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2021年07月14日
数据点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物质资源极度匮乏,衣服的布料大多是粗棉布与麻布,颜色也较为单调,四川人民的穿着可以用4个字概括——土、粗、破、补。
2019年,四川居民人均衣着支出达到1213元,是1980年的40倍以上。
数据解读
过去买布要布票,布票按人头定量配给。定额供应的布票,并不能满足人们着装需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纺织产品供应增加,人们对于服装已不仅仅局限于实用,开始有了美的追求,穿着成为个人魅力的体现,“一衣多季”变成“一季多衣”。
如今,个性的追求、文化的传承,让人们对穿衣这件事儿有了更丰富的诠释。
□小康见证人吴空(31岁,资深汉服爱好者、媒体从业人员)
“80后”“90后”往往有一个共同记忆,那就是穿亲戚家哥哥姐姐的衣服。这一点在我身上尤为突出:在堂、表兄弟姊妹中,我都是排行老幺,这让我有穿不完的衣服,但没有自己选新衣的机会。
我衣品的好坏,由哥哥姐姐们的着衣喜好决定:有的哥哥喜欢条纹衬衫,有的姐姐喜欢冰淇淋色的连衣裙,有的姐姐喜欢浮夸的LOGO——我穿她的衣服出门时,甚至会遇到一些来“认亲”的同龄追星族,但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穿了哪个男团的“应援服”。
我的爸爸、妈妈对此并不在意,他们秉持当时最主流的观点:衣着要干净得体,还在读书的学生不应该有太多外表上的追求。
上大学后,我在着装上有了更多“选择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汉服。
纪录片《矢志青春》里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一天我走在大街上,人们不会用奇怪的目光看着我,也不会问我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这就够了。”
很幸运,2016年我参加了录制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成为第一批在这档节目中穿汉服的选手。
节目播出后,许多朋友私信我表示祝贺和羡慕。穿汉服,了解传统文化,在我看来是自然而然的事。
成都现在是汉服消费第一城。几乎每个周末,在望江楼公园、锦里等地,都能看到穿汉服的年轻人。
汉服的发展,折射出整个中国纺织业的进步——专业化的工厂取代了过去的小作坊。
中国制造带来的中国自信,在一针一线中逐渐呈现——四五年前,一件用韩国进口化纤暗纹纱面料制作的明制汉服,售价高达数千元人民币。如今,一件剪裁和质感都可与之媲美的国产暗纹汉服,价格已经低至两三百元;精美贵重的和服正绢,两三年前曾被高端玩家热烈追捧,但现在,更加名贵的中国面料杀入,苏罗、南京云锦、手工缂丝,刷新了“奢侈品”的定价…… 现在,我不再刻意穿整套汉服出街,衣柜里有了越来越多的单品,搭配穿着后可完全融入现代生活。
比如,宋代追求简洁雅致,宋制裙子的裁剪与通勤装不谋而合;明代手工业繁荣,马面裙强调工整锋利的百褶,与衬衫搭配;使用苎麻面料的唐代圆领袍,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价格甚至比一些时装更低,防晒透气,适合夏天穿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天的人们在衣着上有了更多选择。但在我看来,汉服,是最好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