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活力四川——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①

四川日报    2021年06月21日

6月5日,晨曦下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聃 摄

编者按

  再过10天,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

  百年艰苦卓绝,百年砥砺奋进。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兴盛,从封闭落后到改革开放,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在四川这片富有红色基因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四川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绘就了一幅壮丽恢宏的天府新画卷。

  即日起,本报推出“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系列述评,带您一起打开这幅多姿多彩的天府新画卷,讲述感天动地的奋斗故事,解读巨变背后的发展密码。川观新闻也将同步推出数据海报等新媒体产品。敬请关注并参与互动留言。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敏 张彧希

  亮了!

  6月11日傍晚,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数万盏明灯点亮夜空,“神鸟”展翅欲飞,呈现出流光溢彩的美。

  灯火璀璨,穿越百年时光。

  100多年前,成都总府路与华兴街交界处,劝业场开张营业。黄昏时分,汽笛拉响,成都人奔走相告,欢庆电灯时代的到来。

  这是发展之光。

  十年前,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在其官网公布一组卫星图片,反映全球夜间灯光变化。其中,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呈现出醒目的黄色,代表着中国西部最活跃的发展区域。

  一年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首次入川的欧力士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刘国平注意到,夜间成都“灯火明亮、热闹非凡,显示出经济蓬勃恢复的景象”。

  百年灯火,照亮奋进四川的不凡历程。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年GDP总量只有20多亿元,到如今逼近5万亿元大关;从没有一寸高速公路,到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百年漫漫征途,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四川儿女一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历史节点,一个充满活力、昂扬奋进的四川,正在走来。

发展的定力

  3.8%!

  这是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特大暴雨洪灾以及外部不确定不稳定性多重不利因素叠加下,四川经济增长跑出的加速度。这一增速,在全国经济大省中排名第一,经济大省地位不断巩固。

  这是坚持发展定力,不断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成果。

  山川地理复杂,四川历来自然灾害频发。从汶川到芦山,从特大地震到洪涝灾害,四川人的拼搏之路,就是一部不断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

  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发展不足的突出问题一直困扰四川。截至2013年底,四川仍有625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历届省委省政府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锚定“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这一历史重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经济强省。

  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

  1952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仅有24.6亿元。经过20多年努力,1973年,四川GDP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20年,这一数字已经飙升至48598.76亿元,超过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西部大开发前50年经济总量的总和。换算下来,如今四川平均每天所创造的GDP超过130亿元,超过改革开放初期半年的经济总量。

  万亿级产业涌现。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10065.7亿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千亿市州扩容。截至2020年,全省已有16个市州进入GDP“千亿俱乐部”。

  人民收入增加。2020年,四川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8253元和15929元,是1978年的113倍和125.4倍。

  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发展画卷——

  6月18日上午,成都国际铁路港,四川首趟中欧班列跨境电商B2B出口专列开行。专列满载50柜五金电器、汽车诊断仪等高货值电商货物,12天后将到达波兰马拉舍维奇。

  成都国际班列,是四川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一环。截至目前,已累计开行超过1.3万列。

  “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截至目前,四川已结成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367对,在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64家。

  6月27日,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十四五”开局之年投用的最大民用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正式投运。不仅如此,川藏铁路、成渝中线高铁、成自宜高铁、成达万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布局四川。

  2021年2月2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获批。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开启!

改革的动力

  过去二三十年,四川一直是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观察中国经济很重要的一个窗口。从成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到西南交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他说,改革创新是“四川很重要的法宝”。

  1978年10月,四川省委对广汉县金鱼公社实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的生产责任制给予充分肯定,并以省委办公厅工作简报印发各地推广。

  在农村,从建立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到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开发农村劳务经济;再到启动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启动土地产权改革试点……改革,不断唤醒沉睡中的土地。

  2020年,时隔20年,四川粮食产量再次迈上700亿斤台阶。在全国,每10头猪就有1头来自四川,每10杯茶就有1杯来自四川,每10斤菜籽油就有2斤榨取自四川,每10只兔子就有4只来自四川,每10袋泡菜就有7袋来自四川……农业大省的地位,名副其实。

  在城市,全面创新改革同样被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

  据不完全统计,仅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深改委(组)就召开会议40余次,审议通过近300个专项改革方案。直面改革热点、勇闯改革“深水区”,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激发发展的源动力。

  瞄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制定推动重点改革工作安排,在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作出系统安排。规划建设省级新区,打造成渝地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启动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坚实支撑;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形成700余个制度创新成果。3年来,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超过10万家、注册资本超过1.1万亿元,贡献了全省近1/3的外商投资企业、1/10的进出口。

  原创性改革不断涌现——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全省减少32.7%的乡镇(街道)、减少40.55%的建制村,乡村资源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激活了乡村治理“一池春水”。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被全国推广;深化电力体制改革,5年释放电改红利870亿元;率先设立“四川扶贫”公益性集体商标标识……

  2021年5月28日,由四川交投集团、四川铁投集团重组整合,新设合并组建的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

  这一被誉为“四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第一战”的标志性事件,拉开新时代国企改革的序幕。

  回顾历史。从1978年四川率先给予宁江机床厂等6家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让企业具有充沛活力”;到2021年蜀道集团挂牌,增强“省属企业对我省现代化建设战略支撑作用”的实力,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始终沿着全省发展的脉络步步推进。

  一个数据佐证效果:截至2020年底,全省国企资产总额已达13.8亿元。

创新的活力

  辛丑仲夏,四川创新发展时间轴上再添一笔——首次以省委全会形式,安排部署创新发展工作。

  历史的巧合,往往蕴含深意。

  也是仲夏。1965年,十万三线大军奔赴祖国大西南。1970年6月,在“山无一寸平”的弄弄坪,炼出出自攀钢的第一炉铁水。

  昔日“三线建设”,种下四川创新发展的种子。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在川南大山深处,毛主席的一席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核动力人不断探索。

  时过境迁,从秦山核电站二期、到岭澳核电站二期,再到我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商用,中国核动力事业不断前进,也留下浓墨重彩的“四川印记”。

  这是创新中国版图上,醒目的四川坐标——稻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记录下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是目前世界上岩石覆盖最深的地下实验室;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引领全球铁路发展的科技中心和创新高地……歼-20、翼龙、人造太阳,越来越多“大国重器”,出自“四川造”。

  2021年6月7日,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挂牌运行。作为创建国家实验室的“预备队”和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先锋队”,天府实验室的组建,意义重大。

  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站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交汇点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决定,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四川各行各业依靠创新,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为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蓄积能量。

  从一块板材到成品衣柜,只需 3小时。6月11日亮相的四川首个5G+智慧家具工厂,生产线上布局的是高清工业相机、二维码识别摄像头、MEC边缘计算……

  成都传化公路港,中国最大的公路物流港。每天,1.2万多辆货车在这里装卸、中转、送货入仓或载货出港。忙碌的场景因智能化技术加入,变得井井有条:从货车和货物进港的一刻,AR(增强现实技术)识别就将车辆及货物信息传至后台,司机在园区导航下完成无感停车后,零担仓储中心安排货物揽集、就近入仓,仓库智能机器人实时推荐最短路径导航、协助货位上架。

  接件、派单、发货……原先需要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完成的配货流程,用时缩短1/3。

  这是把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创新主攻方向的成果。瞄准“10+ 3”现代农业体系、“5+1”现代工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四川以促进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抓手,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加速转移。

  数字表明:我省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从2012年的48.9%提高到2020年的60%。下一步目标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实现倍增,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持续上升。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也离不开制度创新。“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分别增加50个名额;在川用人单位每培养或新增全职引进一名两院院士,给予500万元奖励——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决定》及其配套政策,让科技界直呼“含金量高”。

  启动10个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成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创新四川,活力进发!


  • 上一篇:确保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 下一篇: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即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7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