建起了新房。

  “一家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了,才是真的脱贫。”自打向脱贫奔康道路迈进之初,王八军就没忘带上乡亲们一起——自家牛棚建起来没多久,他就成立合作社带动村民一起养牛。几年下来,合作社的肉牛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王八军还随时向大家分享养殖技术与市场信息,进一步帮助老乡们实现共同富裕。






  • 上一篇:这几组关键数据 带你走进未来五年的创新中国
  • 下一篇:唱好“双城记”,实现 1+1>2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68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