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2021年07月29日
逐步实现读者互认通借通还
●到2025年,全省将建成100个“特色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评选出100个“全民阅读先进个人、全民阅读优秀案例”
●川渝两地公共图书馆将推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打造通借通还“一卡通”,共同策划读者活动、打造阅读品牌、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设立古籍保护省级专项经费,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做好古籍普查、保护修复、数字化、整理出版与宣传推广等工作,形成全省古籍保护利用“一盘棋”
本网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边钰)记者7月26日从2021年全省图书馆长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我省将通过做好“十四五”图书馆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图书馆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总分馆体系建设、深化跨界合作等,推动公共图书馆功能转型升级。
未来五年,各级公共图书馆将持续优化资源建设方式,完善文献保障体系,创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建设特色鲜明、与社区融合共生的美好阅读生活空间,推动图书馆向“以人为中心”转型。
其中,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是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融入“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依托现代技术,实现对图书馆空间、资源、服务、管理等的全面智慧化升级。在四川省图书馆和成都图书馆“同城融合服务系统”的基础上,建设“全域四川公共图书馆融合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全省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互认、资源共享、通借通还。积极利用“天府通办”和“智游天府”四川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全省公共图书馆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持续充实省一体化政务平台资源。
——全民阅读推广。我省将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主阵地作用,推动特色图书馆和全民阅读“双百”工程。到2025年,全省将建成100个“特色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评选出100个“全民阅读先进个人、全民阅读优秀案例”。
——区域合作。川渝两地公共图书馆将推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打造通借通还“一卡通”,共同策划读者活动、打造阅读品牌、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共同建设满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社会公众阅读需求的全民阅读模式和文旅融合模式。
——文化传承。将加强古籍整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力争做实我省古籍保护中心机构体系,设立古籍保护省级专项经费,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做好古籍普查、保护修复、数字化、整理出版与宣传推广等工作,形成全省古籍保护利用“一盘棋”。同时,加强特色专题馆建设。省图书馆将完善二李文库、张大千文献中心建设,并着手打造专题文献和特色文献专区。
如何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图书馆的力量?未来五年,我省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口述史等项目、建立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等方式加强乡村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因地制宜建设公共图书馆主题功能空间。